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童溪王先生易传》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宋版善本《童溪王先生易传》一书,考证了此书的版本及其卷数,并对国图本琳琅的印记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学刊》2009,31(2):F0002-F0002
《学易记》九卷附图经纲领一卷,元李简撰,蒙古中统刻本。 李简,信都(今河北冀县)人,生活于宋、金、元相交的历史时期,事迹未详。《学易记》采《子夏易传》等六十四家易学之说,仿唐代李鼎祚《周易集解》和宋代房审权《周易义海》之例而成。书中所采易学著作之原本今多已不见,诸家易学之说赖是书而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天人论"、和合"与"顺时"的人道原则、仁礼法并重的人道规范、德业并举的人道理想四个方面来讨论《易传·系辞》中的伦理思想,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寻找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
郑玄的易学渊源,仅仅见于《后汉书》的简要记载,而且语焉不详。由于郑玄本人的著作中,未见有对乃师马融研究易学成果奉为经典而加以引证和描述的记载,因此引起后来学人对郑玄易学的师承颇多微辞。文章通过对传世的郑玄《周易注》与马融《周易传》的"同字同义""同字异义""异字同义""异字异义"等作比较与考证,认为《后汉书》所记载郑玄的易学渊源是可信的。而古代学人对马融易学的诟病与人品的质疑,是造成现代学人对郑玄易学渊源判断偏差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5.
桑东辉 《兰台世界》2012,(28):88-89
"革命"一词出自《易·革·彖》:"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后世人多将革命与革卦及其下一卦鼎卦联系在一起,乃至革故鼎新成了"革命"的代名词.把"革命"一词笼统地归之于《周易》首创似不确切.准确地说,"革命"理念出自《易传》而非《易经》,代表着《易传》作者的思想,而与《易经》革卦的内容迥然而异.  相似文献   

6.
原本《玉篇》引《诗》非常丰富,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本文通过例证指出,在版本方面,这些引《诗》可以考证汉至唐前的《诗经》著述体制。在校勘方面,因原本《玉篇》为目前较早引用《诗经》的文本,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在辑佚方面,可以作清代三家《诗》辑佚的重要补充。在提供异文方面,可以为重新考察清代辑佚三家《诗》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考。同时指出,原本《玉篇》所引《诗》之经、传、笺文字与今传《毛诗》不同,除了有钞胥手误外,也存在顾野王为《玉篇》体例而故意改易传、笺文字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古代小说序跋与诗文序跋产生时间应相差不大,现存的《毛诗序》一般认为是汉儒毛苌所作,而现存最早完整的小说序跋性质的作品是刘歆的《上山海经表》,二人生活大致同时。不过,《汉书·艺文志》称":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认为《毛诗序》渊源于子夏。汉代以后的学者,大多相信子夏曾作有《诗序》。宋洪迈《容斋随笔·子夏经学》(续笔卷十四)":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于《易》则有传,于《诗》则有《序》。"  相似文献   

8.
《吕氏春秋·察传》中记述了宋国有一丁氏人家里原来无井,每天派一人外出取水,后来打了一口井,就省下一个劳力,于是告人说:“吾穿井得一人”。此话传来传去变成“丁氏穿井得一人”。宋君闻知,派人问丁氏,丁氏答:“得一人之使,非得  相似文献   

9.
《离骚集传》为宋代楚辞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关于它的作者,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仅有“宋本重雕,晋陵钱果之集传”这一简单的信息。本文作者在辑佚乐清钱氏家族文献的过程中,发现钱文子佚文《离骚集传序》,得知本书是宋代乐清人钱杲之在叔父永嘉学派后期代表人物钱文子的指导下撰写的,其撰写与刊刻的时间都在南宋庆元年间。本文利用谱谍与有关地方文献,对《离骚集传》作者的里籍家世及学术背景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夏德靠 《兰台世界》2012,(30):34-35
《老子》原文本主要由格言组成.道家后学出于学派及意识形态建设的目的,对《老子》文本进行“经典化”建构,最终使通行本《老子》形成三重传释结构:一是《道》篇与《德》篇之间的传释,二是章与章之间的传释,三是每一章节内部的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