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设计思想 ]本课的教学侧重于探究 ,如何结合网络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 ,学会主动地利用网络为我服务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网络的信息。以课文为“原点” ,通过研读《荷花淀》 ,让学生感性鉴赏“诗体小说”的艺术美 ,由此引发对作者孙犁的了解兴趣 ,对“诗体小说”的探究兴趣。这时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 ,针对以上内容 ,上网查询 ,将查询到的相关信息 ,进行筛选、下载和整理 ,然后 ,以研究小组为单位 ,全班进行共享和交流。由此 ,由“原点”进行“辐射” ,学生对“诗体小说”特点的理解和鉴赏由课内转向课外。[教学目的 ]一、认识白…  相似文献   

2.
孙犁的小说运语淡净,诗意浓郁,情致深远,往往“三美”齐备——形象美,结构美,语言美。被誉为“诗体小说”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荷花淀》     
孙犁的《荷花淀》是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小说单元的重点篇目。本单元的重点是阅读与欣赏,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语言,领会内涵和表达效果。《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语言恬淡,描写雅致,呈现出别样的自然美和人情美,为作者赢得了"诗体小说"的美誉。  相似文献   

4.
孙犁小说,以塑造真善美的艺术形象称。尤其是他对女性的讴歌,构成了卓而不群的艺术风格,但他笔下的人物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正面的,反面人物,又有边缘人物,甚至包括作家本身。塑造手法的多样性,让我们看到了“诗体小说”之外的另一种风格:幽默、讽刺、揭露。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可孙犁小说的“诗体小说”风格,主要关注作品特色以及创作方法的研究。本文意在立足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梳理孙犁的创作观,从创作立场、作品题材、主题、表现手法及文学精神等方面探索在强大的政治语境下作家可以怎样坚持个性从而创作出能够穿越时空隧道的充满艺术生命力的作品,这种坚持正是孙犁作为作家的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6.
诗与小说的结合有两种方式:一是借诗的语言形式(叙事诗)来写小说,为诗体小说,如普希金的《叶普盖尼·奥涅里金》;一是使诗的意蕴内化到小说中,为诗化小说,孙犁的《荷花淀》是此类作品的代表.诗化小说作为小说的一种样式,同样具有环境、人物、情节三要素,但和一般小说相比这三要素又有独特之处,本文结合孙犁的《荷花淀》做逐一浅析.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上,孙犁是独树一帜的存在,数十年间,对孙犁小说的分析评价从不间断。既有诗意创作的定位,也有散文化风格的新论;有的称其创作为"诗意小说"或曰"诗体小说",有的则认为孙犁小说具有散文化倾向。各种见解都有道理,但也存在着概念含混、分析片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试谈《荷花淀》的人物对话艺术淮安市第三中学俞长征《荷花淀》的人物对话简洁、传神、蕴含丰富,充满了人情味,具有强大的魅力,体现了孙犁“诗体小说”的特点。水生在区上报名参军后回家,一进大门,水生嫂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言下之意是:你过去开会回...  相似文献   

9.
【我解读】孙犁的《芦花荡》是一篇诗体小说,虽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但依然引人入胜。一般情况下,教学这篇小说,设计的关注点都会集中在小说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及环境上。如文中抗日英雄的传奇色彩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他的工作比较特别。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人,不在家休息,而是在抗日阵线上护送人员和物资。第二,他的本领相当高超...  相似文献   

10.
《荷花淀》的人物对话颖上师范王二南,王新颖《荷花淀》的人物对话简洁、传神,蕴含丰富,充满了人情味,具有强大的美学魅力,体现了孙犁“诗体小说”的特点.水生在区上报名参军后回家,一进大门,水生嫂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言下之意是:你过去开会回来晚...  相似文献   

11.
孙犁是一位以写冀中农村人民抗日斗争而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冀中平原的泥土气息,在艺术上,独有一种清新、真挚、自然而又明丽的风格,其作品素有“诗体小说”的称誉。他无论写人、记事、写景都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2.
孙犁说:“我最喜爱我写的抗日小说”。抗日小说是孙犁征战岁月的真实纪录,是孙犁用血泪写成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不同视角对孙犁的诗体小说,杨沫的《青春之歌》中的女性角色和《红旗谱》中的朱老忠作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孙犁小说的语言富于诗意、自然含蓄,常常让人回味无穷。单单语序的运用,就显示了作家深厚的语言功力。这里我们以《荷花淀》中的几处语言现象为例,欣赏一下孙犁小说的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15.
【名家档案】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薄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2):109-115
"物"是孙犁小说中一个重要的审美维度。孙犁不同时期的小说中留下了人与"物"的不同关系。"物"成为理解孙犁小说的一条重要线索。孙犁小说的风格与叙事嬗变都与"物"有关。只有把握了"物"在孙犁小说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孙犁小说的深度和广度。在土改小说中,"物"的叙事功能越发突出,"物"不但具有了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还具有了批判和反思功能。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不同视角对孙犁的诗体小说 ,杨沫的《青春之歌》中的女性角色和《红旗谱》中的朱老忠作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孙犁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一贯风格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小说如《荷花淀》、《光荣》、《山地回忆》、《铁木前传》等,一贯显示的深入浅出、含蓄蕴藉诗一样的风格与神韵,堪称独树一帜。茅盾把孙犁小说的风格概括为“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好处在于  相似文献   

19.
对孙犁小说散文化倾向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进而对孙犁的小说进行全面研究。基于此,本文将对孙犁小说的散文化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孙犁小说的散文化倾向进行初步的探究,其中包括情节因果的散文化倾向、事物描写的散文化倾向、语言的散文化倾向以及环境描写的散文化倾向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0.
试论孙犁小说创作中的童年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犁的小说与“保定作家群”乃至其他当代作家的作品相比,呈现了不同的美学特征,而孙犁的小说创作在前后期也体现出迥异的风格变形,这是作家小说美学机制调整和转型的结果,作为美学机制的一个要素的“童年情结”,对孙犁前后期小说风格的形成和变化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