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坤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142-142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面对社会输送培养技能型人才,在学校有限的知识教育之外,面对社会信息化发展,企业设备日益更新,中职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对于他们成功与否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了学生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有着很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谈当代中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中学生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即自我认同程度,关系到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把握自我发展,如何抉择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意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学生的意志、情感、个性、自信心、自主性、创造性、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中学生既不是孩子也不是成年人,随着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变化,他们渴望独立,但是他们的能力又使他们事实上无法独立,只能依附于家长和学校。他们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身份认同上的困惑,常常发生角色混乱,处于自我认同的边缘期。现代化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因此,在中学阶段我们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把自我认同感的培养贯彻到各个课程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不仅包括与应聘职位相对应的专业知识,而且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性格、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等综合素质。也就是说,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软实力",即"非专业素质"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不仅仅影响到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甚至对于就业结构、就业适应力、就业二次流动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重视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陈伟波 《考试周刊》2014,(49):112-112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作为高中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不同的体育教育手段和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社会竞能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等。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体育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5.
郭敏 《学周刊C版》2014,(2):23-23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不仅包括与应聘职位相对应的专业知识.而且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性格、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等综合素质。也就是说.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软实力”.即“非专业素质”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不仅仅影响到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甚至对于就业结构、就业适应力、就业二次流动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重视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实践教学对提高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由于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有发展能力、实现自我的要求,本强调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特殊作用,分析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 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能力是一个人的素质的重要内容。 因此,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基于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培 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那么,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如何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呢?本文尝试对此作一些 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提倡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在班级的活动中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管理者,或者说,班级管理应该是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为主.在自我管理中进行自我教育,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加社会交际能力,提高组织能力和创造的能力.班主任的职责是协调、引导,应该给学生最大的自主权和最好的表现舞台,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  相似文献   

9.
一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重在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农村初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培养他们掌控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黄光安 《广西教育》2010,(35):43-43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应当成为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重要环节。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亲近并探究自然,增进对自然的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参与社区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认识与体验,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发展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积极而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学习并开展力所能及的技术实践和劳动实践,培养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面对现在的学生心灵上过于脆弱,身体上过于单薄,思想上过于自私,精神上缺乏上进等问题,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亲近自然、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同时也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应对未来生活中的风雨挫折、艰辛坎坷、荆棘磨难,让他们强壮起来,能够真正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2.
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都会产生和出现各种困惑。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现代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独立自主的道德能力与素质,即自觉自律的能力与素质。在当前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和素养,对于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活动课程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实践,开发身心潜能。在活动课上,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社交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表达能力。以《探寻梅花文化》为例,论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性学习如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的自我体验教育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我体验教育具有实践性、持续性、主体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等特点。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自我体验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对学生进行体验教育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科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为根本目标的,它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来启迪学生,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转变。思维可视化技术能使品德与社会知识形象化、直观化,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提升他们的辨析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德育和心智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鹏 《考试周刊》2014,(93):67-67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输送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高职数学教学要时刻围绕这一目标,夯实学生的基础,结合他们的需要,发展他们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发展的能力,并积极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入探究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陈云微 《成才之路》2009,(19):76-76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只有具有开拓创新和独立自主素质的人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培养出具有开拓创新和独立自主素质的人才,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核心素养是个体适应社会需求、获得人的全面发展、提高自我生存能力的必备要素,对于学生来说,核心素养不仅是指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和应试技巧,也在于思维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分析研判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从政治高考备考角度入手,探讨政治高考备考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基于核心素养来提升学生的政治高考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