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张备玲 《山东教育》2004,(30):44-47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无不深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培养教育空前重视。有的父母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包揽一切;有的父母很早就教孩子写字、计算;有的父母强制孩子去弹琴、绘画……父母们为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和智力开发绞尽脑汁,却忽视了孩子创新个性的培养,而这一点,我认为是家庭教育中最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奇迹     
孩子再有一年就要参加高考了。而医生告诉孩子的母亲,她得了绝症,并且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相似文献   

3.
于新香 《山东教育》2004,(30):39-39
朋友去美国多年,她的父母去看她,在那儿住了10个月,回来后谈了很多.因为都是教师,自然最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姥姥、姥爷在美10个月,总共去丁孩子所在的幼儿园三次。第一次是刚到后的第二周,老师听孩子说姥姥、姥爷来了,所以邀请到学校见个面,问候一声,并带老人参观了学校,介绍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教育制度背后隐含着社会的孩子观:孩子是什么、应该成为什么,这些观念决定或影响着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如果教育出问题,原因或是人们的孩子观与社会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或是制度本身偏离了人们的孩子观。 近代以来,在中国居支配地位的孩子观经历了一个从“家族本位”到“民族国家本位”再到“家庭—民族国家本位”的演变过程,近代教育制度也在这种观念脉络中建立并演变。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办教育》2004,(9):60-61
我们常常低估孩子自我观察与学习的能力,因而经常为孩子的出人意料的聪明举动感到惊讶,但在我们的家长赞叹自己的孩子聪明的同时,仍不能打破成见.以客观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智慧,而是沉醉于自己的导师地位,凡是在自己以为有一些知识的领域,对孩子的观点大加鞭挞.横加修改,一定要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才解释为正确,哪里知道我们的孩子聪明得很,尤其由于没有被既定的理论与观点“点拔”过,他们思路开阔,常对事物有惊人的理解与洞察力,有时显示出比我们成年人高明得多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杨静 《陕西教育》2005,(1):57-57
海伦是澳大利亚悉尼EF国际学校的老师,她有两个可爱的孩子,12岁的汤姆和8岁的艾里克斯,都在当地的公立学校上学。海伦认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喜欢教育本身,让他们认为受教育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7.
王健 《职业技术》2007,(2):125-126
我国的钢琴教育进展迅猛,大量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钢琴,不论以后是否以演奏家为职业,或是以钢琴教师为职业,都是在专业的教育下成长的,这样很好,但反面又导致中国学钢琴的孩子都是“任其发展”的,学成什么样子就做什么工作,这样往往在演奏或教学这两个方向上都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所以本文针对钢琴教育上不分类的教育模式现状,以精英型和大众型教育角度来探讨钢琴教学模式的分类。  相似文献   

8.
赵娜 《教书育人》2004,(12):4-4
目前一些畅销书竞相树立“教育模特”,家长们竞相模仿,盼望着也能拷贝一个“哈佛女孩”。据说,这类书籍很受欢迎。如今的家长都比较重视教育,有好的复习资料、成功的教育模式,家长会想方设法花钱。所以,“教育模特”的成功示范性无疑让困惑的他们找到了救星和万能钥匙,有人甚至不顾实际情况使劲搬来套用在自己孩子身上。这样的“好心”其实已经成为形而上学的教育枷锁,只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耿薇 《山东教育》2005,(12):4-5
人们面对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不知所措,幼儿、家长双休日奔波于各种兴趣班之间,面对孩子的抱怨家长也无奈:“如果不给孩子上兴趣班,那能干什么?双休日两天玩了也是白白浪费时间。”面对闲暇时间的增多,家长们不知该如何更合理地安排。本文试图从闲暇的含义人手,来探讨幼儿闲暇教育的重要性及幼儿园闲暇教育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利君 《教书育人》2001,(24):16-17
引言时下,有关独生子女教育的文章有很多,其中绝大部分文章都有这样一种观点,独生子女往往会被娇坏、惯坏、宠坏。独生子女自私,独生子女难以与人相处……这些小皇帝整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为什么在中日夏令营中,日本的孩子能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动手穿衣做饭,而中国的孩子只能带一些现成的食物,为什么美国的孩能自己想办法扣上后背带扣子的衣服,而中国的孩子却要依靠父母呢?笔者认为:独生子女良好品质或不良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由于父母的教育模式所造成,因此,改变父母的教育观,通过家庭对独生子女做意志品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熊丙奇 《教育》2012,(7):10-10
无论去欧美,还是去澳大利亚考察,都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故事:某个大学教授的孩子,居然在当面包师,做手工艺。教授说起自己孩子的职业,充满自豪,根本没有国人的难为情。这令考察的中国人感慨万千。感慨归感慨,但回到现实,经常出现在中国家长嘴里教育孩子的话语是,你不好好学习,今后就去“扫大街”“做清洁工”“端盘子”之类。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2.
语文就是识字阅读、理解和写作。如何学习语文,似无章法可循。笔者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自省自悟,探索了“基本学习思路训练——自定作业——走上讲台——百字作文”四步模式训练法,注重学生兴趣的呵护,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化书本有形的知识在无形的生活,将“有招”的模式的训练为生活“无招”的体验,还孩子自由的天空,放飞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黄宏 《教育现代化》2005,(11):24-24
曾有这样一篇报道:为了孩子不受欺负,父亲竟然把孩子训练成“恶人”!结果纵子成“魔鬼”后,荒唐的父爱毁了子亦毁了己……  相似文献   

14.
孩子,我和你已经其同生活了七年时间。每一天,我们在一起,享受着生活中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高考热度的不断升温,职业中专教育渐入低谷。职业教育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源质量严重下滑的局面:多数学生都是中考落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这些孩子进入中专校门之前在学习上就已经经受了挫折,失败。有的甚至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假如我们的中专教育仍然采用通过分数看人的教育模式,则无疑对这些孩子又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6.
主题教育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结构模式,它是指孩子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导的一种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孩子自主、自助、自信,最大程度地受到老师的尊重,受到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柯云路 《教育》2007,(2S):50-51
现代教育的实践表明,孩子的情商建设和道德建设,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人经常会陷于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这与我国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教育,很少给孩子想象的空间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9.
古人语:棍棒下出孝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如此的家庭教育模式好像已经逐步被社会所淘汰,也被我们的家长所遗忘。面对如今众多的独生子女,如今家中的“小皇帝”,刁钻、任性、不服管教等恶习在我们有些孩子身上暴露无遗,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孩子的健康发展。面对着众多的陋习,而如今我们传统的说教教育显得苍白无力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白春林 《家教指南》2003,(10):58-59
据美国《佛罗里达晚报》报道,前不久当地一对夫妇控告一家托儿所,因为他们教会了这对夫妇的孩子认识了字母“0”。这对夫妇强调,在以前,他们的孩子可以把“0”想象成苹果、乒乓球等任何圆的东西。而当孩子认识了“0”之后,孩子就固定地认识了这么一个字母,再也没有了对“0”的想象。他们认为这严重地影响了孩子创造力的开发。对儿童的创造力,国外的父母异常重视。许多儿童从小就在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下学习。成绩不会被当做衡量学习成绩好坏的惟一标准,这为孩子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许多父母鼓励孩子去创造、去发明,而不是让孩子沿着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