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龟兹回鹘的主体是西迁回鹘中的庞特勤一支。由于回鹘的汗族居于该部,故而又称为Sar1ьur,意为“中心回鹘”、“中央回鹘”、“高贵的回鹘”或“正统的回鹘”。沙州回鹘与西州回鹘间不存在隶属关系,而是龟兹回鹘的一支,是与沙州曹氏归义军政权和睦相处、风雨同舟的回鹘群体。敦煌并不存在一段沙州回鹘(龟兹回鹘)统治的时期。龟兹回鹘是现代裕固族的主要族源,亦是操用罗布方言的雏吾尔人的先民。现代裕固族东、西两部分在语言等文化层面的差异,以及雏吾尔语罗布方言的独特性,正是古代龟兹回鹘集团语言等文化层面构成特点的保留和体现。  相似文献   

2.
龟兹回鹘的主体是西迁回鹘中的庞特勤一支。由于回鹘的汗族居于该部,故而又称为Sarilfur,意为“中心回鹘”、“中央回鹘”、“高贵的回鹘”或“正统的回鹘”。沙州回鹘与西州回鹘间不存在隶属关系,而是龟兹回鹘的一支,是与沙州曹氏归义军政权和睦相处、风雨同舟的回鹘群体。敦煌并不存在一段沙州回鹘(龟兹回鹘)统治的时期。龟兹回鹘是现代裕固族的主要族源,亦是操用罗布方言的维吾尔人的先民。现代裕固族东、西两部分在语言等文化层面的差异,以及雏吾尔语罗布方言的独特性,正是古代龟兹回鹘集团语言等文化层面构成特点的保留和体现。  相似文献   

3.
龟兹回鹘的主体是西迁回鹘中的庞特勤一支。由于回鹘的汗族居于该部.故而又称为Sarj Uj ur.意为“中心回鹘”、“中央回鹘”、“高贵的回鹘”或“正统的回鹘”。沙州回鹘与西州回鹘间不存在隶属关系.而是龟兹回鹘的一支.是与沙州曹氏归义军政权和睦相处、风雨同舟的回鹘群体。敦煌并不存在一段沙州回鹘(龟兹回鹘)统治的时期。龟兹回鹘是现代裕固族的主要族源.亦是操用罗布方言的维吾尔人的先民。现代裕固族东、西两部分在语言等文化层面的差异,以及维吾尔语罗布方言的独特性,正是古代龟兹回鹘集团语言等文化层面构成特点的保留和体现。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法藏敦煌文献P.3016V中一件抄写的《某乙致令公状》进行了考辨,认为它是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写给灵州节度使韩洙的书状草稿的抄写件。书状中的灵武路上少数民族部族劫杀甘州回鹘使者的事件发生在同光二年(924),这件书牍文献反映了因劫掠事件引起了甘州回鹘、灵州节度使与沙州归义军之间一度紧张的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5.
谢静  谢生保 《家教指南》2007,(4):80-85,插6-插7
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大多数服饰论著和论文中都把沙州回鹘供养人服饰当作西夏供养人服饰研究.本文通过探讨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沙州回鹘政权建立、沙州回鹘与高昌回鹘供养人服饰的对比、西夏服饰与回鹘服饰的对比等问题,进一步阐明了沙州回鹘和西夏供养人服饰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西州回鹘前期历史考索玛丽亚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漠北的回鹘汗国在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中崩溃,其中有十五个部落的回鹘民众在首领庞特勤的率领下西迁,在焉耆建立了安西回鹘国,后经分化、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西州回鹘国。因其国都设在高昌城(今新疆吐鲁番高...  相似文献   

7.
试论甘州回鹘和北宋王朝的交通孙修身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北宋王朝。其时在河西走廊尚存有甘州回鹘、凉州六谷部、瓜沙曹氏归义军政权等。其中除瓜沙曹氏归义军政权是宋朝的羁縻州县外,余者都是独立的政权。同北宋王朝有着友好的关系。甘州回鹘...  相似文献   

8.
一、高昌回鹘的西部疆域库车,古称龟兹、丘慈、屈支,从九世纪中叶至十四世纪初,一直受高昌回鹘统治,并且一直是天山南路的佛教中心地之一,为此,要弄清伊斯兰教传入库车情况,必须首先弄清高昌回鹘西部的辖境区域。高昌回鹘是在公元848年由840年回纥汗国西迁的庞特勤所创建,因而西部疆域系承袭回纥汗国在天山南北的统治境域。现在国内外对于高昌回鹘的疆域通行一种说法,认为它的统治范围大体包括东起哈密,西到库车,北到天山及北庭,南到和田之间的地区。如:  相似文献   

9.
高昌回鹘王国史考辨(三)——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古斯人是东部天山地区的土著居民。自791年秋以后,天山地区便为回鹘所控。842~865年,黠戛斯又入主该地。仆固俊部是从黠戛斯手中收复西州、北庭等城的。高昌回鹘王国的起止时间为965~1280年。其辖境在11世纪中叶以前大致为:天山北麓东起北庭以东;北隔白骨甸与乃蛮相望;西达伊塞克湖及其以北的伊犁河流域,与喀喇汗王朝交界。天山南麓东止于纳职;西至焉耆盆地,与龟兹回鹘为邻。11世纪中叶以后,其天山北麓的西部疆域回缩至巴尔斯罕以东的凯米.塔拉斯。西辽时期,进而回缩至昌八剌城以西地区。高昌回鹘的文化是兼收并蓄的文化。其中融有诸多的汉文化及胡人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10.
乌古斯人是东部天山地区的土著居民,自791年秋以后,天山地区便为回鹘所控,842~865年,黠戛斯又入主该地.仆固俊部是从黠戛斯手中收复西州、北庭等城的.高昌回鹘王国的起止时间为965~1280年,其辖境在11世纪中叶以前大致为天山北麓东起北庭以东;北隔白骨甸与乃蛮相望;西达伊塞克湖及其以北的伊犁河流域,与喀喇汗王朝交界;天山南麓东止于纳职,西至焉耆盆地,与龟兹回鹘为邻.11世纪中叶以后,其天山北麓的西部疆域回缩至巴尔斯罕以东的凯米·塔拉斯,西辽时期,进而回缩至昌八刺城以西地区.高昌回鹘的文化是兼收并蓄的文化,其中融有诸多的汉文化及胡人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11.
从西汉至840年回鹘南下之前,一直有突厥语族群栖息于河西地区。正为此,漠北回鹘汗国破灭后,其一支才南下河西。甘州回鹘是于875年正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军事集团出现于历史舞台的,毗伽可汗(875-885年在位)是其第一任可汗。甘州自884年底开始为回鹘所控,汗庭是900年或稍后不久由合罗川迁往甘州城的。其辖境,最盛时东达秦州,东北至贺兰山,南以祁连山为界,西止于沙州,北至合罗川下游。甘州回鹘几乎从南下河西后便注重学习汉文化,重视保持并发展同中央王朝的关系。这也是其最终能发展成一个受中央王朝重视、使归义军政权不安、令安西回鹘汗国无奈的独立政权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2.
沙州归义军政权曾长期致力于控制凉州,由李行素墓志可知,咸通八年,在朝廷的斡旋之下,归义军被迫放弃凉州,凉州被嗢末部族所控制。李行素这次单车西使,说服张议潮奉笏入朝,实现了唐中央对归义军的羁縻控制,并通过分割凉州而实际削弱了归义军,进而利用嗢末势力实现了掣肘和压制归义军的目的。也许正是因为嗢末具有与吐蕃民族近似的西羌文化特征,以及曾为吐蕃奴部、庶民的身份地位,所以李行素墓志才称其为"羌",其主要成员构成应与党项、苏毗等民族有着紧密的渊源关系。直至晚唐五代,嗢末始终控制着凉州,强烈影响着河西走廊各部族政权的局势。  相似文献   

13.
从西汉至840年回鹘南下之前,一直有突厥语族群栖息于河西地区。正为此,漠北回鹘汗国破灭后,其一支才南下河西。甘州回鹘是于875年正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军事集团出现于历史舞台的,毗伽可汗(875~885年在位)是其第一任可汗。甘州自884年底开始为回鹘所控,汗庭是900年或稍后不久由合罗川迁往甘州城的。其辖境,最盛时东达秦州,东北至贺兰山,南以祁连山为界,西止于沙州,北至合罗川下游。甘州回鹘几乎从南下河西后便注重学习汉文化,重视保持并发展同中央王朝的关系。这也是其最终能发展成一个受中央王朝重视、使归义军政权不安、令安西回鹘汗国无奈的独立政权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河西学院学报》2016,(3):21-27
自763年始,摩尼教成为漠北回鹘汗国的国教。840年,回鹘汗国崩溃以后,部众西迁,其中一部分迁至今河西走廊地区,以甘州、沙州为中心建立政权,史称甘州回鹘与沙州回鹘。由于受河西地区长期流行的佛教的影响,回鹘民众大多皈依佛教,但回鹘王室仍以摩尼教为奉,如同漠北回鹘一样,河西回鹘的统治者非常敬重摩尼教,任用摩尼教高僧作为使臣出使中原王朝。对摩尼教在河西的流行情况,汉文史书记载鲜少,但敦煌发现的回鹘文文献、汉文对此却有不少反映,波斯文史料也有一定记载,可填补汉文史籍的空白。从中可以看出,自9世纪中叶至11世纪中期,摩尼教在河西回鹘中是相当流行的。  相似文献   

15.
从西汉至840年回鹘南下之前,一直有突厥语族群栖息于河西地区。正为此,漠北回鹘汗国破灭后,其一支才南下河西。甘州回鹘是于乾符二年(875年)正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军事集团出现于历史舞台的,毗伽可汗(875~885年在位)是其第一任可汗。甘州自唐中和四年(884年)底开始为回鹘所控,汗庭是于光化三年(900年)或稍后不久由合罗川迁往甘州城的。其辖境,最盛时东达秦州,东北至贺兰山,南以祁连山为界,西止于沙州,北至合罗川下游。甘州回鹘几乎从南下河西后便注重学习汉文化,重视保持并发展同中央王朝的关系。这也是其最终能发展成一个受中央王朝重视、使归义军政权不安、令安西回鹘汗国无奈的独立政权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课本第161页:“蒙古政权建立以后,先后征服和攻灭畏兀儿、吐蕃、西夏和金朝。”在第163页又写道:“西夏、吐蕃、畏兀儿先后臣服和归附蒙古。……1234年,蒙古军队灭金。”对以上几个民族政权被征服的先后问题,前后表述不一致,不由让人产生疑问。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1畏兀儿最先于1209年归附蒙古。畏兀儿原为唐代回鹘的一支。北宋时回鹘分为河西回鹘、西州回鹘、葱岭回鹘三支。后来河西回鹘亡于西夏,葱岭回鹘亡于西辽。西州回鹘以高昌(今吐鲁番)为中心发展,建立了政权,疆域广阔,不仅传统畜牧业发达,而且接受中原先进文明,农业也得到发展。但是…  相似文献   

17.
乌古斯人是东部天山地区的土著居民.自唐贞元七年(791年)秋以后,东部天山地区便为回鹘所控.会昌二年(842年)至咸通六年(865年),黠戛斯又入主该地.仆固俊部是从黠戛斯手中收复西州、北庭等城的.高昌回鹘王国的起止时间为965~1280年.其辖境在11世纪中叶以前大致为天山北麓东起北庭以东;北隔白骨甸与乃蛮相望;西达伊塞克湖及其以北的伊犁河流域,与喀喇汗王朝交界.天山南麓东止于纳职城;西至焉耆盆地,与龟兹回鹘为邻.11世纪中叶以后,其天山北麓的西部疆域,由于喀喇汗王朝的东侵而回缩至巴尔斯罕以东的凯米·塔拉斯、泰楞库尔湖地区.西辽时期,则进而回缩至昌八剌城以西地区."高昌回鹘"的文化,是兼收并蓄的文化.其中融有诸多的汉文化及胡人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18.
唐懿宗咸通二年(861)沙州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收复凉州后不久,河西地区又与中原隔绝,陷入各族混战之中。经过一番厮杀,以绿州城镇为中心,形成了几股割据势力,鼎足而立,凉州自立政权就是其中之一。河西地区的这种政治格局一直维持到西夏崛起。本文就此期间凉州自立政权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敬祈指正。一、凉州地区唐戍兵与嗢末的关系咸通二年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收复凉州后,唐王朝曾重筑州城,并由山东调郓城兵二千  相似文献   

19.
回鹘为我国汉文史籍对唐代游牧于漠北高原一带的古代维吾尔族的族称。公元744年,回鹘人曾在漠北高原建立了回鹘汗国。这时回鹘人长期过着“居无恒所,随水草流徙”的游牧生活,使用古代突厥文(又称古代突厥——如尼文或鄂尔浑——叶尼塞文)。公元840年,由于自然灾害和内乱以及黠戛斯人的入侵,回鹘汗国灭亡。回鹘各部除一小部分留居原地外,大部分分三支西迁。其中重要的一支迁到吐鲁番盆地,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史称西州回鹘。这一支回鹘人在与当地土著居民接触、融合后形成了今日新疆的维吾尔族。另一支迁到了甘州(今甘肃张掖),史称甘州回鹘。他们是现今裕固族的祖先。还有一部分迁到了长城附近,后逐渐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20.
黠戛斯于唐开成五年(840年)攻灭回鹘汗国时,得到唐朝嫁往回鹘的太和公主,遣使送归唐室,但被“可汗牙部”十三姓另行尊奉的乌介可汗所截获。乌介执杀特勤那颉啜等政敌后,内部再次分裂,部众纷纷降唐,势力大减的乌介只得以太和公主为筹码,游动于塞外,时而求助于唐,时而出兵攻掠,唐军则增兵布防,志在夺回公主,消灭乌介势力。本世纪30年代,王国维先生在他撰写的《黑车子室韦考》一文中,曾对唐军与乌介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