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宽容是人们应对当今社会多元与差异性的一种基本品质,也是建设和谐、民主社会,直面价值多元的需要。宽容意识的形成、对宽容误解的消除以及宽容边界意识的形成,都需要教育。宽容教育成为多元社会的新主题,它应该致力于培养具有现代人的宽容品质,包括不干涉意识、尊重意识、公共理性、公正意识以及全球视野与胸怀。  相似文献   

2.
徐培凤 《科教文汇》2009,(5):255-255
由于多元化时代发展的需要,宽容伴随着自身的理性、自由与平等性、价值性、历史性、有限性与和谐性,成为了一种现代社会多元主义的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3.
宽容是金     
所谓宽容,《荀子·非十二子》就有"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细品味,宽容应是上对下,长对幼的态度和行为的表现。1、宽容是关怀和激励。2、宽容是关爱和保护。3、宽容并非纵容和放弃。班主任应该以宽广的胸怀去包容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谈谈科学的宽容精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宽容是一种生活智慧 ,也是一种科学精神。科学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宽容精神 ,科研人员的成长和成功需要宽容。同时宽容又是有限度的 ,不可滥宽容 ,我们提倡在一定原则和规范下的宽容。  相似文献   

5.
祁文龙 《金秋科苑》2009,(16):177-177
职校的学生大都处在十六七岁的年龄,思想和心理还不够成熟,而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又存在着太多太多的诱惑,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懂得宽容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因为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美德。  相似文献   

6.
祁文龙 《今日科苑》2009,(16):177-177
职校的学生大都处在十六七岁的年龄,思想和心理还不够成熟,而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又存在着太多太多的诱惑,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懂得宽容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因为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美德。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的科学宽容思想与科学宽容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因斯坦不仅在思想观念上主张科学宽容,而且在行动上倡导和实践科学宽容精神。他主张宽容即互相了解、互相谅解,尊重不同的观点和差异;给人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宽容不仅是善待别人,还应该善待自我。宽容的主体是国家和社会。自由是科学进步的前提,宽容是自由的保证。在实践中,爱因斯坦待人宽容谦和,淡泊名利,倡导和追求宽容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8.
郭园园 《科教文汇》2009,(20):57-57,87
职业技术院校女大学生整体上学业较差,对自身竞争力信心不足,思想上自卑,对她们的教育需要一种新思路,这就是宽容爱育。宽容育人以爱为基础,以教师的善良、尊重和理解来对待女大学生,包括爱心育人、赏识育人、尊重育人等多样内涵,是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一种不可忽视的校园教育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石艳敏 《科教文汇》2010,(14):10-10,17
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需要我们教师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建立稳定、积极、热爱学生的心理机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积累经验,以宽容的精神对待学生,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使感情交流畅通无阻,达到双向互动,使对学生的教育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需要我们教师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建立稳定、积极、热爱学生的心理机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积累经验,以宽容的精神对待学生,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使感情交流畅通无阻,达到双向互动,使对学生的教育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赵烁 《科教文汇》2011,(4):22-23
民族院校大学生少数民族的比例较高,宽容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本文对宽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和高尚品德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民族大学生讲宽容要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宽宏大量的胸襟、善于原谅和理解他人、学会"退一步"做人和"换位思考"、尊重民族宗教信仰等观点,并指出提高大学生素质,为成就大事业打基础是民族院校大学生讲宽容的归宿所在。  相似文献   

12.
陈必山 《科教文汇》2012,(23):48-48,52
有了宽容,才能够等待;有了宽容,才能去唤醒;有了宽容,才会有教育。教师要学会宽容,就需善待学生的"黑点",尊重学生的人格,还需有博大的师爱。  相似文献   

13.
周松峰 《未来与发展》2009,30(11):27-30
以人为本成为时代的自觉与共识,实践以人为本首先要全面提升人的素质与涵养。教育更应是全面的终身的教育,文化发展亦是文化社会教育.最根本的也就要体现其社会教育的目的性。文化之所以能践履其社会教育之功能.就在于文化“化人”的本质属性与环境性模塑的社会效应,为此,文化的科学发展应是基于文化社会教育意识与自觉.积极地对其进行历史性的理性挟择以全面提升人们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黄必超 《科教文汇》2012,(24):17-18
感恩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美德,是一种无论在什么样的文化中都受到人们赞扬的一种美德。然而当今社会,人们往往长期忽视了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大学生感恩的缺失造成了社会中的负面因素,如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缺乏对父母的孝顺以及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正义感。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当今对感恩教育的不够重视。本文以《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文化植入探讨》为题,通过讨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涵义和国内外对感恩意识的研究,探讨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并尝试性地提出感恩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黄国芬 《科教文汇》2014,(14):27-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教育事业走过了繁荣发展的历程。成人教育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必要途径,对社会而言,它不仅可以提高当前我国劳动人民的素质,培养各个领域的人才,还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加快我国进入小康社会的步伐,有利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对于个人而言,它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个人素质。但是我国成人教育至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对成人教育的发展现状、挑战、展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赵玲 《科教文汇》2013,(23):183-183,185
作为教师,我们更多地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体谅他们的感受。教师给予学生爱的形式多种多样,适当地给学生"面子",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呢?  相似文献   

17.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数量型向素质型转变,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实用型高技能技术人才。传统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搞好高职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已成为高职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观点和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杨旸  李晓丽 《科教文汇》2013,(30):26-27
教师的教学宽容指教师以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促进其本真自我的实现为根本目的,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对不同于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采取包容和尊重学生的对待方式,以及对学生不同于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所采取的一种包容态度。本文通过对教师教学宽容定义的阐述,进一步对教师教学宽容的缺失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