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闲暇教育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亲暇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极有必要进行闲暇生活指导,组织与实施闲暇教育。闲暇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和谐发展,有利利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将是一个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极为有效的形式,它具有其独特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闲暇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正规教育必要而有效的补充,闲暇教育应该进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视野。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闲暇生活的指导,通过开设闲暇教育课程,以及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发挥主导作用,让闲暇教育与课堂教育共同承担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闲暇教育是当代学校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也是当代社会对学校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怎样认识闲暇教育及利用闲暇教育促进人的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因此,极有必要进行闲暇生活指导,组织与实施闲暇教育。闲暇教育应该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在直接和间接的意义上增进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加强大学生闲暇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对大学生实施闲暇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和各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大学生个体人格的完善。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要阵地,应以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基础,从社会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制定闲暇教育课程,完善闲暇教育环境,作好对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的引领和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5.
闲暇教育是当代学校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同时也是当代社会对学校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综观目前的学校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就实际的教育状况而言,仍然是以知识和智能为主要内容。在我们的理解中,闲暇教育应该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在直接和间接的意义上增强学生的素质。现仅就管见所及,对闲暇教育的几个问题作些分析。一、闲暇教育的发展早在我国2000多年前《学记》中“藏息相辅原则”就对闲暇教育做了精辟的论述:“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  相似文献   

6.
关于闲暇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如何使闲暇时间更有意义,教育为此承担了新的职能。本在阐述闲暇教育基本概念及其发展的基础上,论述了闲暇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教育如何适应闲暇及如何实施闲暇教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高校实施闲暇教育的价值与策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闲暇教育是以合理的闲暇价值观念指导人们在闲暇时间进行休闲的活动。闲暇价值观主要包含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如何认识闲暇活动与人的知识能力发展、人格完善、个体社会化以及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闲暇教育,有利于其形成合理的闲暇价值观和终身教育理念,有利于其知识的自我建构和各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其个体人格的完善。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育人方向转型、学生自主性得以充分张扬的现实中,大学生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在日益增多,其闲暇活动趋多向发展且有不健康隐患。因此,高校应以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基础,从社会对现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自主性、实践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周到制定闲暇教育计划,研制闲暇教育课程,培养从事闲暇教育的专业教师,积极开展各种有效的闲暇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孙长远 《职教通讯》2012,(10):71-74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定向、职业选择的教育,亦是对其进行学会利用闲暇、创造闲暇的教育。闲暇教育是使学生正确地对待职业、理解生活、感悟人生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中闲暇教育的实施应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借助于便捷、有效的实践中介开展,以利于其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9.
闲暇教育:当今基础教育不可忽视的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我国中小学学生闲暇时间的增多,闲暇教育成为基础教育工作非常紧迫的任务。本从对闲暇教育的历史考察,闲暇教育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及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等等方面,提出闲暇教育是当今基础教育不可忽视的课题,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足够的重视并给予深入研究。此外,本还提出了中小学在进行闲暇教育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闲暇教育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闲暇教育是当代学校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同时也是当代社会对学校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综观目前的学校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就实际的教育状况而言,仍然是以知识和智能为主要内容。在我们的理解中,闲暇教育应该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在直接和间接的意义上增强学生的素质。现仅就管见所及,对闲暇教育的几个问题作些分析。一、闲暇教育的基本内涵我国实行新的工时制度后,学生的闲暇时间更多起来。闲暇时间本应当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是自由发展个性的最佳时间。然而面对大量的自由…  相似文献   

11.
浅谈闲暇视野中的大学英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闲暇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闲暇时间,发掘自己的潜能,获得自身的发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闲暇知识的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合作开发和利用闲暇英语资源开展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最终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民间信仰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民间信仰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分析,提出了3条应对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与教育;对症下药,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困难;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3.
Media education in Austria is a teaching principle 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law. Slowly it is beginning to establish itself with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more and more teachers are now recognising the great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dia, as well as the necessity of helping school children both to understand how the media function and to learn to use them for themselves in a meaningful way. In doing so some surprising discoveries have already been made, but sad limitations have also been recognised. On the one hand the media principally affect leisure time but, on the other, many of the activities of media education which relate to the school curriculum take place in the sphere of leisure time. Exploration of this problem area, as well as a clear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leisure time’ is absolutely essential. It also requires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 between leisure time, the media, and school. For the purpose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extending beyond the specific subjects concerned, it will become essential that in future the two pedagogic branches, leisure education and media education, work together, for example by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use of the media.  相似文献   

14.
王乐 《中学教育》2020,17(2):45-51,60
学校是由教学生活和闲暇生活共同构成的特殊“栖居方式”.自由性是闲暇的本质属性,它对于学校生活中儿童的整全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包括使儿童发展在多种可能中更加充分和完整,激发和培养儿童自我意识以及帮助儿童“补充能量”,提高学校生活幸福感.当前,学校生活中儿童的闲暇自由在环境与制度“共同裹胁”的结构性掣肘中出现失度,具体表现为“工业思维”下闲暇意识的自由失语,“规训与惩戒”下闲暇时空的自由失范以及“释放的干涉”下闲暇方式的自由失位.根据以赛亚·伯林的自由观,闲暇的自由意蕴应从两个维度重构:积极意义上主体解放的自由向度,包括闲暇观、儿童观和教育观的转变;消极意义上环境解放的自由限度,包括在劳动与享乐的张力间构建边界与边界意识.  相似文献   

15.
国外休闲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休闲教育的目标主要有:第一,通过休闲教育培养人们的休闲技能、休闲技巧和休闲鉴赏力,使人们有能力参与某些休闲活动,从而引发其对休闲活动的兴趣。第二,通过休闲教育确定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和休闲生活方式。休闲教育在许多国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对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休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所开展的校本培训往往过于讲求功利,而忽视教师的长远发展。以终身学习和人性和谐为主调的闲暇教育,具有提升教师生活质量;丰富教师职业生命;调适教师职业压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可以通过增加相应的闲暇教育内容;营造积极的闲暇活动氛围;关注闲暇活动的阻碍因素等方式融入校本培训。  相似文献   

17.
休闲教育是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课题,成人休闲教育是指导成人有价值地利用休闲时间、活动,提高成人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成人休闲教育要让成人明确休闲的目的,培养成人休闲的能力、技巧、知识;成人休闲教育具有政治、经济和个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闲暇教育矫治大学生网络依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依赖带给高校学生许多负面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对闲暇教育认识不足及不够重视是导致出现网络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闲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们积极运用闲暇时间的意识和能力,并促进人们运用从工作和闲暇中获得的技能参与旨在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闲暇活动.加强闲暇教育有利于防治网络依赖.  相似文献   

19.
在休闲中共同提高精神修养,是人类全面发展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休闲观相似,中国传统文化的休闲观强调劳事休闲(即和“事”融为一体,与人事活动不分割)。传统劳事休闲强调心灵“静、敬、净”的休闲方法,主张在动态的社会生活中要“敬”;对功名利禄一尘不染,即求“净”。而且,对物质生活和外在条件并不十分看重,讲求内在的快乐和精神层面的享受;追求神圣和永恒的体验,以“道”为目标。在现代工商社会中,心灵失落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由此,引起了诸多的个人乃至社会问题。恢复和回归传统心灵修养的境界,可以找回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