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这个题目中的“机”和“巧”如果不加引号,报道员朋友很可能会大吃一惊,甚至误以为我是个“教唆犯”。其实不然。报道员要善于投“机”取“巧”,实际上是当年一个新闻前辈对我的精心点拨.也是我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来不断提高稿件见报率的一个诀窍。  相似文献   

2.
新闻言论写作贵在新,具体来说大体有四个方面:提出的问题要新鲜,选取的角度要新奇,表述的语言要新颖,拟定的题目要新巧。提出的问题要新鲜。新闻评论是感应的神经,即使是著名言论也要求议论“人人心中都有,人人笔下皆无”的问题,也就是要敢开第一“腔”。作者必须抓住新近出现的、带有普遍性、别人还没有议论的问题进行评说。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作者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多看、多转、多思考。我在多看方面采取坚持每天“三个半小时”的做法,即早上听半小时广播电台新闻、中午读半小时报刊、晚上看半小时《新闻联播》,…  相似文献   

3.
我的体会是,要写好通讯。需在“特、巧、情、理”上下功夫。 经营“土特产”,巧开“百宝箱” 先说“特”。所谓“特”,就是“奇特”、“独特”。首先是选题要“特”。对于驻地记者来说,选题要有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4.
“画龙必须巧点睛。”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而在实际采访中,却常常为没有看到“龙睛”而无法“巧点”。去年5月中旬,获悉我县张新乡农民企业家李家龙将一个濒临垮台的油脂厂闹腾得十分热火,我立即赶去采访,但已晚了三春。我的两名同好捷足先登,在《荆州报》上发了消息,我只得搁笔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感慨。此行来放“马后炮”能否挖掘新“泉”?是不是可以图省事,不去现场观察了解第一手材料,以已发稿件为参照物,在  相似文献   

5.
1986年我开始学写新闻稿件,通过刻苦地练笔,写作能力逐渐提高,有了一些粗浅体会。一、精制标题。精采的标题能立即吸引住编辑、读者,所以,我对每篇文章的标题制作都力求新、奇、巧。《闽东报》去年在“经济杂谈”专栏采用我写的《“黑心秤”该寿终正寝了》,《中国汽车报》去年在“司机之友”专栏采用我写的《“护车符”岂能保平安》,这两文的标题编辑都未改动。这都是我吃透新闻事实,找准主题,精心做标题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今年“两会”推出了两位新发言人:李肇星和赵启正。巧合的是,两人都出生于1940年,此前谈都有丰富的发言人经历,此次双双“重操旧业”,“铁齿钢牙”巧答记者,令本次“两会”的前两场新闻发布会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7.
我有个朋友是厨师,每当我们一块闲唠时,他总是说一通厨师是如何巧用料、节约用料来做菜的。听了这位朋友的话,我就琢磨:我们干新闻这行的,也应该做到“料”尽其用。这几年,我做过一番尝试: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百艺好学,一巧难得。”文章千般,法路不一。但一篇叫得响、对人有启发的新闻,却都与它的“点子”好关系很大。我体会到,点子就是“立意”。搞新闻工作就应点子多、点子新。我自己开始搞新闻报道的一段时间内,在采访时头脑里跳不、出好点子,常常是两种情况:一是到了现场,如同进了“仙山”,看到遍地都是宝,而失去了选择的能力,事不分巨细,“材”不问新旧,连包带揽;二是到了采访的单位身在宝山不识宝,这也看不上,那也瞧不起,采访到结束却从“宝山空手归”。自己总结了经验教训,虚心向别人学习,在抓点子上才有了一些收获。  相似文献   

9.
通讯是新闻报道的常备品种。作为驻地记者,我的是,要写好通讯,需在“特、巧、情、理”上下工夫,概来说就是:精心经营“土特产”,情理交融文自远。经营“土特产”巧开“百宝箱”记者要善于写“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闻,这话,但我认为得再加一句,还要写“人优我特”的作所谓“特”,就是“奇特”、“独特”。发展经济,人们强善于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依托资源的特色产业。我们做文章、写通讯,何尝不应?如果常写“人有我有,人云亦云”的东西,尽卖些货”,那编辑和读者肯定望而生厌,你的“产品”即肯定会滞销积压。作品只有独具…  相似文献   

10.
我是1990年开始学着写小消息、小言论、小杂文的。根据自己近几年的写作实践,谈谈提高中稿率的问题。 一是找“窍门”。找“窍门”就是选好文章的主题。有些问题粗看没有什么新意,但从另一个侧面入手,就可以使要写的内容翻“新”。1990年,国务院第二次在全国范围内清理企业“三角债”,我就在“第二次”上寻找“新”的突破口,当时我想:既然再次清理“三角债”,就说明清理三角债有个“前清后欠”的问题,若不解决这个问题,“三角债”就会永远清理不完。我就撰写了题为《“清欠”要防“前  相似文献   

11.
高旭 《记者摇篮》2006,(10):26-27
眼下新闻媒体如雨后春笋,竞争激烈。一旦发生新闻事件,各路记者蜂拥而至。因此在新闻报道上,除各家新闻单位各自策划的新闻外,很难再有独家新闻。那么记者如何能在这种“公众新闻”中,技高一筹,采写出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特的新闻报道呢?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无意”的采访中做个“有心”之人。那么如何做个“有心”之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新闻敏感性。大家都知道,新闻敏感性是指新闻工作者敏锐地发现新闻和对新闻所具有的价值迅速做出判断的能力。有了新闻敏感,就能敏锐地发现并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最有新闻价值之处,…  相似文献   

12.
我热爱党的新闻事业,已从事业余新闻写作40多年了。实践经验告诉我,写新闻稿要做到“准、新、快、全、多”。这是我多年来遵循的写稿原则。一是准。就是每篇稿件立意要准。要和党的宣传口径吻合,符合党的现行路线、方针和政策。报纸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报道中心,只有把握这个中心,采写的稿子才能切中要点,发稿命中率才会高。二是新。即报道内容要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能人云亦云,那样写出的稿件就会枯燥乏味,没有新意。只有写出人人心中想,别人笔下无的稿件来,才会产生较好的宣传效果。这个“新”还包含写稿者的超前意识,即两眼紧盯上…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新闻写作“无米难为炊”.这强调的是必须深入采访,占有大量第一手材料,“用事实说话” 才能把新闻写好.从另一方面说,有了“米”则应巧为“炊”.编辑工作中,我发现有的同志好不容易抓到一些有新闻价值的事,却不知怎样来表达;有的不注意往深处挖掘材料的新意,不注意选择吸引人的角度,稿子难以采用.“医治”这类毛病,我以为:一是巧选“切入口”.开头开得巧,等于进入文章之“门”.进了春天的大门,还愁观赏不到万紫千红的迷人景色么!  相似文献   

14.
端午节吃粽子之后,觉得今年的粽子和去年实在也没有什么两样,于是颇感你我凡夫俗子生活平平。而从农历五月初六的一家报纸上,却看到了令我好奇的新闻:《巩俐巧吃粽子》。吃粽子谁不会吃?但做到“巧”吃就非人人可为了。原来巩俐的“巧吃”,是“谨守少量的原则,同时偏爱紫米或各色杂粮包的杂粮粽”,这样作的好处是“吃杂粮粽一来可以应景解馋,再则也不违健康原则”。感谢该文作者,如此敏锐的‘新闻嗅觉”,为我0:]?IS%tlt了这么“重要”而‘有趣”的新闻,还要感谢作者如此快捷的新闻速度,巩小姐初五刚和丈夫在新力出皮巧吃…  相似文献   

15.
小吴同志:你要我谈谈新闻的“新”字,什么叫新?如何求新?如何求到新?这是个很大的题目,也是个很重要的题目。新闻,首先是个时间上的概念,就是要写最近发生的事情。当记者的,没有时间观念,一篇稿子磨半年,磨出来已是“沉舟侧畔千帆过”了,哪里还有新闻价值。当然,在这方面目前尚有许多不能尽如人意处。报纸上的旧闻甚多,“三中全会以来”、“去年以  相似文献   

16.
老新闻工作者张友鸾曾把标题艺术分为“技”和“巧”。他认为“技”可以传授,而“巧夺天工”则要自己努力钻研。一些别出心裁的标题一般都显示出作者的机警和才智。一、弄拙成“巧”:《冬天里的“夏天”》《到森林里“游泳”  相似文献   

17.
崔孟良 《大观周刊》2011,(34):201-201
搞好课堂设计,提高数学复习质量,是每个初三数学老师都在追求的愿想。什么样的课堂设计才新颖,什么样的课堂设计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认为要做到“新”、“巧”、“深”、“活”。  相似文献   

18.
去年底,我和王超群共同采写的《“两伊”杜康大(?)记略》,被评为我省和全国的好新闻,《新闻爱好者》约我谈点体会,这使我作了大难。老实说,这篇报道真有点“得来全不费功夫”,似没什么东西可说。当时,我们只是想到,新闻记者的眼睛,应该瞄着“新”这个目标,尽可能给读者拿点新的货色——立意要新,写法要新。这,不过是老生常谈。我和超群都生长在“杜康”的故乡,再加职业上关系,对它的历史和现状略知一二。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来自四川偏远山区的战士 ,父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靠育菜苗换几个钱维持家业 ,所以经济上总是捉襟见肘。父亲艰难地把我送进了高中的校门 ,但因家中“经济危机” ,第二年我被迫辍学。于是 ,我烧了书本 ,撕了作业 ,强迫自己承认这个事实。可是人不能“一条胡同走到黑” ,于是我决心在“失去”之后去寻找新的“拥有”。部队不同于学校 ,要训练、施工、站岗 ,学习文化全靠业余时间。星期天别人去“放松放松” ,我却“躲”在屋子里“啃”书。一年一度的军队院校招生开始了 ,我兴致勃勃地报了名。可是 ,档案里高中两年的残酷事实再一次让…  相似文献   

20.
当编辑、作记者的,尤其是“大编辑”、“大记者”,都会有人向你讨“点子,要“主意”。到下边采访,通讯员、新闻爱好者前呼后应、谦恭谨肃地向“老师”请教。就连我这个涉足新闻界刚几年的“小记者”外出,也总有那么几个通讯员“李老师长李老师短”的讨几个“点子”,提供点“线索”。回京后,“求教信”也“紧追不舍”。前不久,一位地市报的副总编、两鬓斑斑的老编辑竟然也来信,让我帮他想“点子”,以便为中央新闻单位写点稿子。尝过“为人师”的滋味,欣欣然、陶陶然过后,却又有些话,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作为“点子”提示,有时“一巧拨千钧”,能让通讯员的一篇作品见诸报端,甚至引起某种轰动。出“点子”,概而言之就是提示“新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