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算机电路基础 (1 )》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课内学时 72 ,学分 4。为了便于同学们作好期末复习 ,本文按章节在对教学内容和复习要求作出小结的基础上 ,给出复习练习题供同学们复习参考。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和复习要求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一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内容有 :电路的组成 ,电路分析的概念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及参考方向 :直流电压、电流及功率 ,电路中的基本元件 :电阻、电容及电感 ,独立电源 ,基尔霍夫两个定律 ,电路等效的概念以及简单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等。(二 )教学要求掌握电流、…  相似文献   

2.
电感、电容元件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特性是《电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从换路定则和实验电路等不同角度阐述和验证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电容元件上电压电流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对电感、电容特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实训课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门独立的必修课。实训教学程序由课前预习、课内操作与辅导、课后作业三个环节组成。万用表是一种结构紧凑、电池驱动的数字万用表。可用来测量直流和交流电压;直流和交流电流;电阻、三极管以及二极管。电工实训内容包括基尔霍夫电压电流定律的验证,三相交流电动机起动控制电路检查。  相似文献   

4.
通过多年从事《电工基础》课的教学,发现学生普遍感到该课难学,尤其是电路分析的计算比较难。因此,根据《电》课特点及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认为《电》课教学中应贯彻以下几个原则: 一、抓“三基”教学原则 “三基”指的是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方法。 《电》课的基本概念主要有参考方向、电压、电流、功率、相量、有效值、相位、复阻抗、等效等。 基本定律两个: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即元件约束关系和互连约束关系。 基本方法三类:等效变换法、网络方程法、网络定理。 对“三基”,一方面要常抓不懈,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例如,参考方向的概念、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一开始就要讲清讲透,并使之成为贯穿《电》课教学全过程的一条基本线索。另一方面,可把“三基”内容编成口诀、图表,便  相似文献   

5.
1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1.1 电路基本概念 1.1.1 教学内容 本章是学习“计算机电路基础(1)(2)”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电路的组成,电路分析的概念,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直流电压、电流及功率,电路中的基本元件:电阻、电容及电感,独立电源,基尔霍夫两个定律,电路等效的概念以及简单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等。 1.1.2 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6.
直流电阻电路是最简单的一类电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电路,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一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将为进一步学习电路理论和后续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本人积几年辅导经验,对《电路分析》第一部分内容进行规纳总结,写成此辅导材料,希望能对九○级学员学习《电路分析》课程有所帮助.我们可以将整个电路分析课程的核心内容概括为“一个方向,两类约束,三个概念”.“一个方向”就是指参考方向;“两类约束”是指元件约束(元件的伏安关系)与结构约束(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三个概念”是指等效、化简和变换这三个概念.这种概括的原因是:第一,“一个方向,两类约束,三个概念”贯穿于全部电路分析课程的始终,每个章节,每一部分都  相似文献   

7.
《电工基础》课程中,求解复杂电路时,常常要对该电路有多少条支路、多少个节点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便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出节点电流定律和回路电压定律的有关方程式,最终计算出该电路的电流、电压。计算复杂电路时常会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初涉电路的学生难免出错。...  相似文献   

8.
王馨凝 《成才之路》2011,(22):73-73
电工学是一门较为基础的学科。基尔霍夫定律是电工学的基础也是电路计算的理论基础,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以导出其他一些有用的定理:例如网孔电流定理,回路电流定理,节点电压定理等等。这些定理给电路计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是电路分析和计算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1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1.1 电路基本概念1.1.1 教学内容本章是学习“计算机电路基础(1)(2)”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电路的组成,电路分析的概念,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直流电压、电流及功率,电路中的基本元件:电阻、电容及电感,独立电源,基尔霍夫两个定律,电路等效的概念以及简单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等。1.1.2 教学要求(1)掌握电流、电压、关联参考方向、功率的概念。(2)掌握公式 u=R×i(或 u=-R×i)和 P=u~2/R 及 P=i~2×R。(3)掌握电容 C 及电感 L 的伏安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
本课程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电工技术”,包括正弦交流电路和简单RC电路的过渡过程;第二部分“模拟电子电路”,包括模拟电路的基本知识及分析方法;第三部分“工程检测”,主要介绍机电系统运动参数和过程参数的测试中各种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本文将三个部分的教学内容,按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并按篇归纳,供同学们参考。1 正弦交流电路及RC电路的过渡过程 掌握: 正弦交流电三要素;有效值;电阻、电感和电容在交流电条件下的特性及阻抗、导纳的概念。 熟悉; (1)串联与并联谐振及谐振频率的计算;低通与高通电路的物理意义。 (2)用换路定律和三要素法计算一阶RC电路的过渡过程;时间常数的概念和计算。 了解: (1)正弦交流电路中功率的含义,如“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物理意义。 (2)微分和积分电路的条件;电路输入与输出电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电工技术是机电类的技术基础课 ,课程内容由电路与磁路、电工技术两大部分组成 ,期末考试中两部分各占 5 0 %。第一部分中 ,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和相量法、第三章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是重点。第二部分中 ,第八章电动机及其电力拖动、第十一章低压电器及电动机的继电接触器控制是重点。期末考试中 ,除了第十三章安全用电不要求外 ,各章均有试题 ,但重点内容题量多。1 基尔霍夫定律1 1 复习要点(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数学式 i=0。使用时先要确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再对电路中任意节点列写 i=0方程式 ,流出者为正、流入者为负。而计…  相似文献   

12.
沈雅芬 《当代电大》2003,(11):25-25
1 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1 1 教学内容电路的组成 ;电路分析的概念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及参考方向 :直流电压、电流及功率 ;电路中的基本元件 :电阻、电容及电感 ;独立电源 ;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 ;电路等效的概念以及简单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等。1 2 教学要求(1)掌握电流、电压、关联参考方向、功率的概念。(2 )掌握公式u =R×i(或u =-R×i)和P =u2 /R及P =i2 ×R。(3)掌握电容C及电感L的伏安关系式。(4)掌握独立电压源及独立电流源的伏安关系式。(5 )掌握KCL、KVL的列写方法。(6 )掌握用等效的方法、用串并联及分压分流公式计…  相似文献   

13.
电阻R、电感L和电容C是交流电路的三个基本元件。当它们接到圆频率为ω的交流电路上时,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元件对交流电的阻抗分别为R、ωL和 1/ωL。事实上,交流电路大多是电阻、电感和电容按一定方式组成的复杂电路,由于交流电压、电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差,这使得整个电路的阻抗、电压、电流的计算就比较复杂。然而,借助于复数运算或矢量图解可以简化这种计算,特别是矢量图解法更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本文将谈谈如何画出交流电路的矢量图以及简单交流电路的矢量图解法。  相似文献   

14.
《电子线路》这门课概念多、电路复杂、公式难记,很难学好。本文提出如果把《电工基础》中的一些基本定律和电位的计算方法灵活运用到《电子线路》中,《电子线路》的学习会变得比较简单。比较典型的固定偏置式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如能在教学过程中把《电工基础》中介绍的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位的计算方法融合到该电路的分析过程中,就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不管电路如何变化都能很容易求出工作点。  相似文献   

15.
《电工基础》课必须改变传统的以基础理论为主体、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认识课程的基础性,抓住核心内容,规划知识、技能合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增设实践环节,总体上实现课程的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 一、明确《电工基础》课程的基础作用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完了物理学中电、磁部分。这门课程既是它的延伸,又有别于它。中专物理电磁学基于其基础课的属性,阐述的是基本物理现象及其本质,比较趋于理论化。而电工基础则侧重于用基本电磁学规律进行分析和计算。所要讨论的是如何对由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等所构成的电路模型运用电路规则及定律进行分析和计算。相对而言,后续的专业课,是一系列的电路模型。如电子技术中半导体器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理想电路元件模拟,构成微变等效电路,进行动态指标计算。电机在实际工作中,有诸多的电磁联系,直观看,比较复杂。把它用理想电路元件替代构成电路模型进行分析,则电、磁其间联系、能量的转换关系等就可以清楚明了地给出。而电工基础一整套的对电路模型的分析计算方法也就为后续专业课奠定了重要的学习基础。  相似文献   

16.
沈雅芬 《当代电大》2001,(11):46-46,71
1 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1.1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电路的组成,电路分析的概念,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及参考方向(直流电压、电流及功率),电路中的基本元件(电阻、电容及电感),独立电源,基尔霍夫两个定律,电路等效的概念以及简单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等。1.2 教学要求 (1)掌握电流、电压、关联参考方向、功率的概念。 (2)掌握公式 U=R×I(或 U=-R×I)和P=U2/R及P=I2×R。 (3)掌握电容C及电感L的伏安关系式。 (4)掌握独立电压源及独立电流源的伏安关系式。 (5)掌握KCL、KVL的列写方法。 (6)掌握用等效的方法、用串并联及分压分流公式计算简单直流电阻电路的方法。 (7)熟悉直流电路中电容C及电感L的作用,电容上的电压及电感上的电流一般不能突变的概念。 (8)熟悉电路结构、支路、节点的概念。 (9)了解受控源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初二物理第三章《电流的定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教材前后联系来看。第二章《电流》讲了电流的形成,电路的连接。学完这一章,自然要问:通过电路的电流方向是怎样确定的?电流的强弱是怎样表示的?电荷的存在是形成电流的内因,而外因又是什么?通过电路的电流要遵循什么规律?等等。本章就是要解答这些问题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是电学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要掌握电流的定律,就应首先树立起这些基本概念;要学好电功、照明用电、电磁现象、电动机等知识,也非要牢固地掌握这些基本概念不可。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本章内容的广泛应用来看。电流的定律——主要是指欧姆定律,它是在实践中应用很广而能反映本质的最基本的物理规律之一。它不但在直流电路中应用,也广泛应用在交流电路中。既然本章教材同前后的教材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又在实践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就必须引导学生学好它。  相似文献   

18.
赵永辉 《甘肃教育》2014,(24):122-122
正一、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及地位基尔霍夫定律包括两大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称KCL定律,其内容是:对电路中的任一节点,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简称KVL定律,其内容是:在任一时刻,任一回路内各段支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解决复杂直流电路的基本工具,是理工类高等院校本科《电工学》的必修内容,也是职业学院(校)机电技术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电类专业教学及  相似文献   

19.
电工技术是机电类的技术基础课,课程内容由电路与磁路、电工技术两大部分组成,期末考试中两部分各占50分。第一部分中,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和相量法、第三章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是重点。第二部分中,第八章电动机及其电力拖动、第十一章低压电器及电动机的继电接触器控制是重点。期末考试中,除了第十三章安全用电不要求外,各章均有试题,但重点内容题量多。1 基尔霍夫定律1.1 复习要点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数学式Σi=0。使用时先要确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再对电路中任意节点列写Σi=0方程式,流出者为正、流入者为负。而计算结果中,电流还可能是正值或负值。根据电流的参考方向和最后的正负数值,才能判断出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千万不要先去分析或判断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然后再按自己所认定的实际方向去写方程式,因为电路稍复杂一点,就很难先把方向搞清楚,一定要先选个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电工基础》是高职电气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普遍感到内容抽象、枯燥、难学。根据《电工基础》课的特点,结合高职电气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我校对《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与实践。一、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1. 根据培养目标。本着“以应用为目的”的指导思想,《电工基础》课要适当降低理论的难度和深度,教学内容要和生产实践相联系,并及时反映最新技术的发展,从应用的角度精选内容,如:谐振电路主要介绍定义、条件和特点,删除繁杂交流电路的计算,增加“RC电路的过渡过程”、“单相交流电路”等的实验。2. 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