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智玲 《教师》2013,(29):56-57
童话的主要作用是教育幼儿这一观念一直影响着幼儿园的童话欣赏活动,教师在童话欣赏教学中走入只重视童话的教育作用的误区.教育作用是童话的功能之一,但童话本质是审美的,童话的功能都应通过审美来实现.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幼儿园童话欣赏教学中应该重视童话的审美作用,充分挖掘童话的美,引导幼儿感受美.  相似文献   

2.
童话是最富儿童特点、最受小读者欢迎的文学体裁,但是在目前的儿童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中,教师只重视结合童话对幼儿进行德育、智育,而严重忽略了童话最根本的审美教育价值。本文通过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野天鹅》,从情感体验、信念传递和精神依托三方面论述了童话作品对儿童的审美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3.
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对于儿童而言,这本身就是一种美,更吸引儿童去阅读。而教学童话故事,则是帮助学生浸润在童话作品中,体会至真、至纯、至美的情感,获得文学的启蒙,体悟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胡海英 《教师》2012,(14):81-81
审美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幼儿情感的培养、个性的陶冶,甚至对其整体素质的发展都起巨大推动作用。童话故事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以其奇特的幻想、典型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幼儿,使他们从中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并且受到情感的浸染和熏陶,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利用童话的蕴涵,使幼儿产生审美愉悦;建构童话环境与氛围,使幼儿产生审美意识;挖掘童话的语言美,使幼儿获得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5.
李家春 《成才之路》2010,(18):21-22
课改关注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教材关注学生的审美教育。本文从美读——感知童话的语言之美;美析——理解童话的童真之美;美想——感知童话的形象之美;美编——展示学生的创造之美;美板——体现板书的直观之美五个方面论述了《皇帝的新装》中的审美教育。由此掀起审美教育的盖头,揭开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6.
童话故事具有艺术美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审美视角展开童话教学,使学生从美的角度入手理解、感悟童话,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分析幻想意境、表演感受人物、想象体会人情和展开二次创作等途径,引导学生理解童话的美,获得思想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儿童文学作品,童话借助夸张、想象、拟人等艺术手段塑造出鲜明形象,编织出曲折、奇异、生动的故事情节,可折射生活,富有童趣,能被儿童接受,使其在阅读与学习中受到思想教育与审美熏陶。对此,笔者由童话审美功能出发,分析了小学语文童话审美教学特点,为儿童创造出良好的审美环境,使其乘着想象的翅膀,在童话殿堂中自由翱翔,快乐学习。一、把握童话审美功能,营造童真氛围作为儿童文学作品,童话故事本身极富美感,具有强大的审  相似文献   

8.
正在部编版小学低中年级教材中,童话越来越多。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童话故事的教育功能,而忽略了童话故事在审美作用、人格形成等方面的功能。所以,教师需要深入研究与实践童话故事教学,让小学生在童话阅读中享受童乐、童趣,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一、创设情境,激发童心,让学生主动参与新课改理念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相似文献   

9.
<正>童话故事属于文学作品,而一切的文学作品皆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故此,在创编童话之际,我们要广开生活之源,深挖精神隧道,使学生能够做到关注生活,有感而发,因地制宜,创编童话,对学生进行常规的教育。一、创编童话,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将童话故事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听、讲、编童话故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明确指出了审美情感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学会审美,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发展、完善人格、完成自我素养体验的必备技能。朱自清先生提到过,我国语文教育工作应注重两点,一点是养成教育,通过养成教育,使自身养成读书习惯、思考习惯以及表现能力,第二点便是情感教育,使自身可以通过文字之美感受到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培养自身的审美情感,引导自身参与情感审美体验,将语文阅读与情感审美紧密相连,引导自身感悟文学作品中的文字之美、语言之美、情感之美以及哲理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