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欣颜 《北京档案》2005,(11):45-45
1、吃一顿营养的早餐。 早餐是激活一天脑力的燃料,不能不吃。许多研究都指出,吃一顿优质的早餐可以让人在早晨思考敏锐,反应灵活,并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研究也发现,有吃早餐习惯的人比较不容易发胖,记忆力也比较好。  相似文献   

2.
那天去新泽西劳伦斯威尔镇一家叫做“爱因斯坦兄弟”的餐厅吃早餐。这是一家犹太人开的餐厅,说是餐厅,却只经营早餐,到下午三点钟左右就要关门。这是种美式的早餐,用各种口味的面包圈涂抹各种起司等各种佐料制成的酱,喝不同口味的咖啡。一般美国人都会拿一张报纸边看边吃,吃得很多,吃很长时间,午饭也就免了。  相似文献   

3.
《北京档案》2007,(1):43-43
1、营养早餐。一顿营养的早餐是激活一天脑力和体力的燃料,决不能推辞。吃优质的早餐更可以让你在早晨思维敏锐,反应灵活,并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而且,有吃早餐习惯的人比较不容易发胖,记忆力也相对更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健康新知     
好消息燕麦粥增强记忆力英国特夫茨大学一项研究表明,早餐吃燕麦粥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参加试验的小学生每天以加了牛奶的燕麦片作为早餐,接着给他们做一系列课堂测验。结果显示,吃过早餐的学生,比不吃早餐的孩子在考试中发挥得更好,吃过燕麦粥的学生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记忆能力。研究人员认为,燕麦有大量的蛋白、纤维和碳水化合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认同,一个业余通讯员是相当不容易的,尤其是能多一点“产出”的通讯员。首先得思想坚定,其次要摆正位置;第三,对可能的嘲讽要不屑一顾;第四,要讨得家人的不那么反对,像我爱上爬格子,不仅帮不了妻子做家务,而且连孩子的功课也不能很好地关照过问,而且有时一些稿子发了,连邮寄费都补不回来,像我在中央台,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些宣传分局或公安处做出成绩的稿件,就收不到稿费(因为这类稿件一般就不寄稿费),再说,我还常常让妻子帮我寄发,少不了花费精力,但好在妻子还能理解我,没撕过我的稿子;第五,要…  相似文献   

6.
保健之惑     
从前的陈医生一点都不像医生,半点洁癖没有,有时还过于不拘小节,要朋友提醒才懒懒不情愿地去洗手后再来吃东西。饮食方面,陈医生也是咸辣油腻什么都不忌口,不知有多少同事朋友亲戚叹气摇头:“哎,你这医生啊,真是……”  相似文献   

7.
我开始到牧区采访时,首先碰到的就是哈萨克牧民的“三多”“三少”:即喝得多、吃得少;铺得多、盖得少;骑马多、步行少。我从接触中体会到,这确是认识和了解牧民生活的重要一步。牧民的早餐较为简便,随便吃一点馕、包尔沙克(油炸的面食),重要的是要喝足奶茶才出外放牧。如远距离放牧还要带个小铝茶壶,以便中午架在三块石头上烧茶。放牧风吹日晒,非常干渴,这是生活的实际需要。直到晚上放牧回来,才能吃饭。  相似文献   

8.
吞食量与消化力当记者不仅要有较强的脑力,过硬的笔力,而且要有好的消化力。记者天天吞食“新精神”(上边传达的东西),如果不细消化,吃什么拉什么,好的营养成分不能吸收,吃得再多再好也无用。中央的方针、政策,知道了不等于理解了,学习了不等于真正懂得了。此如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单从字面上学并不难懂,但真正要从实质上理解,就需要“细消化”。不然,难以写出有深度的报道来。  相似文献   

9.
曾经读到一则关于某朝某皇帝的故事。一天,皇帝与大臣闲聊,闻得大臣早餐吃掉几枚鸡蛋,不禁大惊。皇帝对大臣说:一枚鸡蛋一两银子啊,可见你富裕得很!乖巧的大臣心里知道御膳房的贪官狠狠地骗了皇帝,也不敢揭穿事实。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前,咱多数老百姓的日子也就是个温饱.大年三十的餐桌上有碗炖肉,有只鸡,再做条鱼,真就很不错了.如今则大不一样了,别说是鸡鸭鱼肉,就是各类高档海鲜、珍奇野味也不是什么新鲜物件了.自己家做的吃腻了,或请厨师来家里烹调,或到饭店点好菜叫回家吃.在家吃完了还得刷锅洗碗,挺烦的,干脆举家出动到饭店去吃.加上国人爱面子,好攀比,别人在饭店包了桌儿,自己家要不去,见面立刻矮人半头.于是川鲁苏粤挨着吃,八大菜系轮着尝.如今也有一些饭店打着宫廷菜的招牌,但那不过是仨瓜俩枣儿,是不是当年那滋味儿,谁也说不清楚.好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还保存着当年清朝皇帝的膳单,皇帝过年吃什么,怎么吃,记得一清二楚,可供大家"品尝",不过白纸黑字,只能是"精神会餐".  相似文献   

11.
台北小儿科医生庄静芬十多年前写了一本《怎样吃最健康》,不但是畅销书也是常销书。累计已销售60万册。最近,她又出版了《怎样吃得健康睡得好》,在新书发表会上,她宣布捐资500万元台币,与一群有心人筹组“台湾文化基金会”。 近年来台湾饮食健康一类书热销,一方面反映了很多现代台湾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内心深切的渴望能保持健康长寿,而像庄静芬医师这样的行家参与写书,比较科学实用,因而颇得读者信赖。刚由商周出版的《怎样吃得健康睡得好》,作者在书中着重揭示饮食、睡眠的因果环节,并与读者分享情绪调节的秘诀。她认为,一个人活得健康,在于生活有“律动”,不吝惜赞美以作为人际润滑,更要避免固步自封,对他人从事的社会活动保持高度兴趣。“如果画家开口闭口都是画,医生只谈病,世界会变得无聊单调”,她这样说。  相似文献   

12.
姜辛文 《新闻实践》2001,(11):33-34
有点怀疑,现在的一些电视台是不是串通好了来“捉弄”观众:一部片子正看在兴头上,莫名其妙地给你打断、插播广告,还不约而同地打上似带有歉意的字幕——“请稍等片刻,我们马上回来!” “回什么来,我们不回来了!”不止一次听到几位朋友这种愤愤然的“抗议”笔者虽没他们火气那么大,但每每一见这种字幕,就要忍不住按遥控器,换个台看算了,惹不起,躲得起嘛! 不过有话还得要说,电视台播广告天经地义,人家也要吃饭、也要发展,再说现在不光电视台广告多得让人看了心烦,报纸又何尝不是如此,有的报纸连头版也几乎成了“广告版”,真叫夺人  相似文献   

13.
挑食的害处     
“宝贝儿,再吃一点儿吧……”妈妈们又乞求着自己的“小皇帝”了。如今的青少年大多都有挑食的坏毛病,不是不喜欢吃这个,就是不喜欢吃那个,把一些最有营养的东西都白白浪费掉。据调查,当今的青少年不是营养过剩,就是身体太虚弱,身体素质普通下降。看来,要想增强体质,挑食这个毛病是非改不可了。我们现在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离不开营养补充的。身体的生长和发育需要蛋白质和维生素,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来源,则是我们常见的一些水果、蔬菜、肉类、牛奶、蛋类和豆类,只有经常吃这些食物,才能补充到大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才能利于我们健…  相似文献   

14.
记者要想当得好,拿北方俗话说,就是要能“戳”得起来,而没有理论是“戳”不起来的。所以,理论修养对记者所具有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工作者所承担的任务很多,但说其大要,有三项是最突出的,即典型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可以毫不过分地说,要想完成好这三项任务,如果没有良好的理论素养作支撑,那都不可设想。  相似文献   

15.
写文章要写好“头、肚、尾”。一篇文章头开好了,下面的段落才能写得顺畅,结尾写得好才能给人以启迪和力量。那么,该如何写好文章的首尾呢?元代散文家、戏曲作家乔吉说过:“作乐府亦有法,曰龙头、猪肚、豹尾六字也。”意思是说,写作诗体(乐府),开头要像“龙头”那样漂亮,引人愿看;中间要像“猪肚”那样饱满、实在,读有  相似文献   

16.
按说明星与药物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无非就是有钱能吃点进口药罢了。但现在情况有了变化,他们不一定吃药,却大做其“卖药”的营生了,一天到晚在指导人家吃药,仿佛是医药专家似的。比如感冒发烧要吃什么药品,“得了骨质疏松症”又要吃什么药,等等等等,喋喋不休,很是烦人,所以有必要论说一番。明星吃药,如果吃得多,也许能吃出一点门道,古话说“久病成良医”。然而明星并不特别多病,一般没有这个锻炼机会,是很难成为良医的。即使吃得比较多,悟出的“门道”也仅是“一点”而已,未必就有了坐堂开药的资格。何况,生病的明星不…  相似文献   

17.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我采写新闻,也有“三吃”三喝”。 先说吃吧,这一“吃”是吃苦,就是“玩”新闻要有吃苦精神,采访时不怕苦不喊累,路再险,坡再陡,事再难,也不畏缩退步,风再狂,雨再猛,也不中断采访;写作时蚊蝇嗡嗡,汗流满面或手脚冻麻,寒气袭人,也得及时赶稿。这第二“吃”是“吃”材料和“吃”采访笔记,把新闻事实吃进去慢慢细嚼,取其精华,排其枝蔓,用采集的花粉酿出蜜汁。这第三“吃”指吃透中央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领会有关文件精神,做到眼明心亮。 再说三“喝”,第一“喝”是指从名记者和同行的奋斗足迹中吸取精神营养,喝些高级“饮料”,以解自己在人生旅途和新闻写作学步中的饥渴。这第二“喝”是喝下来自四面八方的热潮冷讽;第三“喝”则指在采访途中渴了喝几口泉水或冰雪水。②  相似文献   

18.
文化发展是有自身规律的.文化规律虽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规律就是“要讲述好故事”.从文化发展史来看,一种文化之所以能传承下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中蕴涵着“好故事”,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宋词元曲、京剧曲艺中都有好故事.  相似文献   

19.
写作琐谈     
好一个“抓”字了得 法国大艺术家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缺少的是发现(大意)。此言极是。以此看新闻,同样如此,新闻到处都有,缺少的是发现。要发现就得靠记者去“抓”、去“抢”,有时新闻近在咫尺,转瞬即逝,你不敏锐,不敏感,就“抓”不住,就错过,关键还在一个“抓”字。 新闻靠抓,评论同样如此,好的点子,也是像灵感一般稍纵即逝,不急切抓住,就化为乌有,关键也在一个“抓”上。七届全运会,女子举重第一块金牌引人瞩目,结果奥运会金牌得  相似文献   

20.
“好的歌剧脚本就像哑剧,要的是一看就懂的意象,大部分歌词都无关紧要,说穿了.对白写得再好,听众也不去关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