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葵  万毅 《钓鱼》2006,(20):44-44
《钓鱼》杂志2006年第14期刊发拙作《小河夜钓黄颡》一文后,因其钓法新颖、效果显著。当地钓友反应甚烈,纷纷登门拜访或请教.一时俺地小河流水口急流夜钓黄颡蔚然成风。经过整个夏季的反刍实践及与众钓友研讨切磋.俺对其中的一些操作细节或技法细节作了些完善或改进或补充,使之更趋系统、简单、实用。细节决定成功。任何事都是这个理。当然,俺深受其益。每次夜钓鱼获亦更为丰盈。  相似文献   

2.
耿丹 《钓鱼》2006,(14):30-30
七分钓位 南方小河多,每年梅雨季节或夏季持续暴雨过后,河水陡涨,湖泊或大河里黄颡逆水而上,小河里“颡”满为患;退水时。一部分黄颡顺流而下,一部分黄颡藏身于水草之下安营扎寨,这时夜钓黄颡的旺季到了。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又名嘎子鱼,因为它会发出嘎嘎的声响而得名,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自然水域中,喜欢清洁干净无污染的环境,河流中生活的黄颡鱼更喜欢卵石水底,便于其藏身。冬季因气温低,不十分活跃,春季到来,气温回升,特别是菜花金黄时节,它们便开始四处活动觅食;春汛的到来更是黄颡鱼活动的高峰期。黄颡鱼一般昼伏夜出,因汛期河水浑浊,白天也少有活动。根据黄颡鱼的这种习性,垂钓黄颡鱼以夜钓为主。这些年由于环境的恶化,过度捕捞,特别是非法电鱼、毒鱼现象的蔓延,黄颡鱼已是日见减少。不过在一些生态状况良好的地方,黄颡鱼的数量还是不少的,也给予我们钓鱼人一点垂钓的机会。下面仅以本地垂钓黄颡鱼的方法介绍给朋友们。  相似文献   

4.
姚军 《钓鱼》2014,(12):44-45
我们这儿位于我国的中南部,钓大鱼的最好时间是八到十月,而且是夜钓。我日日盼着快到八月,可是好几个月的煎熬让我很是难过。六月初,我们这里强降雨,水库的水位突然上升,库尾一直干枯的好钓位一下子就活力四射。这可乐坏了洒家,我是熬不到八月了,决定最近用手竿夜钓黄颡和鲶鱼。不能钓大草,也可以夜钓这些鱼,让我重温久违的别样感受。  相似文献   

5.
秋夜钓黄颡     
谷龙先 《中国钓鱼》2006,(10):18-18
黄颡在水域分布极广,人们常于春、夏、秋钓之。由于黄颡是夜光眼,昼伏夜出,春季以入晚钓之收获最多,秋季入夜钓之收获格外喜人,故秋夜钓黄颡是个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6.
张洪波  吴克勤 《钓鱼》2014,(12):37-37
麦收时节,夜钓黄颡效果好,至少有六大理由:第一,这个时段天气变化少,温度稳定;第二,农忙季节,钓鱼人、渔人骤减,网电炸药鱼活动暂停;第三,雨季未到,野河水位浅显,水草厚密,适合黄颡集聚;第四,蚊虫尚未猖獗,能免受叮咬之苦,让钓者专心致志;第五,夜间气温适宜,湿气也不重,清新宜人;第六,黄颡喜欢昼伏夜行,夜钓命中率高。沂河有个老沙塘,离我老家不远,河道平整,水情稳定,非常适宜黄颡定居。端午节通常是麦收时节,回家小住几日,随车带着钓具,傍晚时分,邀几人作陪,去钓黄颡,每每有不菲的收获。  相似文献   

7.
宿含雨  郭红明 《钓鱼》2012,(16):16-17
8月下旬,酷暑行将收尾,因怕热或鱼不集中而寂寞多时的钓鱼人开始夜钓了。30年前没有抛竿、炸弹钩和串钩,夜晚都是靠着月光和临河灯光用手竿钓鲤鱼。从天黑后钓到子夜,获尾重350~560克的鲤鱼数尾,间或也有鲫鱼、黄颡和鲶鱼上钩,这同钓饵用蚯蚓有关。  相似文献   

8.
夜钓黄颡     
瞿立新 《垂钓》2011,(5):24-25
黄颡怕光喜阴暗,白天常潜伏于水草丛生的水底,夜间巡游至近岸觅食,因此一直是夜钓活动的主要对象鱼之一。  相似文献   

9.
谢葵  黄邦凡 《钓鱼》2007,(8X):30-33
夏夜一到,黄颡们全体出动了,活泼得很,那些相应的钓技钓法也紧跟着浮出水面,从近期的《钓鱼》杂志里跑了出来,第10期河南李懿老师的《长江钓黄颡方法》、广东罗爱田老师的《夏夜溪河钓黄颡》,第13期重庆张世才老师的《钓黄颡鱼攻略》。三位老师的文章各有千秋,浓郁的地方特色,娴熟的技法,  相似文献   

10.
谢葵 《中国钓鱼》2007,(9):16-16
一、钓具。在有黄颡鱼生活的河流垂钓,因黄颡多在近岸贴边活动,最好用手竿,3.6米、4.5米均可,上饵、摘钩、取鱼等操作简单、便利(尤其是夜钓,定点多竿,更显优势)。1.鱼钩。要大些,好处是①钩大穿大蚯蚓方便麻利,且小杂鱼不易噬食,不必担心大嘴的黄颡吞不进口。②黄颡嘴硬,钩大取钩方便。③夜间易遇较大鱼类,钩大牢固结实易扎牢鱼嘴,不易跑鱼。  相似文献   

11.
谢葵 《中国钓鱼》2007,(6):14-15
《中国钓鱼》2005年第九期刊发拙作《急流夜钓黄颡》一文后,咸宁地区钓友反响强烈,纷纷登门拜访,一时我地急流夜钓黄颡蔚然成风。经过进一步的摸索实践及与众钓友研讨切磋,我对其中的一些操作细节或技法作了些完善或改进,使之更趋简单、实用。一、钓具1.鱼竿。竿体较细、竿尖弹性好的碳素软调手竿,3.6米、4.5米均可。尽量多花些钱购置质量上乘的品牌  相似文献   

12.
夏钓黄颡     
汝水钓翁 《钓鱼》2011,(10):37-37
黄颡喜食荤食、活食,对腥膻味的食物特别感兴趣,有逆流而上的习惯,白天栖息在深水、石洞、草缝,黄昏以后便游动到流水处觅食,在河水涨水、下雨天或注入新水时,异常活跃。根据黄颡的独特生理特性,钓黄颡是比较难的,钓黄颡也要得法,要讲究方式方法,只有掌握了其中的窍门,才能钓有所获,才能钓到更多的黄颡鱼。  相似文献   

13.
黄颡钓法     
张世才 《钓鱼》2010,(21):38-39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角角鱼、黄颊鱼、昂刺、盎公鱼、黄骨鱼等。黄颡鱼头扁平,吻圆钝,上下颌均有锋利细齿,触须4对。鱼体腹圆,后部侧扁。呈黄色或黑色、褐色,体黏滑无鳞。胸鳍锐利。  相似文献   

14.
李寒停 《钓鱼》2011,(18):14-15
自悬坠钓从台湾传至内地后,被广大钓友所接受,并把只钓鲫鱼的单一钓法演变成可钓多种鱼类,可谓是变化无穷、乐趣多多。但是,悬坠钓甩粉饵钓黄颡鱼一直都是让钓友很纠结,那么,针对黄颡鱼的食性及特点,怎么样才能有效的增加钓获,钓鱼大师周增强有他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浑水钓黄颡     
任志新 《钓鱼》2004,(20):29-29
黄颡在江浙一带俗称“昂刺”,背鳍、胸鳍长有三根硬刺,是溪水中的小霸王。其肉质十分鲜美,是目前市场上高档经济鱼类。平时黄颡单独活动,所以野钓时往往偶尔钓获。由于它们只吃荤不吃素,笔者近几年用商品香饵悬坠钓时,还未钓起过。但事情也有例外,近日一次山塘野钓鲫和溪哥,却用“疯钓鲫“香饵钓到一尾。  相似文献   

16.
曾庆伟 《垂钓》2014,(5):36-37
黄颡鱼俗称黄辣丁,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各大淡水水系。黄颡鱼多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喜欢昼伏夜出。黄颡鱼成鱼体长12-14厘米,属杂食性鱼类,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黄颡鱼每年4~5月产卯,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由于黄颡鱼肉嫩无刺,深受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人民的喜爱,因此市价较高,是广大钓友喜钓的鱼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春天,伴随着淅淅沥沥的春雨,黄颡鱼也开始活跃起来。几场春雨后,浑黄的河水将岸边的滩地淹没,黄颡鱼便最喜爱在这种滩地上觅食。在我们这儿,对于钓黄颡鱼,人们一般都用海竿挂蚯蚓饵,远投后夹上铃铛便在一旁静候佳音,但这种钓法针对性不强,因而鱼获往往不尽如人意。后来,我发现用手竿钓边,辅以诱饵,效果非常不错。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8.
天然虫饵当中,我最欣赏的是汉江里的水蚂虫。用这种虫子在汉江钓鱼,效果只有三个字:好得很!就拿汉江里最难钓的鲤鱼来说,用蚯蚓钓,出满勤的话。一年之中钓三五尾就不错了(挂鱼除外)。但是用水蚂虫做钓饵,一天钓上十条是常有的事。黄颡鱼对红蚯蚓很感兴趣,我在汉江大桥上夜钓经常用它。然而,在一起钓鱼的几个人中,若有一个人用水蚂虫做钓饵,另外几个用蚯蚓的,就多半只有看的份儿了。  相似文献   

19.
王鹏 《钓鱼》2007,(8S):58-58
海上夜钓能够变得非常轻松,充满乐趣,同时也能够成为一段极其惨痛的经历。两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钓手如何为夜钓之旅做准备。我曾经无数次地进行海上夜钓,所以也多少积累了一些夜钓的经验和知识。  相似文献   

20.
钓黄颡     
红蚓招黄颡, 吞钩饕餮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