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敬梓四十岁前所作诗词赋等“有韵之文”的《文木山房集》,幸赖其真州至友方嶂“遽捐囊中金”付梓而“成此盛举”。斯集中的方崞等序文提供了吴敬梓家世际遇、生平思想、创作、研究与交游等不可多得的重要材料。因方嶂出资刊刻得以传世的《文木山房集》,具有丰赡的内容和珍贵的文献资料价值,在形象揭示作者人生阅历、诗词赋创作轨迹,叛逆思想产生、发展与终占主导地位,和为撰写巨著《儒林外史》准备较充足第一手材料诸方面,昭示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查继佐作为明末清初江浙一带享有盛名的遗民文人,其交游活动十分丰富。考察其诗文、年谱及他人著述,可将其主要的交游范围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浙江、闽粤及江苏等地区。具体交游对象,多为其门生或当时各地著名的文人。同时,查继佐参与的一些盛大的文人宴集,如珠江雅集、曲江雅集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明末清初各地文人诗文酬唱、觥筹交错之盛况。  相似文献   

3.
春泉居士王言所撰《雍熙乐府序》,是判断《雍熙乐府》版本的重要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此前学者未能充分重视此篇序文的作者,致有讹误。今考证得:王言,字君实,号春泉居士,浙江处州府云和县(今浙江丽水市云和县)人,活跃于正德、嘉靖年间,雅好文艺,与当时贵胄名士多有交游,现存曲作三首。据王言的交游资料可知,其官职为锦衣卫千户,惜明代《武职选簿》残缺,不足征信,未能揭橥其任职经历。今之钩沉考证,可兹匡补《全明散曲》《明清戏曲序跋纂笺》之失。  相似文献   

4.
崔致远是晚唐时由新罗入唐的著名文人,其《桂苑笔耕集》直接或间接地记载了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至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高骈淮南幕府中的诏书政令、军事行动以及人员调动等,涉及幕府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拟就崔致远投职幕府、与高骈交往、对高骈的复杂态度和史料价值四个方面,对崔致远与高骈的交游进行考证,以进一步深入对崔致远生平事迹和思想变化的研究,弥补《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文献资料对高骈记载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吴敬梓捐资兴复南京先贤祠的方式是修葺和致祭,并非易地重建。其时间大致在乾隆五年稍后。发起人和礼乐设置者为樊圣谟,主献、亚献、三献依次是吴培源、程廷祚、冯粹中,吴敬梓是主要捐资者并负责具体事宜。其目的是为尊崇儒学,抑制释道势力;祭祀祖先,尽后人之孝;最根本的则是为了扬名于世,并籍此获信于朝廷,进而得到功名之赐。  相似文献   

6.
常伦交游考     
常伦是明代中期一位极富个性特点的山西文学家。通过查考,发现与常伦交游的人员大致可分为六类:进士同年,山西籍非进士同年官宦,外籍非进士同年官宦,沁水未仕文人,邻县隐逸文人,常伦的亲戚。其中,可以查考生平经历的交游人员主要有:南大吉、王溱、刘成德、韩邦奇、马汝骥、党承志、叶天球、李镔、李瀚、蔡震等十人。常伦交游对象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交游对象的地域分布较为集中,交游对象的层级相对较低,交游官宦的品行均为正直尚节之人,交游的个别文人崇尚隐逸之风等。  相似文献   

7.
王九思的散文被收入其个人著作《渼陂集》及《渼陂续集》之中.王九思散文创作题材丰富、体裁多样,主要包括杂记、赠序、碑传、书信、随笔等,其中杂记、赠序、碑传类散文数量众多,记录了作者的日常生活、出行交游和心态情感,富有感情色彩和审美价值,代表着王九思散文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8.
张慎言是明代末期山西文坛的一位重要人物,经历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个时期,政治生涯可谓跌宕起伏。他一生交游甚广,且多与当时引领文坛的名人大家交游酬唱,如钟惺、钱谦益等。  相似文献   

9.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对池州市旅游资源的丰度、空间结构、品质等方面作出了分析和评价,总结出池州市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1)类型较丰富、分布不均衡;(2)“F建筑与设施”和“A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优势突出,资源品质较高,开发潜力较大。其特征分析与评价结果为该市旅游决策的制定提供了战略参考。  相似文献   

10.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严监生临终竖二指、王太战胜围棋国手,是《儒林外史》中极为重要而精彩的篇章。考探其创作材料的来源,与吴敬梓屡次出游淮扬的亲身经历、观察体验和素材积累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作者正是在广泛采撷涉及扬州与属邑高邮等地人事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加工和提炼,运用典型化塑造方法和手段,从而成功创作了范进、严监生、王太等异彩纷呈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情节内容,并给我们以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法展现了明代中叶形形色色的士林人物,由于作者吴敬梓运用片断式的结构来组织小说,所以文中绝大多数人物的性格呈现单一化的特征,缺乏丰富性和完整性。但笔者所论的匡超人则属例外,吴敬梓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具体描绘了一位青年儒生的发展变化乃至堕落的历史,极为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2.
《儒林外史》中许多武林人物的行为与《水浒传》中的人物有相似之处,甚至可以找到人物原型,但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武林人物却是不光彩的侠客形象。由此来看,《儒林外史》是吴敬梓对名著《水浒传》的"消解",对武侠精神的一种批判。《儒林外史》不但嘲讽了"儒林",还嘲讽了"武林",它不但是一部大的"儒林外史"同时也是一部小的"武林外史"。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新出韩汯墓志一合,韩汯是唐代文学家韩休之子。韩汯于开元末年入仕,历经玄宗、肃宗两朝,曾两入翰林院,历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郎中等职。傅璇琮先生《唐翰林学士传论》未收录韩汯,以此补充史阙。韩汯及其家族多有诗文传世,且与许多文学家交游往来,丰富了盛唐文学生态。  相似文献   

14.
北宋建国承接五代,为使自身不重蹈覆辙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统治者将维系政权内部稳定作为首要目标,对影响政权稳定的各种因素做出了严密防范.而宗室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也受到诸多防范,其中,在外出交游方面受到限制颇多.北宋统治者对宗室的态度与时局的变化使宗室外出交游政策不断调整.在北宋不同时期,宗室外出交游受限的状况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桑愉是我国20世纪后50年凸现的杰出的篆刻家之一,因过世较早,对其篆刻艺术的研究不多。本文钩沉了桑愉的生平、交游,历史地阐发其美学思想,揭示其以汉金文为基点、以“方刀治印”为特质,与黟山派拉开距离、自树一帜的艰苦过程,探讨了其艺术作品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刊“古代文学研究”栏目,承袭了〈厦门教育学院学报》同名专栏。近十年来,该栏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各期全文转载8篇,论点摘编一篇,如下:郭延礼《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2004年第3期)、王飚〈独立风雪中的清教徒——黄遵宪诗学观的发展及其在诗歌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2006年第1期)、黄语《钱澄之前期交游考》(2006年第4期)、高莲莲《论宋琬诗歌的渊源流变》(2006年第4期)、王承丹《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川”应为“山”》(2006年第4期、论点摘编)、叶君远《从古体诗看陈廷敬诗歌的宗宋倾向〉(2007年第1期)、郑幸《南屏诗社考》(2007年第2期)、程日同《“实”与“超”——论钱载的诗学观》(2008年第4期)、曹虹《清初遗民散文的文体创造》(2010年第1期)。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概览”栏目摘录了诸葛忆兵《白石词“清空骚雅”辨说》(2009年第3期)。  相似文献   

17.
本刊"古代文学研究"栏目,承袭了《厦门教育学院学报》同名专栏。近十年来,该栏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各期全文转载8篇,论点摘编一篇,如下:郭延礼《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2004年第3期)、王飚《独立风雪中的清教徒——黄遵宪诗学观的发展及其在诗歌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2006年第1期)、黄语《钱澄之前期交游考》(2006年第4期)、高莲莲《论宋琬诗歌的渊源流变》(2006年第4期)、王承丹《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川”应为“山”》(2006年第4期、论点摘编)、叶君远《从古体诗看陈廷敬诗歌的宗宋倾向》(2007年第1期)、郑幸《南屏诗社考》(200r7年第2期)、程日同《“实”与“超”——论钱载的诗学观》(2008年第4期)、曹虹《清初遗民散文的文体创造》(2010年第1期)。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概览”栏目摘录了诸葛忆兵《白石词“清空骚雅”辨说》(2009年第3期)。  相似文献   

18.
孙奇逢乃明清鼎革之际最具代表性的耆硕之一,而汤斌则以理学名臣享誉于世,二人自康熙五年丙午多有来往,亦师亦友,情谊甚笃而师友之道传。然学界对其具体交游鲜有研究。通过对二人具体交游情况的考证与分析,我们可以窥探出汤斌在孙奇逢理学思想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同时也能得知一届鸿儒对我国学术特别是北方学术的关切与弘扬,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所写的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而作者吴敬梓也深受颜李学派重实业教育的影响,在小说中以故事的形式写出个人观点。其中以几位祭泰伯祠、萧云仙重农桑和市井四奇人的故事对于我们探寻中国古代实业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也给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毛际可是清初著名的学者。本谱以毛际可《安序堂文钞》《会侯先生文钞》《浣雪词钞》为主要资料依据,旁征毛氏诸多亲友、交游的别集、年谱、方志编纂而成,对毛氏生平、仕宦、交游、著述等进行了梳理和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