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些极限集邮爱好者带着邮票去旅游,对着邮票找景点,把邮票画面所表现的景点用相机拍摄下来,同时把自己的形象也拍进照片,加洗成与明信片一样大小的规格,贴上邮票,盖上景点所在地(原地)的邮政日戳或者风景日戳,一枚彰显个性的"极限明信片"  相似文献   

2.
肖迅 《集邮博览》2013,(2):49-49
中国邮政于2012年6月30日发行《红色足迹》特种邮票一套6枚,其中一枚是"延安"图案,我记得自己有一枚陕西延安图案的明信片,就翻箱倒柜找了起来,待找出明信片和邮票图案一对照,发现邮票图案简直就是明信片的翻版。明信片上的图案好像就是邮票的原图,这枚明信片是外文版,正面无中文字样,发行时间无从考证,但从图案上宝塔山下的红色标语和路上手举红旗的队伍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高兴之余,仔细研究了贴票位置,最后选择将邮票贴在明信片图案的右下角,这样整体效果比较好,票是贴好了,接下来要盖  相似文献   

3.
刘宁之 《收藏》2009,(1):147-148
极限明信片(简称极限片)是以明信片为载体,用有效邮票贴在画面与邮票主图相同或相似的明信片上,并盖销同邮票图案或主题相关地点的邮戳,要求明信片的图画、邮票图案和盖销邮戳三者最大限度地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4.
正牡丹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世界名花,曾多次被搬上方寸,但在票名中标出品种名称的仅有特61《牡丹》邮票15枚和小型张一枚。和邮票同种同名、且可以制作极限片的明信片,目前笔者仅见有13种。"胜丹炉"、"御衣黄"、"醉仙桃"邮票则未见有同名明信片,但有同种异名明信片存在,"昆山夜光"、"蓝田玉"既有同种同名片,亦有同种异名片。同种异名即一个品种有两个或多  相似文献   

5.
在极限片制作中,所用明信片的印制时间大多都在邮票发行之前。于是,许多人就根据邮票的主题去寻找历年所印制的与之相关的明信片。这样,许多早期珍贵的明信片就带着历史旧痕成为以新邮制作极限片的载体。这一类极限片在"极限"的难度之外,又附加了老明信片的珍罕度,从而更显别树一帜。  相似文献   

6.
第六期《千年瓷都景德镇》文章开头说道"中国邮票上有3件元青花"。其实,只有两枚邮票和一枚邮资图案,邮资图案不能与邮票混为一谈。文章附图,图1如不是明信片即是照片,而图2、3、4是用极限片来展示的。但图3似是一套明信片的封套,而右上贴出  相似文献   

7.
2006-15《青藏铁路通车纪念》邮票发行时,能制作极限片的明信片寥寥无几。2010年12月,中国铁道出版社为配合当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印行了《中国铁路明信片》6册(35元/册),其中第5册《中国高原铁路》为青藏铁路及其沿线风景,内有3张可制作这套邮票的极限片。我制作极限片的选戳原则为:首先是邮票、明信片画面所在地邮件投递局及其属下离"所在地"最近  相似文献   

8.
何熙琳 《集邮博览》2008,(10):53-53
北京奥运会和奥博会开幕以后,我的一个在北京的学生,从奥博会上给我寄来奥运会和奥博会开幕邮品。其中有一枚在奥博会上买到的贴有联合国邮票的,我国为奥运会开幕发行的"国家体育场"异形明信片(图1)。明信片上面贴用的是一枚联合国最近发行的激光镭射立体邮票,邮票以联合国大厦为主图,以最新科技印刷。  相似文献   

9.
1980年发行的庚申猴年邮票,开创了我国生肖邮票的先河;1992年发行的壬申年贺年有奖明信片,开辟了生肖明信片的道路,生肖邮票和以生肖为邮资图的贺年有奖明信片,形成我国生肖邮品的两大系列,深受广大集邮者,尤其是  相似文献   

10.
极限集邮的基本概念是邮票、明信片、邮戳三者最大限度的一致,是一种充满乐趣和创造性的集邮方式。多年来,极限集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集邮者,产生了众多极限邮迷,制作出大量精美绝伦的极限明信片。极限片的引人之处是将邮票贴在与邮票相似图案的美术明信片上,利用邮票图案和片图的偶然巧合,组合出新的、自然和谐的美,仿佛天造合一。其令人叫绝之处,便是先于邮票面世,数载后竟与新邮相映成趣的明信片。其实,能与明信片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美术明信片的大量生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种邮票贴在明信片画面一面的新的形式的收藏品。这种明信片的画面有不少与所贴邮票主题相同,人们在欣赏明信片时,既可欣赏明信片画面又可欣赏邮票画面,比一般的明信片多了一些趣味。这种新形式的明信片的收藏者,是明信片收集爱好者以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旅游者、记者等,这也正是许多早期的这类明信片大多保存在明信片集藏者的藏品集中的原因。这种崭新的形式被收集者称为“T.C.V”(法文TimbreCoteVue的缩写),意为图片旁的  相似文献   

12.
极限集邮,在台湾地区称之为“原图集邮”。“原图卡”一词始见于台湾省1972年3月20日发行《故宫清瓷邮票》时,正式附带发行原图卡(指贴相关邮票并销盖首日邮戳的原图明信片),邮政部门将“maximumcard”译为“原图卡”。其时发行之“原图卡”系列均以“邮票原图”为主题,更有台湾中区邮政管理局放在集邮台上之说明:“‘原图卡’:将邮票之图案放大成明信片之尺寸作为明信片之用,或供收藏者”,故此曾造成对集邮爱好者的误导,认为“原图卡”即“邮票原图放大”之明信片。且当时邮票贴在明信片图案的画面上,  相似文献   

13.
1985年中国发行《梅花》邮票时,我在同济大学任教。班上一位同学知我喜爱集邮,专门绘制了全套仿邮票图案的国画明信片相赠。我在明信片上贴票盖戳,图1是其中之一。在欣赏这套自制的梅花邮票明信片时,我脑海中不由会想到宋人林逋的咏梅佳句:  相似文献   

14.
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第三条第三款规定:“邮戳上的图案和地名(邮局名称)应与邮票及图画明信片上的题材和主题有密切和直接的联系。”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实旌细则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如几个国家的邮票表现的是同一题材,极限明信片最好使用题材所属国邮票。但若出现另一种情况,举例来讲,邮票所表现的题材是座落在另一个国家的纪念物,那么极限明信片上盖销戳应是在该纪念物所属国地举办国际邮票展览时由该邮票发行国所设临时邮局盖销的,此种极限明信片方可视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极限片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品,它和同是艺术品的中国绘画有相通之处,比如"留白"。1995年,《中国皮影》邮票问世,为配合这套邮票的发行,山西省孝义市邮电局、吕梁地区邮票公司携手推出《中国皮影》极限明信片,一套4枚。  相似文献   

16.
极限明信片的特征,就是邮票、明信片和邮戳三要素和谐一致的结合,形成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集邮品。极限明信片的制作,在邮票和明信片配好后,能否盖好一枚恰当的邮戳,是一枚极限明信片成败的关键。一、风景日戳与其它邮政日戳制作极限明信片的优劣比较极限明信片上盖销的邮戳常用的有三种类型:纪念邮戳、风景日戳和邮政文字日戳。从“极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今年8月26日是陈毅元帅诞生95周年纪念日。 今年初,我在制作陈毅元帅极限明信片时,经仔细对照邮票和明信片,产生了两个问题。 第一,明信片上陈毅元帅身穿红领章军装,神采奕奕。通过对照,可以确认邮票和明信片是同一幅照片。据考证,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65年取销军衔制,服装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极限集邮的游戏规则,多有修改变化。但是邮票、图画明信片、邮戳三者之间和谐一致的基本要求是不变的。"和谐"为配合适当,"一致"则没有分歧。"和谐一致"乃是极限片的立身之本。然而,我们时常看到有些艺术类别极限片中,邮票与图画明信片两者之间存在着"同人异作"、"同图异物"、"同题异类"等貌似一致的不和谐现象。我把它称为票、片搭配中的"似是而非现象"。本文对此,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1955年9月,邮电部发行了以漓江等风景为图案的美术明信片一套6枚,按发行顺序来分,这是邮电部发行的第8套美术明信片,俗称"美8片"。明信片的正面为横式(图1),规格为140mm×90mm,文字、线条均为棕色印刷,明信片的中央上方印有"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图名印在左下角处,右上角处印有"贴邮票处"文字及虚线方框,中央印有由文字和线段组成的垂直分割线,相关的文字是"右边写收件人及寄件人姓名地址"。  相似文献   

20.
误区之四:不注重收集贴纪特邮票的实寄片:用邮制或非邮制无邮资明信片寄递时,需在明信片上贴足邮资。因此,邮政部门在发行纪、特、普票时,常有符合明信片邮资面值的邮票。这种贴有邮票的实寄片,尤其是纪特邮票发行首日寄发的实寄片,其数量少,使用价值也大,应注意收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