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秀婷 《高中生》2012,(15):58-59
2011年12月27日起,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在我国及周边部分地区试运行,这也意味着我国正式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有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目前由10颗导航卫星组成,在2007年到2011年底陆  相似文献   

2.
2011年12月27日,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了试运行,这是继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由一个国家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3.
据新华社西昌4月10日电:2011年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本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  相似文献   

4.
2012年12月27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始向亚太地区提供定位数据,预计2020年可涵盖全球各个区域。“北斗”的定位是军民两用,其军事用途也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5.
《科技文萃》2013,(8):80-81
北斗卫星手表是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卫星授时手表,该表是世界上仅有的三种卫星授时手表之一。北斗卫星手表从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获取时间信号,是唯一一种与GPS之外导航系统联动的卫星手表。北斗卫星手表授时精度高、功能全面,是我国军方唯一认证的军表。在本届深圳钟表展上,我们采访了北斗卫星手表的总工程师与运营总监,向各位读者展现一个更为全面的北斗卫星手表。  相似文献   

6.
提升军力     
《初中生必读》2013,(5):7-7
经数年努力,如今,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天眼”——“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的定位是军民两用,其军事用途尤其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7.
析滑坡远程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远程监测系统大致可分为“野外信号采集及发送系统”,“北斗双星系统”和“地质灾害监控管理中心”3大部分。其工作流程是:由野外信号采集系统采集野外的特征地质数据。经发送系统发送至北斗卫星,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通信功能将数据发送至地质灾害监控管理中心,由监控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北斗系统向野外系统发送反馈信息及控制指令。其中“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定位系统,在监测系统中承担传输数据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在2008年左右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并进行系统组网和试验,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此前,我国先后于2000年10月31日、12月21日和2003年5月25日成功发射三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第一代系统).该系统运行至今工作稳定、状态良好.这个系统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报文和 GPS 广域差分功能,并已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  相似文献   

9.
目前正在运行的卫星系统有美国的GPS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洲正在实施“伽利略”计划,部署新一代定位卫星,我国是伽利略计划的参与之一。我国还研制了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北斗导航系统。该系统的三颗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期1a、1b及1c已分别在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以及2003年5月25日发射升空,升统已经于2001年底开通运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万花筒     
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功升空2000年12月21日0时2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它与今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个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必读》2013,(7):8-8
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久前正式提供区域服务,范围覆盖包括我国及周边地区在内的亚太部分地区。至此,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北斗“三步走”战略,已经实现“第二步”目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2019年12月16日第52、53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早在2018年北斗三号就完成35颗卫星组网并向全球提供服务。跟芯片一样,我国导航定位系统此前也是处于被别人卡脖子的状态,导航定位系统此前基本被美国的GPS垄断,北斗导航系统的成功运行是我国自主可控领域的重要突破,打破了GPS系统垄断局面,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卫星导航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相似文献   

13.
《少年科学》2013,(10):8-10
嗨!我是“北斗”,可不是那个像勺子模样的北斗七星,而是由多颗人造卫星组成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哦!如果还不熟悉我的话,大家先来看一下我的简历吧。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升空!这意味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部署至此全面完成。我国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从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到今年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升空,历时26年的艰辛建设,  相似文献   

15.
王志耀 《物理教师》2004,25(1):17-17,20
北京时间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它与前两颗“北斗一号”工作星组成了完善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确保全天候、全天时为用户确定其所在的地理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并提供卫星导航服务.对我国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借助于高中物理知识,我们可  相似文献   

16.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正在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空间端(卫星)、地面端(中心控制系统)和用户端(导航定位仪)三部分组成,预计2020年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相似文献   

17.
2020年6月23日,随着最后一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闪耀于天际的一颗颗北斗导航卫星,带着我的思绪穿越时空,回到曾为之奋斗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把卫星"眼睛"张开空间卫星上承载有多个空间载荷,其中天线是卫星最为关键的载荷之一,它承载着卫星在轨与地面基站进行通讯和数据传输的重要任务,是卫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随着现代空间任务的不断发展,卫星天线的口径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GALILEO)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自2011年12月27日提供试运行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意味着北斗"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完成,也意味着由我国自主研制、独立建成的卫星导航系统迈入了服务全球的新时代。在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本刊记者就北斗发展历程、应用现状和北斗精神等问题,专访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0月31日凌晨0时2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是我国自行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领域迈进了世界先进行列.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之自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