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可持续旅游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具体组成部分。旅游地政府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地居民及游客是旅游活动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可持续旅游发展必须依赖于政府管理部门对旅游企业和游客行为的强制性规制、旅游地居民的监督以及旅游企业和游客的自律。  相似文献   

2.
旅游地意象研究,有助于了解游客的旅游态度与未来行为,并可据此发展行销策略,是管理者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笔者结合九华山宗教旅游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旅游者对九华山的意象感知较高,且产品意象对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者历时2个多月,在大量走访以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之上,着重研究分析了影响国内老年游客旅游消费行为的众多因素,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因素对老年人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结论显示,影响老年人旅游行为的主要有13个因素,其中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旅游地景点的吸引力是影响老年人旅游行为——旅游次数、旅游停留时间和旅游日消费额的共同因素,而收入水平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4.
团队游客和散客差异的比较,对旅游地经营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海南国际旅游岛游客的调查获得基础数据,运用卡方检验的方法细致比较了团队游客和散客在人口学特征、旅游偏好和旅游行为特征方面的差异情况,发现两者在较多方面存在差异.最后,提出了研究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从游客整体和具体两个维度感知到的景区形象及其评价,即游客感知的整体形象评价及其体验的具体形象评价,分析这些形象感知评价对游客的满意度及其游后行为决策所产生的复杂的影响关系.并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调查研究所得的数据为基础,创建并验证了基于游客感知形象的景区营销路径及其模型.这对于我国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有一定的启示,并对细化以游客感知体验为中心的旅游地形象定量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游客满意度调查能够较好地促进目的地营销,提升旅游地品牌和形象,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问卷调查法,并借助SPSS统计软件,分析九华山风景区国内游客满意度.结果显示,宗教氛围是游客对九华山风景区旅游期望最重要的因素.九华山风景区游客总体满意度和游客忠诚度分值较高(分别为3.81和3.87分),游客重游率高.游客对价格敏感,住宿卫生条件和旅游商品质量是亟待提高的满意度因子;门票价格、餐饮特色和价格、住宿价格、娱乐项目、索道价格、旅游商品种类和购物环境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潜在因子.  相似文献   

7.
居民是旅游地发展最重要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其满意度直接影响游客满意度和对旅游地的支持度,最终影响旅游地的持续发展。运用SPSS16.0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影响韶山市居民满意度的6项公因子,按其对满意度效应排名依次为:正面影响感知、负面影响感知、归属感和环保、旅游获益及利益分配、态度支持、行为支持。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总体满意度上,韶山居民在正面影响感知、归属感和环保、行为支持上持满意态度,对其他公因子则保持中立(其中旅游获益及利益分配的评价偏低)。居民在年龄、居住地、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接触游客频率、接触旅游设施频率上差异显著,而在性别、出生地、居住时间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旅游季节性是旅游活动的固有特征,通常是以年为周期重复发生的现象.旅游季节性波动对旅游地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子系统及游客感知效果都会产生巨大影响.长期以来,旅游季节性一直是旅游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问题之一,并对其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文章从旅游季节性的定义、成因、测度、表现形式以及旅游季节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等四个方面对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评论.  相似文献   

9.
《莆田学院学报》2017,(3):24-30
以携程网、Trip Advisor等相关旅游网站有关妈祖文化旅游地湄洲岛的1374条游客短评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方法,利用ROST Content-Mining软件对收集的文本进行数据分析,提取高频特征词并进行两两共现和语义分析,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对应分析的变量,进而深入分析湄洲岛作为妈祖旅游地的旅游目的地形象(TDI)感知的特征和评价。结果表明:妈祖文化、优美的海岛风光和丰富的体验是游客TDI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文化和海岛旅游是妈祖旅游地的核心吸引物;湄洲岛游客的TDI层次感知包括:空间位置形象认知、旅游地类型认知和旅游地地方性认知;湄洲岛游客的TDI负面感知因素分为景观、设施、服务和安全感知4个主类目。据此,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旅游地形象设计的地点观建构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Place)是一个充满经济社会文化意义的空间,人们日常生活行为承载的地点也称为场所,地点理论从人的认知角度来认识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旅游地是一个具有多重行为(经济与文化)意义的空间,旅游地的地方特性彰显出游客对旅游地的地方感;人对地点特性(文化和景观的差异性)感知基础上,建构出了对旅游地的感知形象.本研究试图从人本主义空间观-地点理论研究的视角出发,以人对地点的认知规律切入,探讨旅游地形象设计的空间"地点观"建构原理.  相似文献   

11.
乡村资源的吸引力和环境条件是影响游客进行乡村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因素。选取游客的感知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乡村旅游地的定量评价模型,并运用游客打分法对珠三角13处乡村旅游地进行等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仍处于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阶段,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努力改善乡村旅游地的环境条件是这些景点实现自我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高铁对节点城市旅游流的影响、对城市群内部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对旅游地客源市场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展开述评,认为在高铁旅游业态下研究高铁如何影响节点城市休闲旅游空间格局,构建区域旅游产业新格局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命题.而重新审视高铁网络时代旅游地的客源市场结构,研究高铁网络时代旅游地的客源市场结构特征与传统的差异将成为高铁区域旅游研究新命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张魏 《考试周刊》2008,(15):239-240
旅游地是否能够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地景观的规划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旅游地景观规划设计,必定能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吸引大量的游客,从而促进旅游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旅游地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陆书 《昆明大学学报》2014,(3):49-52,89
旅游地意象是驱动游客忠诚的关键变量。文章以来杭州的台湾游客为研究样本,提出旅游地意象各维度对游客满意与游客忠诚的研究假设,并运用结构方程法,探究旅游地意象各维度对游客满意与游客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旅游地意象各维度对游客忠诚存在不同的具体影响;旅游地意象各维度对游客满意与游客忠诚各维度存在不同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5.
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规律的学科群。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以及学科中与研究人类直接有关的部分。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学。它运用行为科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包括研究组织中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和组织行为。其最终目的旨在达到对人的行为的良性控制和引导,以期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取得最好的工作效益。可是,如何才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旅游行为问题看生态旅游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生态旅游的大众化和大众旅游的生态化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旅游业主体的旅游行为对生态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旅游业主体的行为表现出与生态旅游不相适应的方面,游客破坏景区景观、政府的经济短视行为、旅游地居民的不欢迎态度等,这些给生态旅游带来不利的影响。要规范生态旅游行为,首先要关注生态旅游意识的培养,从构建生态旅游意识培养体系、拓展生态旅游意识培养途径等方面加强对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地方政府和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生态旅游意识培养,以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习惯和行为,促进生态旅游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始祖旅游的网络舆情的定量研究,能更好地指导始祖旅游地的建设和管理决策。文章选取炎帝陵、黄帝陵和舜帝陵景区这三个广被认可的始祖旅游地,通过整理网络文本,提炼出高频词汇,析出游客对其各项内容的评价。总结出旅游者对始祖旅游总体评价较高;对始祖旅游地的自然风景较满意;始祖旅游地承载着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休闲等功能;始祖旅游地文化旅游开发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结论。因此,始祖旅游地需塑造独特体验、建设经典品牌,深挖人文内涵、丰富旅游精品,开发研学旅游、扩展旅游市场,整合宣传资源、构建营销系统,实现景区合作、提升旅游效益。  相似文献   

18.
《大连大学学报》2016,(4):134-138
中国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旅游也日益受到大家的追捧,对国内民族地区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文中以松原查干湖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知名旅游网站和个人博客中有关松原查干湖的游记、攻略,进行网络内容分析,总结出吉林省松原查干湖民族旅游地形象的发展主题形象。应用ROSTCM6软件提炼出该景区旅游形象的60个高频特征词、形成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图,以探索游客对查干湖民族旅游地形象的感知,为民族旅游地产业发展和形象塑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地是以乡村的环境、景观和生活为核心吸引物的,对于游客感知而言,乡愁体验构成主要的旅游动机和满意度成因。把安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宣城市的泾县桃花潭古镇作为研究案例地,对古镇游客的旅游感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其乡愁体验。研究表明,桃花潭古镇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乡愁体验的物质动因和精神动因,特别是游客参与乡情和乡俗活动显著影响其乡愁体验的满意度。并提出提升乡愁旅游地乡愁景观建设、民俗活动设计和游客居民交流等游客乡愁体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游客满意度是衡量旅游体验的主要标准,也是旅游地客源市场条件优劣的重要反映。文章以平潭岛为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对平潭岛游客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游客对平潭岛的满意度总体较高;其中,半洋生态旅游板块的游客满意度最高;城市休闲旅游板块游客满意度位居第二;坛南湾度假旅游板块和幸福洋乐活旅游板块游客满意度一般,在服务质量方面有待提高,在旅游地总体印象上还需进一步改造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