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一位学钓者都希望提高自己的钓技水平,以期望有更大的收获。现在各种各样的钓鱼书刊很多,其中介绍了许多的垂钓理论和方法,我们身边的钓友也有不少好的经验。如何去学习它们来提高自己的钓技水平?我认为首先要掌握好学习方法。在垂钓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这两种现象:一是有的钓友学垂钓时间不长,而钓技水平提高很快,有的老钓友虽然垂钓历史很长,却依然钓绩平平,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二是有的钓友把别处的钓法生搬硬套,不管当地'情况对其适用不适用,结果垂钓效果很差,他又反过来否定别人的钓法。这两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有些钓友…  相似文献   

2.
艳阳高照暖神州,跋山涉水觅钓畴;行吟千里寻经卷,磨剑十年映春秋。村姑笑迎钓友至,野佬神侃志同求;惟学旅家徐霞客,五湖四海任钓游。五湖四海任钓游@杨天举!吉林磐石  相似文献   

3.
牛大叔在单位退休后,也学着老朋友买了渔具。每天到江边学钓鱼,不长时间就学会了基本要领,什么钓底、钓浮,别说还真钓着不少柳根、麦穗、爬地虎。他有个特点就是坐不住,一会儿又到这个钓友旁说一句,一会儿到那个钓友跟前逗几句,大家都称他为“休闲老头”。有时他发现新钓友还帮忙拴钩、上饵,不时的还教导上几句。  相似文献   

4.
尚立和 《钓鱼》2006,(11):43-43
对于野钓的钓友来说,除了有钓快乐钓健康的期盼外,午餐时,能有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水那是最惬意不过的了。但野钓场地常常距饭店较远……这里介绍我从钓友那里学的一种方法——自备一个简易酒精火炉。  相似文献   

5.
钓浮释疑     
河南钓友李新生问:在风浪中如何钓浮?钓浮要不要打窝子? 江西钓友王正江问:哪些情况可以钓浮?哪些鱼可用钓浮的方法钓取? 有关钓浮的问题,现将个人的见解写出来,与钓友磋商。  相似文献   

6.
老李和老马     
张凤春 《钓鱼》2012,(8):48-49
笔者常年垂钓,结识钓友无数。这些钓友之中,年龄有老少,钓技有高下,大家平日相约垂钓,切磋钓技,然而每次饭桌茶座聚谈一处,聊起钓友钓事,却往往对鱼获多少,钓技钓法少有提及,反而是一些有趣的钓友,多年以后仍然萦绕心头。  相似文献   

7.
衣善新 《钓鱼》2006,(5):18-19
读了华朝熙钓友的[悬坠钓鲤鱼上钩概率低](见[钓鱼]2006年第2期)文章,有点不同看法。首先,我同意华钓友对悬坠钓的定义:坠不落底,悬于半水。在这些年的钓鱼文章里,有相当多的钓友(包括华钓友)对悬坠钓的理解过于片面。一提悬坠钓,就说是短竿、细线、小钩钓小鱼。一提传统钓,就说是长竿、粗线、大钩钓大鱼。我认为,这样理解是不对的,悬坠钓与传统钓的根本区别是坠是否悬空。不管你用什么竿,用什么线,用什么饵,只要坠悬在半水,都可称为悬坠钓法;只要铅坠落了底,那就是传统钓法(底坠钓法)。一些钓友把跑铅钓法说成是悬坠钓法,无非是美化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台湾钓法确实有很高的灵敏性,上鱼率 高,它代表了当代手竿齐竿线钓法的发展趋 向,引起广大钓友们关注,并掀起了学先进 钓法的热潮。但从目前运用的情况看,除少 数的高手外,还没有为广大的钓友们掌握, 普及程度并没有达到尽如人意的地步。究其 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对台钓方法的科学道理 研讨不够,理解不深。二是囿于传统习惯钓 法,对严谨的钓法不适应,难于掌握,有可  相似文献   

9.
赵铜锤 《中国钓鱼》2018,(12):26-26
在“台钓”盛行的今天,我们的传统钓法依然焕发着它不老的光彩。大江南北、河塘港汊,只要是钓友出现的地方,就能看到传统钓法钓友的身影。我们钓友俱乐部的不少钓友,现在外出垂钓,有条件的台钓和传统钓具全部配齐。因为在野钓过程中,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地形的复杂性更能体现传统钓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一、细线、小钩能钓大鱼 台湾钓友用手竿在塘、湖、水库垂钓的钩具特点之一是线细、钩小,效果好。使用粗线、大钩钓不到鱼,改为细线、小钩,效果往往就好得多。这是我们学“台钓”的一项内容。但是有的钓友担心线细、钩小,碰到大鱼不好办,甚至认为“台钓”不适合于钓大鱼。这种看法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但必须看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中国钓鱼》发表笔者文章《辽河海竿钓鲇鱼》后,陆续接到山东和吉林几位钓友打来的电话咨询;2016年《中国钓鱼》又发表《春钓辽河鲇》后,又接到外省和本省钓友打来的电话咨询。这些钓友咨询的是黄河、松化汀和辽河钓鲇的问题。考虑都是大江大河流水钓鲇鱼,很有一些共性,但在电话里又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相似文献   

12.
近日,本刊释疑解惑栏目,收到安庆宿松钓友刘松的来信反映。去年12月4日,他与钓友同去一处养殖鱼塘中钓鱼。同去的共有5人,其中3人使用悬坠钓法两人使用传统钓法。一天中共钓了4个小时(上午10:00 ̄下午2:00)两个传统钓友钓得非常好,(共钓10千克)悬坠钓友钓的却很少。故此他感到十分困惑,给本栏写信,希望专家释疑:为什么传统钓拖拖就有鱼咬钩。为什么低温时悬坠钓就不灵验?刘钓友求助的问题是一个共性的问题,过去也有很多钓友言及过此事。虽然这个问题较为复杂,但还是不外乎以下的几个问题:一是钩饵的下降速度,二是钓饵的吸引力,三是钓法钓位…  相似文献   

13.
1996年,中国钓鱼运动蓬勃发展,钓界热点不断呈现,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一、精神文明建设倍受重视, 《决议》颁布更送春风。近年来,全国各地钓协组织和广大钓友对钓鱼活动中的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许多钓协组织还制定具体措施增强广大钓友的精神文明建设意识,在钓友中提倡良好的钓风钓德。  相似文献   

14.
老欧钓鲫     
张继诚 《钓鱼》2006,(19):17-17
老欧学钓的时候,总爱挪窝子,像草地上的小猫。一点耐不住寂寞,看到他的烦躁不安。旁边的人也跟着难受。老欧扛着根钓竿,东瞧瞧西试试。钓友小吴一向不钓鲫鱼.老欧跟着小吴屁股后面学钓花水鱼,钓白条子。我就是因为钓白条子缺乏好眼力,缺少一种垂钓的境界。气馁下来,惋惜得要命。丢下鱼竿抱着书本睡觉去。  相似文献   

15.
去年《中国钓鱼》第七期上有刘学忠钓友的《一触即发的“122”钓组》文章,我从去年7月23日学习使用至今,证实作者没有说瞎话,该双钩钓组确实具有“朝天钩、台钓一样的灵敏度”,能弥补“双钩钓组存在鱼问钩时讯号反应不明显、盲区大、两钩互相  相似文献   

16.
自打学了台钓,在野钓中,上鱼率也高了,鱼护也“满”了许多。台钓的精髓是细线小钩灵漂,再加上拉饵,甩竿即中,还时常一竿俩鱼,用老钓友的话说:“大的小的都被你钓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钓鱼人汪俊     
李洪生 《钓鱼》2006,(15):38-38
汪俊在全国的钓鱼界无疑是一位名不经传的小人物.然而,他在安徽太湖县的钓鱼圈里却声名显赫。他的名气并非完全来自于他的钓技.而是对钓鱼活动的热爱与执著,和对钓友的真诚与热情,学钓以来,总是把自己的钓鱼经验和心得毫无保留地与大家交流.在钓友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总能挺身而出.主动地为钓友分忧解难,真正属于那种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相似文献   

18.
谷晓林 《垂钓》2006,6(1):13-14
随着冬天的来临,越来越多的钓友走进了大棚内练竿钓鲫。大棚钓鲫以其特殊的客观条件和急剧变化的鱼情为广大钓友提供了精进技法、巩固基本功的好机会。本人也有两年的冬钓大棚经历,所以对大棚钓鲫有了些许体会,愿与钓友们交流。  相似文献   

19.
钓虾趣     
若心 《垂钓》2001,(7):30-30
有钓友传信儿“内堤闹虾,一晚上能钓二三十头。”七八个钓友收拾了钓具当晚就赶去了,果然有钓到的,个儿都蛮大,只只二两山头,我也学着别人的样儿拿出竿来夜钓。  相似文献   

20.
早春钓鲫,并非易事,许多钓友视之畏途。《早春海竿逗钓鲫》一文,是作者对自己早春钓鲫的总结,有兴趣的钓友,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