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悦悦 《教师》2022,(8):99-101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重点.然而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一些教师仍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提不起兴趣,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毅力,让思政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影响了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文章阐述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和策略,要求加强高中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非智力因素催化...  相似文献   

2.
<正>刘宝宏在《教育探索》2015年第10期中撰文,基于非智力因素在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价值效应、高职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个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策略。非智力因素是指对认知反映活动起动力和调节作用的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它本身不属于认知反映活动,非智力因素与人的成长和职业发展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职业核心能力是个人素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合力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不管何种教育它都应以激发与培养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为首要条件,这既是教育的基础,亦是提高受教育者核心素养的突破口,初中英语教学也不例外。本文从影响学生英语学习障碍非智力因素的具体表现入手,分析形成初中寄宿生英语学习障碍的原因,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从而帮助学生克服非智力因素影响,提升英语学业成绩和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4.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意志和思想品质等方面,学生的学习质量,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制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化学课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要开发学生潜能,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要顺利地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化学课堂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下面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谈谈化学课堂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法。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理论指出“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直接动机”,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记忆,使繁重的学习变为愉快的享受,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1,(30):139-140
当下高中化学教学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视,但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也遇到了一些阻碍,诸如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一些学生过于关注化学学习成绩,而部分教师也受此影响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过多精力集中于学科知识的探究,这样不利于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也会促使学生感觉不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因而文章基于核心素养视角,选择高中化学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如下的分析,以期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并对学生开展有效地化学核心素养教学。  相似文献   

6.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是对心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以及对学习活动直接作用的程度。主要包括:兴趣、爱好、情趣、自信心等。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更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构建出高效的化学课堂,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形成基本的化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46):69-70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培养就是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不仅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可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本文着重从学习兴趣、自信心、情感、意志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8.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一样,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根据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讨论了兴趣、习惯、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提出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事实求实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因素除学生的自身的认知结构、认知发展水平(思维发展水平)、智力等认识因素外,还受着自身的非智力因素的强烈影响,只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才会产生好的学习效益,因此,教师在注重智力等因素培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下面就笔者在物理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兴趣、意志、方法等非智力因素谈几点浅显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