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度,运用认知诊断相关理论对学困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诊断。可针对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及困难成因采取以下干预措施:明确数学学习规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提升数学认知能力;积极转变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科学创设问题情境,合理设计典型问题;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形成数学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发展,分析数学学习困难的界定与成因,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民考民"数学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以及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提出提升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类学生是教学实施的难题,那就是学困生,学困生问题是教育界特别关注的问题。在初中学习阶段,尤其是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因为不能只靠死记硬背进行知识的全面学习,很多学生会有抵触心理,逐渐沦为学困生。本文主要通过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发现其整个转化路径,之后应对其容易形成学困生的环节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徐文清 《中学教育》2004,(11):49-52
对于普通中学而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作为一个群体都客观存在,如何结合学困生的成因及数学学科的特点,帮助他们克服学习数学上的困难、消除厌学情绪,使他们真正愿学、会学、学会,是贯彻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困生”最为缺乏的是学习动力。因此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理应成为我们数学教师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那么“学困生”的成因是什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策略又如何?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朱雪兴 《考试周刊》2010,(22):77-78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新时期赋予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因此,扶助学困生(因生理、心理等因素引发的后继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困生的成因,探讨了帮助其走出学困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初中数学教学虽然是基础性教学,但是许多学生还是会出现数学学习的困难。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对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做了思考和分析,并对这些学困生的问题解决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是重要的学习科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习数字计算,还需要对相关的运算规律及数学思维进行学习。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差异,其学习效用也会有所不同。部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这部分学生称为学困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困生赶上学习进度,就需要对其进行转化,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因素,对其转化方法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重视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是实践新课程理念,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策略;在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群体占相当大的比例。深入研究这一群体的成因及对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以本校为例,具体分析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以下简称“学困生”)的成因,指出只有从实际出发,科学决策,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让“学困生”找回学好数学的自信,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才能使学生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9.
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现象是比较明显的,这是无法避免的现象,这其中包含的因素是比较复杂多变的。初中数学教师更应该以比较强烈的真诚心及责任心对待学困生,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耐心地对学困生的基本学习状态进行合理掌握,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的基本形成原因进行合理分析,找出学困生的成因,进而对症下药,找到有效的转化途径,提出一定的教学策略,通过这种基本的方式使学生走出学习的困境,真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基于上述观点,作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析了学困生的成因,并在最后提出了具体措施,改善学困生的基本学习现状。  相似文献   

10.
学习困难问题在中小学学生中普遍存在,它阻碍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影响教育的效益.对此,本文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便能有针对性地对数学"学困生"进行转化,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