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功的计算问题1.恒力做功可用公式W=Fscosθ计算,但必须明白以下几点:(1)θ是力F与位移s间的夹角.s·cosθ显然是在力方向上的位移.(2)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和直线运动.(3)功是标量,可用代数和求总功.(4)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只取决于F、s、θ这三个物理量,而跟物体运动性质及有无其它作用力无关.  相似文献   

2.
计算作用力做功的方法有:公式法、等效法、图象法、平均值法、微元法、能量法等,现归纳如下.一、公式法图1例1如图1所示,用F=20N的水平恒力通过轻滑轮拉物体,物体沿水面而前进了x=1m的距离,求此过程中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不计滑轮摩擦及滑轮重)解析:物体沿水平面前进的距离为1m,力F的作用点沿此力方向移动的位移为2m,故  相似文献   

3.
1.多条件例1桌体重为700N的运动员,用力将重50N的铅球投出,铅球在空中飞行了15m,铅球在飞行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的功是()(A)750J.(B)10500J.(C)0J.(D)无法计算.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说力对物体做了功.铅球在空中飞行,运动员并没有力作用在铅球上;50N是铅球的重力,并  相似文献   

4.
一、知识网络功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②功的计算公式:W=功的单位:符号:功的原理:机械效率W总=+η=实际机械效率:η1理想机械效率:η(“>”“=”“<”)功率P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公式P=单位:,符号二、重点、难点突破(一)力学中“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力对该物体做了功,因此,力学中所说的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常见的几种看似做功而实际没有做功的情况:1.物体靠惯性移动了一段距离.如:推出去的铅球、投掷出…  相似文献   

5.
一、从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并且沿各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那么这些力对物体一定做了功,如果用F表示力,用s表示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则功W=Fs.一个物体做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要通过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6.
例1 某同学用50N的力提着一个水桶沿水平方向匀速走动了10m远,问这位同学对水桶做了多少功? 错解 W=Fs=50N×10m=500J. 分析 做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例1 中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通过了距离,但50N的力是竖直向上的,而10m距离却是水平方向的,不符合做功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根据功的定义式W=Fs求功例1重50N的物体分别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外力做了多少功?(1)用30N的竖直向上的力提物体;(2)物体沿光滑平面匀速移动3m;(3)用30N的力拉物体沿光滑平面移动了3m.分析:要抓住做功的两个要素来分析:(1)物体虽然受到了F=30N的提力,但由于F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概念1.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这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功的定义式:W=F·s.  相似文献   

9.
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 如果理解得不准确,应用时就容易出错.在对功的概念的学习中,核心是对公式W=FS的理解和应用,关键是找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同时要注意F和S的对应关系. 确保同向性、同时性、同体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功的定义做功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必须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下面举几个没有做功的例子.1.小球由于惯性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通过一  相似文献   

11.
问:如何全面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答: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指:一是物体必须受到力的作用,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两个因素缺少一个都不能说力对物体做了功。下列几种情况,力对物体并没有做功: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由于惯性通过一段路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中的"做功"和日常生活中的"做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生活中的"做工"是指人花了力气,完成了某项工作,也就是做事情.而物理学中的"做功"有严格定义,我们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叫做力做的功,简称为功.由此可见,物理学中的做功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物体有力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所谓对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存在  相似文献   

13.
一、判断是否对物体做了功 力学里所说的做功包括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判断一个力是否做了功,必须同时满足功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功与功的要素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力对这个物体做了功。也就是说,某个过程是否做功,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二者缺一这个过程都没有做功。  相似文献   

15.
一、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对物体做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6.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沿着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据此,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正确理解和计算有用功,有助于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沿着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据此,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正确理解和计算有用功,有助于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届中考的热点内容.一、重点内容解说1.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杠杆有省力杠杆、等臂杠杆、费力杠杆.2.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理想情况下,可以省一半的力,即F1=F22,S绳端=2h物;3.功: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计算公式:W=F·S.单位:焦耳.4.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公式为P=Wt,单位是瓦特.常用重要变形公式P=F·v(匀速直线运动).5.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课本没有对“功”下定义,而是从汉字“功”的含义中“成效”的意思出发,说明: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这样从“成效”出发引出“力学”里的“做功”,即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①如果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或说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对物体做了功,它与日常生活中讲的“工作”和“做工”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