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枫 《教育》2013,(27):28-2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2007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对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教育布局做出重大调整,南通市第三中学与南通中学依据"优势互补、人员互通、资源互享"的原则开展联合办学。自南通中学与南通三中联合办学以来,南通中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大大提升了南通三中的办学质量,有效地提高了两校教师的专业素养,联合办学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联合办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两校教师在这个联合办学新型教育科研的  相似文献   

2.
以南通市第三中学和南通中学之间的联合办学实践为例,分析基础教育学校之间联合办学的内涵与主要特征,总结联合办学的基本策略,即全面彰显教育公平、着力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南通中学是一所有着丰厚文化底蕴和骄人办学成绩的历史名校,在步人新世纪以后,通中人在传承学校优良的德育工作传统的同时,不断融人鲜明的时代特征,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学校以“一个理念、两个优秀、三支队伍、四项重点、五大阵地”为德育工作思路,建构了“实施难忘教育,实现教育难忘”的德育模式,使学校德育工作跃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中国的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新课程代表着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笔者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下面就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些体会,粗浅地谈一谈中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成立于1952年,地处著名的5A级风景区濠河景区东侧,紧邻市中心,占地近100亩,闹中取静,被评为"江苏省园林式学校"。学校现有90个教学班(含学田中学),两个国际班,在校生总人数5200人。2007年5月,南通三中和南通中学实行联合办学。五年来,学校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南通市联合办学的榜样、素质教育的示范和常规管理的窗口,也是南通市区最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难忘课堂"是江苏省南通中学德育领域"难忘教育研究"向课堂教学延续和深化的必然。"难忘课堂"是贯穿智慧与情感的文化课堂,是教学目标和智情发展圆满实现的课堂,其操作要义包括"问题引领、自主探究、互动合作和知情融合"等几个方面。追求课堂的"无痕"、"无意"和"无为"是"难忘课堂"的文化观照。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坚持"让师生成就最好的自己"这一办学理念,不断丰富德育活动课程,打造生态德育特色品牌,努力培养"志向高远、品德高尚、志趣高雅、能力高强"的优秀中学生,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以课题研究引领德育实践探索,构建师生和谐的生态德育模式。学校先后承担省规划课题"中学德育活动课程研究""中学生态型德育的实践研究"和市规划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说"所有的教学中都包含了教育",则我们也可以断言"好的教育必然预期了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如果说校训"诚恒"更多是学生培养的目标追求,那么江苏省南通中学发轫于2006年的"难忘教育",则通过心理过程为学生教育提供了具体路径与顶层理念。一、顶层设计,全员落实"难忘"是人的一种体验状态,是人受到外界讯息的强烈刺激后,在大脑皮质留下"深刻的痕迹",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状态。南通中  相似文献   

9.
德育使学生铭记的应该是什么?怎样的德育过程能给学生心灵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江苏省南通中学“难忘教育”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答案。在下面一组文章中,缪建新校长结合多年实践对“难忘教育”作出了理论阐释;该校坚持十余年的初一新生“向国旗宣誓”仪式和高中某班级“责任感,你有吗”主题班会,为我们的德育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诉求,也是基础教育的难题.上海市七宝中学以"全面发展、人文见长"为办学指导思想,多年来致力于学校德育规律以及如何运用人文教育提高中学德育有效性的探索.2002年,学校以"运用人文教育增强中学德育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题申请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并获得批准.课题以促进人文教育与德育的结合,增强德育的有效性为目标,努力丰富我国中学德育理论,在实践中探索与课程和教学改革相适应、具有推广意义的德育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沿西街小学坚持"为了每个孩子的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着"教师静静的研究教育,美美的欣赏学生"的办学策略,秉承"爱,乃生命之血脉,生命之基石"的教育真谛,实现着"创办家长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目标。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中央教科所"在学校主导下学校、家庭、社会合育模式下的德育研究"先进实验基地,"九五"、"十五"、"十一五"课题实验先进学校,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全国图书馆先进单位,河北省优秀家长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忻州市忻府区教育局于2012年选取优质校忻州七中与薄弱校播明中学为试点实行联合办学。联合办学的方式为:干部交流——忻州七中派出干部到合作学校担任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教师交流——忻州七中、播明中学互派相当数量的教师到合作学校担任教学工作;资源共享——两校间共享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课改模式、评价体系、考核机制等教学资源,联合开展备课、赛课、课题研究等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活动。联合办学实施以来,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2005年6月,中宣部刘云山部长充分肯定了南通中学的“难忘教育”,从此,南通中学的“难忘教育”在全国推广,南通中学成为全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典型.“难忘教育”既不是指教育的内容,也不是指教育的模式,而是专指教育的特质,确切地说是教育的色彩,教育的力度和教育的影响.而“有效教学”指的是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能把“难忘教育”与有效教学有机地进行融合吗?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南通中学创建于1909年,是最早的省属重点中学之一,现为江苏省四星级学校。学校现有104个教学班,6100余名学生,400名教工,其中特级教师12人,中学高级教师138人。百年来,南通中学取得了斐然的育人成果,在历届毕业生中,有江上青、钱素凡等30位革命先烈,有杨乐、李大潜等18位两院院士,有范曾、赵无极等一批艺术大师,有张洁云、李菊、陈玘等为国争光的世界冠军,使学校成为底蕴深厚、英才辈出的历史名校。近年来,学校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全省前茅,先后有6位同学摘得省高考状元桂冠。中考成绩遥居南通市区榜首。2004年,南通中学开展“难忘教育”的德育实践活动被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各大媒体推介为全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大典型,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南通中学以“健全人格的培养”为核心,精心设计了20多项震撼学生心灵的德育精品活动。从“难忘教育”到“教育难忘”,南通中学的每一次德育活动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珍贵的回忆和成长的动力。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大中央媒体对南通中学的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正>古人语:"教之道,德为先。"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在区级重点课题"和乐教育研究"中,积极开展"和乐德育"子课题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我校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以"爱心教育"为突破口,以"和乐四节"德育特色活动为契机,培养心康体健、自主合作的和乐学子。围绕这一育人目标,笔者带领教师采取"习惯养  相似文献   

16.
<正>音乐新课标准的实施,为中国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新课程代表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笔者就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转换教学角色,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新课程新理念的突出体现是:"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  相似文献   

17.
北安三中是一所完全中学,现有27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120名教职员工,是北安市办学规模较大的一所完全中学.近年来,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核心,积极构建人文德育课程,加强学校德育阵地建设,推进德育工作改革创新,实施有效德育,为实现学校人文特色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有效德育总体思路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发展为重"的教育战略,整合德育资源,完善人文德育环境,开发和建设人文德育课程,强化人文德育常规,开展人文德育科研,创新德育载体,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让学生享受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实现主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雄 《教育》2008,(8):59-59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中国的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新课标代表着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这是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学德育从教育模式到结构内容正受到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新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要求,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中学德育改革之路?笔者认为,中学德育改革应着力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从指导思路上看,中学德育要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适应转变中学德育的症结,在于中学德育长期处于“说起来重要,行动起来不要”的被动附属的地位。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中学德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形势和教育对象的研究,强化主动适应意识:一是主动适应形势搞教育。社会形势是确立中学德育内容的基本依据。中学德育要避免陷入盲目性和被动…  相似文献   

20.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内在倾向和个性特征,也是贯穿学校发展历程的精神脉络和文化气质。面对学校发展、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品质示范高中的创建等新的时代要求,江苏省南通中学从特色活动、课程建设两个方面进行难忘教育,探索出了一条坚守文化传统、丰富品牌内涵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