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悄无声息地分布在地球上一切场所的微生物正担任着物质循环的主角,它使我们的地球不会被生物的遗骸填满。现已知道1克土壤中栖息着1~10亿个微生物,其中大部分是未知的微生物。我们人类掌握的微生物只占  相似文献   

2.
水圈包括海洋、湖沼、河流、冰川、地下水等,水圈中居住着地球上一半以上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古菌、真菌、藻类、病毒等,蕴含着地球上最大的微生物组。已有的研究表明,水圈微生物在重要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关键驱动作用。但是,人们对水圈微生物组的核心科学问题,即微生物如何发挥驱动作用至今了解不多。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水圈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机制"重大研究计划(简称"水圈微生物计划")正式立项。该计划拟选择典型水圈环境,解析微生物群落构建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生物物质与能量代谢机制以及微生物代谢活动的生态学意义与贡献,从而揭示水圈微生物驱动碳、氮、硫等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机制。文章简述了该计划提出的背景与依据,以及涉及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3.
土壤微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微生物作为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引擎, 驱动土壤圈与其他各圈层之间发生活跃的物质交换和循环, 在维系陆地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相互作用, 支撑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土壤肥力形成和培育、污染土壤修复和全球环境变化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土壤微生物学是现代土壤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然而, 长期以来由于土壤生物系统的复杂性和土壤生物学研究技术手段的限制, 人类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认识十分有限。近年来, 随着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土壤微生物研究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 为促进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手段。文章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土壤微生物学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并抛砖引玉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一项新研究称,亿万年前,地球散发着臭鸡蛋味。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了微生物咬噬其他微生物——一种被称为异养的营养方式的化石证据。异养生物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因此必须吃其他生物。这与以阳光或无机化学物质为原料合成有机物的自养生物(如植物)相反。研究人员怀疑,生物吃其他生物的现象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这项研究的参与者、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的马丁·布拉西耶教授说,异养已存在了大约35亿年。新研究弄明白了这种现象在迄今大约19亿年前的情况。布拉西耶说:"在这一研究中,我  相似文献   

5.
王令朝 《知识窗》2006,(2):55-55
地球上一切具有生命特征的物质都被叫做生物,据统计,目前全球包括动植物在内大约存250000种生物。科学家们告诉我们,一切生物在生长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都会产生一种生物质,它里面储存着鲜为人知的能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能。例如,植物生长过程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分通过阳光将其转换成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地球是否是生命的惟一摇篮?宇宙中是否还存在着其它生命乃至智慧生物?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以前认为:地球上生命的爆发主要是由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决定的,而在宇宙苛刻的环境中,不太可能存在生命。但现在,一些特殊的地球生命形式的陆续发现正改变着人们的看法。这些生命几乎都是微生物,它们生活的环境非常恶劣,有的甚至不逊于宇宙环境,而一旦它们离开这些极端环境往往就不能生存,这一类微生物被称为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漫谈     
有害还是有益?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霉菌、原生动物及一部分蕈类,有时也把蕈类、地衣包括进来。因为酵母、霉菌及蕈在分类上称为真菌,所以微生物主要是菌类。微生物的身体小。繁殖迅速,适应能力强大,代谢种类多样化,在自然界内起着重大的作用。没有微生物的活动,就不可能有植物及动物。植物生长所依赖的土壤肥料,主要是微生物分化有机物造成的,动物的食料都是直接问接来自植物,而人们吃的又是动物及植物。生物死后的尸体也是依靠微生物分解的,所以,微生物在地球上的物质循环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角色。自有人类以来,就不断的在了解微生物的特性,并且利用微生物的特性为人们生产有用的东西。人类的知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革新》2010,(6):32-32
在火星上建造未来人类基地仍有很大的距离.但却不影响我们建造“火星温室花园”。目前科学家已完成太空实验,依据在火星上建造第一个“火星温室花园”的微生物殖民计划.在地球上模拟火星环境可产生微有机生物,这将有助于将火星岩石转换成为土壤.产生人类呼吸的氧气、纯净水和可循环废水。  相似文献   

9.
在火星上建造未来人类基地仍有很大的距离,但却不影响我们建造"火星温室花园".目前科学家已完成太空实验,依据在火星上建造第一个"火星温室花园"的微生物殖民计划,在地球上模拟火星环境可产生微有机生物,这将有助于将火星岩石转换成为土壤,产生人类呼吸的氧气、纯净水和可循环废水.  相似文献   

10.
正它们是"死星"的微小遗骸,却包含了不可想象的力量。它们可能会造成灭绝事件,类似于毁灭了恐龙的那场危机。它们叫做磁星。对于地球上的生命,这是一个来势汹汹的大灾难。大约在6500万年前,有一块直径7~10千米大小的陨石坠落在墨西哥的土地上,引发了一场大爆炸,尘雾遮天蔽日。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地球上70%的生命被消灭了,包括恐龙。至此,在不到5亿年的时间内,我们的地球已经发生了5次生物大灭绝。这次就是地球的第五次大灭绝事件,同时也是"威名在外"的恐龙大灭绝。  相似文献   

11.
<正>土壤与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中,消耗的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和大部分纤维都直接来自于土壤。保护好"大地母亲"的"皮肤",是人类不容推卸的责任与义务。人们通常认为,冰冷的土壤是没有生命的。其实不然,土壤也是有"温度"的,它如同地球表面的各类生物一样"活"着。据科学估算,每1克土壤中约有1亿个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各司  相似文献   

12.
甲烷决定气候的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今,产生甲烷的微生物仅仅生存在无氧环境中,例如牛的肠胃里,但在地球遥远的过去,它们却主宰着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3.
自然界最基本循环和微生物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当前农业和环境面临的难题,文章讨论了有机物质在植物、动物、土壤和微生物这4个系统中的运动,指出这些运动形成了两个稳定的基本循环,我们称之为自然界的最基本循环。近100多年来,人类忽视了微生物在有机物质的转化和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使微生物系统受到伤害,最基本循环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农业和环境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文章提出了恢复微生物系统和最基本循环的具体方案,希望通过发展微生物农业使中国农业走上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在迈向21世纪之际,我们在为生命科学中的一个悖论所困扰。正当我们实施遗传工程和开发更先进的培养技术之时,现代植物育种技术和环境开发却在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减少。在这方面,至关重要的是必须保护好微生物的种质,从而使地球上的微生物遗传遗产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冰冻圈微生物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冰冻圈的低温和严酷的生存条件,选择了具有独特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地球生命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独特组分。冰冻圈微生物大多为冷适应微生物;其中,有许多新微生物类群,是极其重要的物种和基因资源。嗜冷微生物是揭示生物冷适应机制的模式生物,其细胞及细胞组分在低温生物工艺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冰冻圈中也封存着一些古老的未知致病性微生物。冰冻圈是地球上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圈层,地球的升温正加速冰冻圈的退化和消融,冰冻圈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生境正在消失,且伴随着微生物的释放。这些微生物的释放可能是人类面临的不可预知的威胁。因此,亟待开展冰冻圈微生物调查与研究,探讨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6.
人类身为地球上的唯一智慧生物,其行为对地球的环境具有很大的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日,整体对于资源和物质的需求到达了一个令地球不堪重负的程度。具体到国家的层次,我国目前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往粗放式的资源开采模式和农业发展模式,以及一些不合理的工业生产活动,已经使得我国的环境和生态平衡处于一个十分脆弱的境地。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到环境的恶化,采取合理的策略,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并从法律和制度上健全监管和管理体系。从而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上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专利信息     
该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松材线虫的生物毒素及制备方法,属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本生物毒素的生产菌株Pseudohalonectria adversari(aZ D1)。Z D1通过液体和麦粒固体培养后,从代谢产物中提取有效的水溶和脂溶性物质制备成杀线虫生物毒素。本技术对松材线虫有良好的毒杀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一种防治松材线虫的生物毒素及制备方法(专利号:03135132)一种污染水体净化水生植物的筛选及快速繁育方法(专利申请号:200410079641)该发明涉及一种污染水体净化水生植物的筛选及快速繁育方法,属于环境生态治理工程领域。首先对污染流域水生植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极度生存     
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人们通常认为是没有生物能生存的,可是科学研究表明,我们严重低竹了生物的生命力。在极端环境下,比如强碱、强酸、高温、高压等环境下,依然生活着种类繁多的生物,这就是所谓的嗜极生物。极端耐酸微生物法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极端耐酸性微生物.在pH小于1  相似文献   

19.
地球上的海洋正在不断走向干涸,我们人类对此只能一筹莫展。这是一群日本地质学家最发出的警告。每年,地球地壳的运动要把10亿多吨海水投入地幔,它们几乎全被岩石所吸收。其结局,终有一天,地球会像火星一样干涸。日本东京理工学院的地质学家在构建起关于物质如何在地壳和地幔间流转循环的详尽估算后,得出了上述悲观的结论。大约46亿年前,就在我们的地球刚形成不久,那时紧挨地壳下面就是矿物、无机物,它们还太炽热,不可能承载住水。后来,大约7亿5千万年前,矿物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黑洞能够吞噬一切物质。如果一个天体在黑洞的附近,一定会被黑洞所吞噬。由于黑洞的内部压力很大,任何物体都会被压得粉碎。黑洞长期吞噬物质,黑洞内的物质就有可能会被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天体。形成一个新的天体往往需要上千万年,甚至需要几亿年。由于它们长期处在这个环境当中,反而适应了环境。再经过几亿年的进化,新的天体也诞生了生命,只不过他们长期处在黑洞之中。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完全与我们地球不同,也许他们一旦脱离了黑洞就会受到严峻的挑战,甚至可能遭到毁灭,如同我们地球向太阳靠近,对地球来说也是世界末日。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