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锴 《生活教育》2013,(1):118-118
湛蓝的天空,让人心驰神往;清澈的河水,让人心情舒畅;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可以说,身处德国,时时处处都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因此,有人把德国称为“生态国度”。德国之所以获此美誉,与其从娃娃抓起的环保教育理念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
湛蓝的天空,让人心驰神往;清澈的河水,让人心情舒畅;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身处德国,时时处处都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因此,有人把德国称为"生态国度"。德国之所以获此美誉,与其从娃娃抓起的环保教育理念有很大关系。德国人把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作为一项社会重点工程来抓,制定出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教育方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好效果。德国建有400多家"环保幼儿园"。这些幼儿园  相似文献   

3.
有中学生来信询问:怎样使作文语言变得清新起来?问得好。人们都喜欢清新的东西:清新的空气,清新的风景,清新的气息……你看那清澈的流水,无色无味,却让人见了心生欢喜。它的好,不就是能给人清新之感吗?人阅读时,也都喜欢清新的语言。如果你的作文语言能变得清新起来,那魅力就大了,会让人耳目一新,精神一振,想不说好都不行。  相似文献   

4.
清新 《初中生》2002,(9):39-40
<小手>是一篇清新可人的散文,通篇洋溢着母爱的光辉,不经意间让人感到一丝"心灵颤动".  相似文献   

5.
在德国生活好几年,据我观察,德国人好像没有带孩子串门的习惯,更没有让孩子同客人同桌吃饭的规距。德国人在培育后代方面和我们中国人有不少不同的地方,从孩子出生那天起,他们就为孩子创造属于孩子的天地。我见到年轻的父母把幼儿放进水中,让孩子从小接触水、不怕水;把婴儿用小车推向户外,让孩子接受空气和阳光;当孩子渐渐长大学走路时,摔倒了,父母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节选自语言大师季羡林的散文《再返哥廷根》。这篇短文如同一朵清新的小花,课题好比富有内涵的格言,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情愫,心中总有涓涓细流在流淌。题眼"让",衬托出花景的奇丽,凸显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族的奇特。这单元的主题是异国风情。单元导读明确指出: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并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这篇课文的生字恰好都穿插在重点句段中,我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环环相扣中,字词教学凸显出整体性与艺术性。这个课题最能概括德国的风情特点,犹如一根线串起了教学的每个环节,使学生对德国风情有个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德国的小学教科书说打败拿破仑完全是德国人的力量;英国的小学教科书说打败拿破仑是英国人的力量。罗素主张把这两种小学教科书放到一块让孩子  相似文献   

8.
<正>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节选自语言大师季羡林的散文《再返哥廷根》。这篇短文如同一朵清新的小花,课题好比富有内涵的格言,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情愫,心中总有涓涓细流在流淌。题眼"让",衬托出花景的奇丽,凸显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族的奇特。这单元的主题是异国风情。单元导读明确指出: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并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这篇课文的生字恰好都穿插在重点句段中,我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环环相扣中,字词教学凸显出整体性与艺术性。这个课题最能概括德国的风情特点,犹如一根线串起了教学的每个环节,使学生对德国风情有个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虽然我去德国之前对德国知之甚少,可有两则关于德国人的笑话我却记忆甚深。一则是说,若是在大街上遗失一元钱,英国人决不惊慌,至多耸耸肩就依然很绅士地往前走去,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美国人则很可能唤来警察,报案之后留下电话,然后嚼着口香糖扬长而去;日本人一定很痛恨自己的粗心大意,回到家中反复检讨,决不让自己遗失第二次。惟独德国人与众  相似文献   

10.
乡村的清晨     
一个风光秀丽的夏日,我来到乡下姥姥家,天空是那么蔚蓝,空气是那么清新,让人感觉心情舒畅。  相似文献   

11.
曾听张中行先生说,英国的教材上讲拿破仑是被英国人打败的,德国的课本上则讲是被德国人打败的。有人问罗素,“让我们的孩子相信谁呢?”罗素答道:“让英国的孩子读德国的读本,让德国的孩子读英国的课本。什么时候大家不再轻易相信什么。教育就有成效了。”  相似文献   

12.
酸菜清新爽口,但其中的致癌物亚硝酸盐也一直让人担心。其实,腌制酸菜时放片维生素C,便可以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让酸菜吃起来更安全。  相似文献   

13.
《雷雨》是“看图学文”类课文。课文用精练形象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将雷雨前后繁多的景物及其变化勾勒得惟妙惟肖。雷雨前的压抑,让人不敢喘息;雷雨中风的急速,电的闪亮,雷的咆哮,雨的骤降,让人心潮起伏;雷雨后美丽的彩虹,清新的空气,声声的蛙鸣,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因此,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重语言积累和语感培养。  相似文献   

14.
王雪 《八小时以外》2014,(12):75-75
如果你对德国的印象是严肃而硬朗的,那么只能说你的了解有失偏颇,其实德国人也很活泼,甚至有些调皮。比如说,最近在朋友圈里,有人总结了一些德国人前卫而实用的生活用品小发明,这当中既有能够轻松让湿毛巾不再哭泣的毛巾干燥器,又有能让你看到打孔位置的透明打孔机,甚至还有不需要墨水和电力的太阳能随身便携式打印机。这些新奇却实用的发明除了透露出德国人的智慧,也多多少少地流露出了德国人些许的顽皮。  相似文献   

15.
德国文化     
啤酒中的德国德国有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优秀文化,莱茵河、多瑙河等多条河流从德国境内穿过,孕育了德国永久灿烂的文明。也许缘于德国良好的气候条件,酒在德国久负盛名,而啤酒在德国人的生活中,很早就是司空见惯之物。才华横溢的德国人,几百年前就别具匠心地举办啤酒节。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70年代初,西德总理勃兰特在波兰的犹太人陵墓前凭吊时,屈身下跪,那一跪让世界感动--刻板严谨的德国人依然是个伟大的民族。像德国人一样执著的日本人却有着另一面,他们学习了中华文化的坚毅、忠贞,却缺乏了善,他们吸纳了近代西方文化,却遗漏了基督教文化的爱。中国人对这个近邻,感情永远是复杂的--只有德国人能想到1944年冬季,盟军完成了对德国的合围,法西斯德国败亡在即。德国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食物短缺,燃料匮乏;由于德国地处中欧,冬  相似文献   

17.
学会环保     
上世纪90年代,笔者曾在德国做驻站记者,对德国,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其良好的环境和德国人自觉的环保意识。春日,在德国四处走走,满目山川尽染翠,一城人家皆有花,确实让人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18.
刘齐 《课外阅读》2007,(10):17-18
下午一点之前,游客的心态一直很愉快。他们不可能不愉快,神秘秀丽的喀纳斯湖足以让忧郁的人眉头舒展,让痰多的人肺部清新。这里是新疆最北部,国境线上的白云飘来飘去,分不出应该归谁所有。  相似文献   

19.
精彩的课堂生成犹如清新的梨花,让人耳目一新,驻足流连.但是,或限于既定的预设,或限于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或限于解决课堂的重难点,许多课堂生成常若昙花一现便立马枯萎消逝,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20.
<正>听闻德国人是最爱阅读的,百闻不如一见,在德国行走,时时处处让我感受到德国人对书籍的狂热。在德国出行,乘坐火车最实惠,德国的火车安静、整洁,虽然人多,但一点也不嘈杂,火车上几乎人手一本书,大家都沉浸在书香里,静静地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