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尊经阁文库藏校本《白氏文集》是江户初期天海大师在那波道圆本上校注加点的版本,其主要价值首先在于保存了惠萼、宗重、邦光、性全等人的奥书,对研究白集版本流传有所俾补;其次在于天海所校诸本文字与金泽本、《文集抄》《管见抄》等古抄本颇相近,以上版本所不存之诗文,天海校本有不少独特处,可纠正白居易作品传本误文,提供更优之抄本异文;天海还抄录诸本所无之注释,其中一部分可能为白居易自注阙文,另一部分为日本学者所注。日本所藏此类珍贵那波校本尚有十余部,应为我们校勘《白氏文集》及研究白集流传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概述了朱权生平及其著作,然后从朱权《太和正音谱》概述、《太和正音谱》对中国曲谱制作的贡献和《太和正音谱》对北曲曲谱制作的贡献三个方面对《太和正音谱》对北曲谱发展传播的贡献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初审意见(节选) 一、稿件总评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一书,清阮元撰.阮元生于文武兼治之仕宦世家,家资殷丰,颇有书藏,父母皆通诗书,家学渊源;本人师从戴震,为徽派朴学之重镇巨擘,乾隆进士,历任高官,在儒生中颇有号召力.阮主政江西于南昌府学所刻《十三经注疏》今为《十三经》通行经典刻本,然此次刻经源起实为其更早一次学术活动,即始于嘉庆六年的校经活动.有感于当时通行之毛本经书错舛流沿,阮元以其与自藏善本对校,成《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一书,刻印于文选楼.今通行本《十三经注疏》所附《校勘记》多以此为祖本,抄写过程中,难免益误.今对文选楼本《校勘记》进行校点整理,并与南昌府学《注疏》所附《校勘记》进行对校,单独出版,实有益学者,也是对《校勘记》这部校勘学集大成之作的首次校点整理.  相似文献   

4.
刘芳 《中国编辑》2018,(9):93-96
《涵芬楼烬余书录》(稿本)与《校订元明杂剧事往来信札》是近期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的与张元济相关的两种文献。其中,《涵芬楼烬余书录》(稿本)是张元济为"一·二八"事变后幸存的涵芬楼珍本古籍所编撰的版本目录底稿;《校订元明杂剧事往来信札》则收入了张元济等围绕《孤本元明杂剧》与相关人士的往来信札470件,完整地记录了堪称"战时出版奇迹"的《孤本元明杂剧》整理、校订、编印、发行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对上述两种文献文本的分析,试图还原以张元济为代表的老一辈编辑家的诸多工作细节,及渗透于其间的理想信念、文化担当与工匠精神,这对当代的编辑而言不啻一笔来自先贤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5.
胡培翚在撰著《仪礼正义》时常征引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的校勘成果。在胡培翚撰著《正义》的过程中,阮元《校勘记》曾出现三种版本,且每种版本的校勘内容不大一致。通过对《正义》所引《校勘记》内容的检索以及与三种版本校勘内容的比照,发现《正义》所引《校勘记》之版本实为文选楼刻本,但胡氏在征引的过程中也参照了南昌府学本及学海堂本的校勘内容。  相似文献   

6.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古籍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整理出版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活动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影印古籍是张元济主政商务时的主要出版方向之一.张氏运用传统的版本、校勘之学,辑印<涵芬楼秘笈><四部丛刊><续古佚丛书>等大部古书,为商务印书馆赢得在文化界、读书界良好的声誉和可观的营业收入.王云五则在胡适的影响下,开辟了商务印书馆用新式标点、分段、注释、导读等新方法整理古书的路数,出版了一批经过整理,易读、易解的经典读本.  相似文献   

7.
现在流传下来的《晏子春秋》有不少版本,但由于刻印时没有认真校勘或校订者各持所见,鲁鱼亥豕,不同的版本各有优劣。就目前所见,比较好的版本有元刊本(昭文张氏旧藏)、四部丛刊影印明活字本(1)、明吴勉学刊本、湖南思贤书局苏舆校本等。其中明活字本为大家所公认有校勘价值的版本,我们通过用汉代竹简本和明活字本(以下简称"明本")比勘,发现竹简本和明活字本同样各有优劣。现写就读书札记一篇,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张元济是著名的古籍文献版本专家和目录学家,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从1916年影印《涵芬楼秘笈》开始,50余年间,先后主持辑印《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续古逸丛书》等十余种大型古籍文献,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藏园先生校书概况,曾有前辈学者多次谈及①,其校勘成果,不时被当代古籍整理研究所采纳。然而,笔者在国家图书馆藏书中见到藏园校勘题跋,颇有内容丰富而未见诸新出版古籍者,其中所记藏书渊源、版本比较、校勘订正,堪资考证。现举隅子部三书,盼以裨益学界。  相似文献   

10.
双红堂文库藏别本《牛头山》传奇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藏清抄本《牛头山》一册,书衣题李玉撰。而其内容与李玉之《牛头山》传奇(存丹徒严氏藏旧抄本)完全不同。今考此本实为另一种传奇,源出于明传奇《东窗记》与《精忠记》,与《精忠记》前半尤相吻合。《远山堂曲品》谓《阴报记》“前半与《精忠》同”,故疑此本为明青霞仙客《阴报记》的清初演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