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针对国内某地铁头车车体,应用Hypermesh及ANSYS软件建立了地铁车辆车体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借鉴国内的地铁车辆技术标准,根据地铁地铁头车车体受力分析和危险程度,进行了地铁头车车体的刚度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地铁车辆纵向6人悬挂式客室车座椅为研究对象,应用ANSYSWorkbench13.0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地铁车辆车体与两根支架支撑的客室车座椅结构,以及车体与三根支架支撑的客室车座椅结构,建立座椅强度结构性能分析的有限元模型,找出理论上客室车座椅的薄弱点,并对两种情况下客室车座椅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车体材料决定了车体的结构形式、车体的制造与维护费用,是城轨车辆在采购和运用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城轨车辆车体材料发展中出现的碳钢(耐候钢)、不锈钢和铝合金,论述了车体材料的选择依据,对城轨车辆的采购和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轨道式悬臂吊车的车体结构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NFX进行建模,依据相关规范从三种工况进行了力学分析,并给出了结果。建议挂运状态前加强制动系统的检查,并将该车置于运输车辆的末端,同时加强车体中梁和车钩连接装置周期性的焊缝检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城铁铝合金A型车牵引梁车体工艺,着重介绍了其新结构工艺规程、主要控制项点及控制方法等,对城铁铝合金A型车牵引梁在本工序及下工序中尺寸的保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两轮自平衡车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能够应用于多种应用场合,尤其在民用代步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研究其平衡特性与运动特性,国内外学者已进行广泛研究。2001年,美国发明家迪恩卡曼发明了全球首款较为成熟的自平衡车Segway。目前,高性能控制芯片结合传感器与控制算法控制平衡车的技术已日趋完善,本文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设计两轮自平衡车方案的整体策略。系统模型的搭建平衡原理平衡车实现平衡的方法与倒立摆模型相似,若车体垂直车轮保持静止状态S时,车体可保持直立;假设车体向一方倾斜,需使车轮向车体倾斜的方向运动,通过控制车轮的运动抵消车体倾斜的趋势,可使车体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城轨车辆铝合金车体底架边梁型材、地板型材结构,提出了截断塞门安装位置在横向上远离车体中心的两种底架开孔方案,并进行了工艺分析.运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两种方案的车体结构进行静强度及垂向变形量分析.工艺分析与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底架边梁台阶开孔方案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跨座式单轨车辆车体结构设计的研究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动态非线性有限元仿真技术,建立了跨坐式单轨车辆车体精确的CAD结构模型,并导入相应的CAE软件中,对单元优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按要求对网格单元进行了检查,最终完成了跨坐式单轨车辆的车体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轨道客车不锈钢车体的特点与分类进行阐述,进一步从铁路客车不锈钢车体制造与城轨客车不锈钢车体制造这两方面入手,对轨道客车不锈钢车体焊接工艺与设备进行分析,对焊接工艺形成一个系统认知,从而为轨道客车不锈钢车体焊接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各个城市都纷纷规划、修建地铁线路,地铁的方便、快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好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主要采用不锈钢和铝合金材料。本文对这两种车体的结构、材料、制造工艺及外观质量等进行比较,希望对城市轨道交通车体的选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车-车碰撞事故,本文基于现场的车辆停止位置、角度、碰撞后轨迹、车体碰撞位置等现场可勘测信息,对侧面碰撞中一次碰撞的碰撞前速度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应用能量守恒法,结合动量定理,计算机仿真,建立道路交通事故侧面碰撞速度计算模型,并引入能量方法的不确定度理论对碰撞车速的最佳取值范围进行求解,根据实际事故测量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算,得到的变形能及车辆碰撞速度在数值上与其他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具有良好的便利性及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半挂车在运行过程中,筒体容易上下振动和左右摆动。支撑管是支撑和固定内筒的核心结构。利用ANSYS软件对支撑管建立有限元模型,然后仿真三种典型工况,即半挂车静止、急刹车、急转弯情况下支撑管的受载情况。通过求解,得出支撑管上的等效应力分布状况及危险位置,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企业某型汽车液压减振器,结合力学理论建立了减振器各工况下的阻尼特性数学模型。利用MATLAB下的Simulink模块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在与试验实测数据的对比中分析得出了阻尼阀截面积、活塞杆面积、活塞面积等减振器关键参数对减振器阻尼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利用ADINA软件建立减振器液固有限元模型及求解分析,得出了液压减振器复原阻尼力-速度特性,为减振器的阻尼特性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Y341型注水封隔器工作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利用自主开发的Y341型封隔器仿真分析和设计软件,配合Pro/Engineer软件,对该封隔器进行了静力学分析,获得了关键零部件在极限工况下的受力状况及应力分布。并据此进行结构改进,逐一优化,改善了零部件的应力集中现象,提高了Y341型封隔器的整体性能指标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9,(7)
焊接制造的工艺水平的提高,对我国轨道车辆生产加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不锈钢车体和转向架结构焊接制造工艺现状,探讨了各类轨道车辆焊接制造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能为我国轨道车辆行业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碰撞传感器安装位置的共振特性对安全气囊系统的碰撞标定存在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对某车型的正面碰撞传感器固定支架进行结构优化,应用Hypermesh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通过Nastran求解器进行了动刚度分析,最终在实车上通过了测试验证,顺利解决了该车型因正碰传感器安装位置存在共振而导致安全气囊系统无法进行正常标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日前,经过十余天的试验,由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称株机公司)独立设计、独立制造、独立试验的上海地铁1号线102#列车升级改造项目CI车车体;在该公司通过了车体静强度等试验考核,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这标志着该公司研制的国内首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A型地铁铝合金车体宣告成功,开创国内同行业先河。  相似文献   

18.
目前轨道交通车体材料主要选用不锈钢和铝合金材料,出于对车体材料、结构以及成本等因素的考虑,传统焊接工艺(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电阻点焊)和先进焊接工艺(搅拌摩擦焊、激光焊)同时应用于车体不同部位的焊接。先进焊接工艺具有各种优势,相信未来会得到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甘达淅 《大众科技》2012,14(3):129-131
为研究电动汽车的电池和整车的动力性能,建立了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电机及整车的力学和数学模型,基于ADVISOR软件建立了车辆、电池、电机和整车的仿真模型。根据整车设计技术参数进行车辆行驶性能仿真,选取CYC_ECE循环工况,得出了速度和SOC值变化的仿真结果。与实车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建立的模型是合理,动力系统设计可行。  相似文献   

20.
正四驱车是一款普通的玩具,但其中却蕴含着许多物理原理。最让我着迷的是四驱车中的一组齿轮。为何不让马达直接驱动轮子?我按照设想做了一个与原车体质量相同的模型。通电后,车没动,我提起车,轮子却转了。我想一定是车体质量过大,惯性大,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也大,所以无法前行。为什么增加两个齿轮的原车就可以跑起来?仔细观察这两个齿轮,与其他齿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