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工农劳苦民众掌握了政权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里,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人民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为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和苏区建设服务,推动苏区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一九三四年一月,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在《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不仅领导了井冈山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而且领导了根据地的经济斗争.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表了不少调查报告和文章.特别是1933年8月,毛泽东在赣南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上,做了《关于粉碎敌人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的报告,1934年1月,又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做了两年来的工作报告,系统地总结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经济建设的理论和政策.这些理论和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下的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都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建设工作。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七日在瑞金召开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立了教育人民委员部,具体领导苏维埃教育工作。当时是在战争的环境中,条件极其艰苦,办教育一缺少资金,二缺乏校舍、设备,更缺少教师。要发展根据地的教育事业,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必须要有教师和教育干部。因而,当时特别重视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4.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我党领导下较早开辟的一块革命根据地。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海陆丰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海陆丰人民在中共中央、广东省委和东江特委领导下,为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与巩固苏维埃政权,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为总结海陆丰革命的丰富经验,本文试图从理论与革命实践的结合上,论述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关于"乡村中心 "的思想是 1930年 1月提出的.而在此前后周恩来也提出了"乡村中心 "思想,用词还更明确.从 1927年底到 1930年八九月间,周恩来从提出"农民割据 "是中国革命的"特殊方式 ",到提出"农民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是今日中国革命的主要特征 ",到明确提出"现在中心是在苏维埃区域,不仅党是 [有 ]政权的党,而且有红军、赤卫队,而且是要发展及于全国 ".同时他倡议成立"中共苏区中央局 ",统一领导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的斗争,并主动提出自己愿意到中央局工作,从而完成了他从思想到实践、由"城市中心 "到"乡村中心 "的思想转变历程.而且他从党中央领导的角度开始党的工作中心转变,因此更具有全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关于“乡村中心”的思想是1930年1月提出的。而在此前后周恩来也提出了“乡村中心”思想,用词还更明确。从1927年底到1930年八九月间,周恩来从提出“农民割据”是中国革命的“特殊方式”,到提出“农民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是今日中国革命的主要特征”,到明确提出“现在中心是在苏维埃区域,不仅党是[有]政权的党,而且有红军、赤卫队,而且是要发展及于全国”。同时他倡议成立“中共苏区中央局”,统一领导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的斗争,并主动提出自己愿意到中央局工作,从而完成了他从思想到实践、由“城市中心”到“乡村中心”的思想转变历程。而且他从党中央领导的角度开始党的工作中心转变,因此更具有全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为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服务。根据地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在发展小学,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开展识字运动,扫除文盲,举办初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初级与中级干部和技术人才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创办高等学校,培养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以满足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当时设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高等学校有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以及高级列宁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8.
<正> 一九二九年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四军开辟江西赣南和福建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巩固的苏维埃政权,并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一个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遂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9.
博览篇     
中国共产党在江西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先后建立了中央苏区和六个省苏区、一百一十个县苏维埃政权。按现在的行政建制,全省六个省辖市和八十四个县、市中分布有老区的达七十八个县、市,其中曾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全红县”三十三个,还有七个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乡建立过苏维埃政权。全省老区人口一千五百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四;拥有一千四百万耕地,一亿多亩山地。  相似文献   

10.
豫皖苏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在华中地区规模较大、建立较早的革命根据地。该根据地在财政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建设和斗争,有力地支持了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为支援抗日革命斗争,打破日军、伪军的经济封锁,活跃革命区经济,稳定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等作出了一系列贡献。  相似文献   

11.
[井用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完成了将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开始了创造红军、创造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在井冈山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走上坚持长期武装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这时,我们党是群雄四起,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历尽艰辛,领导广大工农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使中国革命摆脱了陈独秀投降主义路线所造成的危机,打出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他们和毛泽东同志一道,为开辟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而英勇奋斗。  相似文献   

13.
<正>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为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和苏区建设服务。苏区教育蓬勃发展。正如毛泽东1934年1月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所说:“谁要是跑到我们苏区看一看。那就立刻看见是一个自由光明的新天地。”“这里一切文化教育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革命队伍在农村长期地积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而最后取得胜利的.中国革命实际上就是在广大农村建立、发展和壮大根据地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是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先驱.抗日战争时期,他领导党建立和发展壮大了抗日根据地.这一中国特色的革命创举,不仅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而且为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文章旨在探讨毛泽东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思想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中共红四军军委给江西省委和中央的报告》阐明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建设农村根据地的重要内容和重大意义,是后来毛泽东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理论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在革命形势异常危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继续革命的事业,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创建了许多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创建和领导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最大、最主要的根据地。它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中共苏区中央局所在地。在1933年1月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又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全国苏维埃区域和红军的指挥中枢。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的:“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朱德同志直接领导的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正由于中央革命根据地所处的重要地位,它的存在对各根据地的斗争是一个巨大的支持和鼓  相似文献   

17.
苏区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的前提条件下,领导人民群众发展教育事业的一次伟大实践。它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为尔后抗日、解放战争时期,乃至建国以后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初步的基础。认真研究苏区教育,特别是了解它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对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的教育建设,深化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方志敏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他创立和领导的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特别是为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方志敏创立的革命根据地极富"方志敏式"特色,在坚持武装斗争这一中国革命基本形式的前提下,波浪式地发展革命政权,忠心实意地关心群众利益,采取灵活多样的斗争策略,高度重视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红军干部的培养,从而把赣东北苏区建设成为"苏维埃模范省"。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二七年秋,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理论,并亲手缔造了第一支工农红军和亲手开造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使全党工作的重心开始从城市转到了农村。一九二九年一月,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部队向赣南闽西进军,开辟中央根据地,把“工农武装割据”的烈火越燃越旺。在毛泽东同志点燃的向农村进军的火炬的光辉照耀下,方志敏等同志领导的闽浙赣根据地、贺龙等同志领导的湘鄂西根据地、徐向前等同志领导的鄂豫皖根据地、邓小平等同志领导的左右江根据地、刘志丹同志领导的陕甘根据  相似文献   

20.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领导一支“秋收起义”的部队向井岗山进军,在那里建立起湘赣边区工农民主政府。从此,这个以引井岗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巩固,并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与井岗山毗连的攸县人民,也就在当地党的领导下揭开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从事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