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特别 2020 年新冠病毒爆发后,所有院校、教师都意识到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在互联网+背景下,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信息素养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当前的教学活动虽没有要求教师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开展,但是信息素养是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与素养,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网上教学平台是基于互联网实现网上教学的必要条件。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必要开展网络平台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可以提高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对该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是教育管理者提高管理质量的目标,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专业态度、专业意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其中教师的专业能力指教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教学与反思的能力,包括教学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现在常见的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方法主要有:师徒结对子、读书、写反思、继续教育、上级部门专项专题培训等。观其效果,有的方式(如师徒结对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与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当今"互联网+"时代高校传统思政课面临的冲击与挑战,探讨了高校思政课教师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引导教师采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教学方式,提升人文素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从而开辟一条适应时代潮流的新型专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数据素养是"互联网+"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它可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力地提升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促使其专业发展范式的转变。教师数据素养由数据管理意识、数据选择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应用能力和数据伦理道德构成,其培养和发展需要学校改进教师评价方式,倡导基于数据的教学改革;优化学校数据管理环境,建立校本数据资源库;建设教师数据素养发展共同体,搭建同侪资源分享平台;开展专项培训学习活动,提升教师的数据处理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的核心要素主要是信息态度素养、信息技术素养、虚拟思维素养、信息选择素养、立体交互素养、智能创新素养等。研究互联网+模式下学习素养的核心要素对找到网络条件下学生学习素养的培育途径有现实意义,特别是针对学习者学习能力培育目标,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功能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互联网+模式下学习素养要注重当前学习者学习能力结构研究、学习素养内部各要素关系研究、学习素养培育途径研究,运用好政策研究和比较分析法,把握研究的内在逻辑,创设良好的研究环境。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环境下能够实现信息的高效连通和交互,研究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即时评价与反馈,让教师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实施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新的教学评价强调的是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选择一个答案。互联网技术在教学评价发展中起到了扩大评价范围、拥有更多评价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互联网+课堂"背景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需要教师关注教学情境、具有一定的时间与经验、自动化水平高、具有创造性的处理问题的能力、需要站在学科教学目标的高度设计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过程.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专业素质尤其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教师只有提高教学能力、提升专业素养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实施新课程.研究教师教学能力内涵、构成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路径等内容对于促进教师教育改革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开展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一项基于石家庄铁道大学非英语专业部分教师和学生反思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行动研究,可以看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课件制作和使用的科学性、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的开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英语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以及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保庭春 《考试周刊》2013,(19):127-127
地理新课程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