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语文味”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那么,如何让“语文味”的清香弥漫课堂呢?陈钟梁教授说得好: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要上得朴素、自然,向学生传递的是语言深处的美。”可见,我们应加强语言学习,回归语文教学本位,充分运用语言抓手.“抓”出课堂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2.
谷自强 《阅读与鉴赏》2010,(6):32-32,24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学习语言,“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说”的训练却往往被忽略。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渎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4.
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就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参与语文学习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旅游.不仅可以使人充满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受美。所以,从教十多年来.我总是时时处处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学习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温淑萍 《成才之路》2009,(29):42-43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语文教学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朗读的训练往往最容易被忽略。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现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谈几点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渎写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的训练,加强对诵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上要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把主动权、发言权还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语文课教学的重点,动口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语言和思维得到协调发展,能创设和谐、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挥语文课的功能,注意学生动口多读,提倡学生动口多议,引导学生动口多问,鼓励学生动口多答。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使学生能言善辩、出口成章,让语言和思维得到协调发展,让语文课焕发勃勃生机,一定能使学生的文学修养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任静 《中国教师》2008,(22):30-30
<正>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教育。语文课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感悟情感,读是学习  相似文献   

12.
应该设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分析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不高的原因,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要让学生了解语文课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充分运用教材中新奇内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立足于课堂教学,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力求使学生乐于接受,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随时随地以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黄君 《考试周刊》2010,(27):49-49
语文是以语言的学习掌握为主要任务的,因此语文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以语言为主要学习对象,让学生感悟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否则,就会使语文课缺失语文味。发展儿童的语言既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4.
要想让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让他们发自内心喜欢语文、自觉爱上语文课,并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是快乐的、有情趣的是极其必要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感知学习语文的情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诱发求知欲,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如何让学生感知学习语文的情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苑 《中学教育》2007,(12):39-40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通过熟读、背诵,才能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总结探讨了强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见语文课应该是学生的语言实践课,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学习祖国语言。获取语文知识;掌握语文规律,提升语文能力。 一、强化实践环节。感悟语言  相似文献   

19.
范志军 《考试周刊》2012,(83):47-48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而忽视朗读训练的现象。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朗读则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见语文课应该是学生的语言实践课,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学习祖国语言。获取语文知识;掌握语文规律,提升语文能力。 一、强化实践环节。感悟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