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文化史上,自魏晋以降,伴随着知识阶层的人文觉醒,文人雅集活动可谓代不绝踪,自宋代李公麟做了画了《西园雅集图》后,“西园雅集”便成为后世画家的一个常见题材,备受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它被人们大量书写和描摹.本文试以图像学解读《西园雅集图》,分析这幅作品的内在意义.  相似文献   

2.
据说大雁迁徙时 ,通常有一只雁作领头雁 ,其余的紧跟其后 ,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的整齐的雁阵 ,一路齐心协力 ,团结前行。如果有一只雁受伤 ,则必定有一只雁留下来陪伤雁 ,直至它痊愈 ,或———死亡。读罢这个故事 ,感触颇深。我深深地思索着 :大雁所表现出来的团结精神、合作意识是否让我们明白些什么 ?合作意识之于世界 ,之于国家 ,之于个人究竟有什么意义……大从世界来看 ,有句歌词说得好 :“这世界变得越来越小”。随着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 ,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波及整个世界 ,经济全球化日趋成为现实。这就意味着国与国之间分工更…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在其美学理论《创造与模仿》一文中有一段关于“文章诵读”的精彩论述: 中国诗人和文人向来着重“气”字,我们现在来把这个“气”字研究一番。韩昌黎说过:“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声本于气,所以想得古人之气,不得不求之于声。求之于声,即不能不朗诵。朱晦庵曾经说过:“韩昌黎、苏明允作文,敝一生之精力,皆从古人声响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王维是唐代名诗人,同时又是名的画家。他的画流传下来的极少,但据史书记载,当时他曾有过大量的绘画创作,并被称为南宗画派的开山之祖。王维自己有诗曰:“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偶然作六首》)足见王维对绘画的造诣是很深的。因此,王维作为一个诗人兼画家,诗与画之间就必有相通之处,亦即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时代的西蒙尼底斯(公元前556-前496)很早就这样说过:“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中国古代类似的诗歌评论也很多,最著名的是宋代著名文人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称赞王维的诗与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氏还进一步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这砦评论均指出了诗歌和绘画在艺术特质上具有相通性。  相似文献   

6.
读画     
《随园诗话》:“画家有读画之说,余谓画无可读者,读其诗也。”随园老人这句话是有见地的。读是读诵之意,必有文章词句然后方可读诵,画如何可读?所以读画云者,应该是读诵画中之诗。  相似文献   

7.
雁的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古代文人根据自己不同的情感体验,赋予了大雁很多人格化的象征意义,本文将雁的意象归纳为承载飘泊孤寂之情的孤雁,思乡感怀的愁雁,卓尔不俗的高洁之雁,逆境中奋飞的理想之雁等几组不同的意象,逐一分析挖掘雁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承担的重要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8.
<正>汪曾祺在《逝水》一书《自序:我的世界》中写道:“我在昆明住过七年,一九三九至一九四六。前四年在西南联大。……后三年在中学教书,在黄土坡、观音寺、白马庙都住过。”《昆明的雨》所忆及的种种,都来源于那七年的生活经历。想象会为现实带上美颜滤镜,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汪曾祺在回忆昆明时,也为昆明带上了几重滤镜。一、雨之滤镜对于宁坤提出的“给他画一张有昆明的特点的画”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9.
二、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下) 阅读陈荣的《画之悟语》(节选)宪成1—3题。 读书乃人生的一大乐事。平素读书杂芜,东翻一本,西翻一本,也就读出了东、西方共同的绘画见解。清代盛大士《山卧游录》曰:“米之颠,倪之迂,黄之痴,此画家之真性情也。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生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故颠而迂且痴者,其性情于画最近。利名心急者,其画必不工。虽工必不能雅也。”此处所说的颠且迂且痴者,指的是宋代米芾、元代倪瓒、黄公望三位有代表性的画家。英国约翰·拉斯金的学术小品《论画家的修养》中说:“一…  相似文献   

10.
费振刚、胡双宝与宗明华三先生辑校之《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用力甚勤,大便于汉赋之研究。然为“全”者,实非易事,此学人之所共知。故见窄识浅如愚者,亦得一二遗珠以为此《小补》云。不当处,祈方家有以启之。一、补句P150:王褒《甘泉赋》。《文选》卷35《七命》李注引有“耀照形之玉壁”一句。P159:刘向《行过江上七雁赋》。杨慎《丹铅杂录》(丛书集成本)卷10“雁赋”条引有“顺风而飞,以助气力;衔芦而翔,以避结缴”四句(题作《雁赋》)。P278:傅毅《洛都赋》。《韵补》(丛书集成本,下同)卷1:“旄”下…  相似文献   

11.
传世名画     
《三顾草庐图》,以三国时期“三顾茅庐”的历史典故为题材,描绘了刘备在春日里第三次请诸葛亮出山时的场景。“三顾茅庐”,历来被认为是帝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体现。在明代宫廷画中,以“招贤纳士”为题材的历史故事画为数不少,反映了当政皇帝求贤的迫切心情。  相似文献   

12.
冬日婴戏图 [南宋]苏汉臣 在宋代,以儿童为题材的风俗画甚为风行,如南宋的苏汉臣就不但名扬当时,而且有许多作品传世,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今天能看到的他的作品有:《秋庭婴戏图》、《冬日婴观图》、《婴儿斗蟋蟀》等,皆取材于儿童,所画儿童天真憨厚、活泼可爱。 苏汉臣,南宋画家,开封人,宣和(1119-1125年)年间画院待诏,善绘人物、仕女及佛道宗教画,尤其以画婴儿嬉戏之景和货郎挑担著名,笔法工整细劲.国妇女“能得其闺阁之态”,画婴儿“深得其状貌而更尽神情”,其子苏晋卿、苏  相似文献   

13.
江苏苏州及附近地区史称吴门。自从春秋末期伍子胥建姑苏城以来,此处一直是江南富庶之地、文化名城。由此,三国魏晋以降,该地区就聚集了众多的文人、画家。至元时更成为文人画家荟萃之地,明代愈盛。据徐徵《吴门画史》记载,自晋到清代,吴门一带出现了  相似文献   

14.
说“彤管”     
关于《诗经·邶风·静女》中“静女其娈,贻我彤管”一句中“彤管”的理解,古之学者,各持其是,——说是“杆身漆朱的笔,古代女史记事用”,毛传:“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郑玄笺:“彤管,笔赤管也。”陈奂传疏引董仲舒曰:“彤者,赤漆耳。”后指女子义墨主事。《后汉书·皇后纪序》“女史彤管,记功书过。”一说“画笔”,明代唐寅《题牡丹画》诗:“毅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筲匣成图。”一说指乐器。  相似文献   

15.
雁是中国古诗中吟咏较多的物象之一。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便有咏雁的诗句:“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小雅·鸿雁》)。”三国时魏国诗人应场的《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则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一首较早的以较大篇幅咏雁的诗。雁为候鸟之一,秋凉之后往南飞,春暖时节向北归,《吕氏春秋》便有“季秋之月”“候雁来”,“孟春之月”“候雁北”的说法。唐代诗人韩愈的《鸣雁》诗也有“嗷嗷鸣雁呜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的诗句。  相似文献   

16.
十月     
十月是大雁南飞的季节。地处北半球、幅员辽阔的中国, 上空日夜掠过雁的身影,响彻雁的歌声。而中国古代以大雁为背景的诗文之多,在世界各国堪称独一无二愁!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的《别董大》苍莽悲壮;“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的诗《塞 下曲》威武雄壮;“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唐孟浩然的《早寒有怀》冲淡平和;“红藕香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宋代女词人李清…  相似文献   

17.
黄钺是清代诗人和画家,著有《壹斋集》、《二十四画品》、《画友录》等。其诗学韩愈、苏武,主性情,重学识。入仕前多写“穷愁抑郁、悲愤无聊之状”,通籍后的诗“类皆温深徐婉,理得情当”,晚年致仕后,仍关心国事民瘼,写出了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诗作。他在许鉴历代绘画作品特别是文人山水画的基础上,对各种艺术风格归类概括仿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写作了《二十四画品》,在中国画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画友录》考述了姑熟派画家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人之乐山好水,自古皆然。孔子有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山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定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备受崇尚,历代中国文人都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汉代枚乘赋《七发》中的《观潮》开始,山水成为文人创作的重要题材。继魏晋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诗的兴起、唐代以柳宗元为代表的山水游记散文的发展之后,  相似文献   

19.
吴冠中是很有成就的美术大师,散文也写得很好。《观瀑》一开始从我国传统山水画常以瀑布入画说起,并以国画大师李可染的画为例,说明无论老少,都喜欢观瀑,画家也每每以此为题材表现之,因为瀑布的流动之势容易成为“画面最活跃的命脉”。接着作者从画家喜欢画瀑布,写到游人喜欢去  相似文献   

20.
“雁”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代表着书信的往来,信息的传递,也寄托着文人思乡的情绪。在李清照《一剪梅》、《声声慢》两首词中也出现了“雁”这一意象,传达出女词人独特的细腻的情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