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米卢声称,他的训 练、比赛不会对联赛造成冲击,也不会影响俱乐部的正常工作。但国脚在集训前后的联赛中表现出的巨大反差已经说明:国家队的“飞行集训”,已经在影响甲A联赛。 队员们并不避讳飞行集训对其个人状态的影响。郝海东就曾明确表示:“飞行集训影响球员状态是肯定的,这种飞来飞去的生活很累。”无论是中、日对抗赛,还是中、南对抗赛后,“累”成了国脚们对飞行集训的普遍感觉。带着心理和生理上的疲惫,国脚们在集训后的比赛中状态不佳,也就可以理解了。个别的国脚甚至产生了“不愿入选国家队”的消极想法。米卢显然过…  相似文献   

2.
真情真言     
不是问题米卢提出的国家队多打比赛会不会影响联赛,我以为这不是问题。米卢作为一位世界顶级教练,提出一些“计划”,本属正常,而俱乐部队支持国家队也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回来卢提出的计划,对那些拥有国家队队员较多的俱乐部来说,影响损失确实更大一些,但肯定不是大到无法参加联赛的程度,而且这种损失是有补偿和回报的:一支俱乐部队能拥有一名或多名国家队队员,本身就是  相似文献   

3.
不拘一格用人才 迄今为止,米卢几乎没对外谈过他的国家队 建设的真正想法。米卢认为自己和球员相互了解的时间太少,对中国足坛的情况也不清楚。当初他曾满怀信心地提出飞行集训计划,但是,到了南斯拉夫才发现人员不整,伤兵满营,疲惫不堪,实现飞行集训的计划比想象中的要困难,毫无疑问,米卢不得不另外“想辙”。这个辙,首先要扩大国家队的面。 米卢是个精明人,不过他的国家队昆明集训名单总的感觉还是不太让人看得懂,比如年仅17岁、仅有1分钟甲A联赛出场记录的全兴小将刘成也在其中,虽然说一切都为了未来打算,但是一名只能…  相似文献   

4.
世青赛中青队完成比赛后,准备在阿根廷再呆几天的米卢应召提前返回北京,随着他的回来,以及联赛第二阶段的结束和十强赛的临近,公众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中国国家队。 在足协新闻办公室,每天有大量的电话打进来,主要都是询问国家队名单的事情,本来联赛期间一周两赛的时候并不举行新闻通气会,但是足协还是搞了一个通气会,宣布新一期(17期)国家队名单,以及米卢在阿根廷回来后的第一次公开露面。  相似文献   

5.
胖哥曲圣卿     
过去的一年对曲圣卿 来说终生难忘,作为升班 马辽宁抚顺队的队长,他 同队友一起勇夺联赛亚 军,个人荣膺最佳射手、最佳球员两项大奖,并第一次人选了国家队。而今新赛季开赛在即,曲圣卿说他并不在意是否能卫冕最佳射手与最佳球员的荣誉,最看重的就是要和全队一起实现联赛冠军梦。 整整一年曲圣卿就没有好好休息过,联赛打完就是国家队集训,国家队集训完就是备战超霸杯和联赛,所以笔者在广州遇到他时,他嘴边常挂着一句“太累了,”但自信依然,紧跟着就是满不在乎的一句“年轻,顶得住,没事儿。”的确,曲圣卿还很年轻,现在还不满…  相似文献   

6.
《新疆体育》2001,(11):11-11
过去,前国家队主教练施拉普纳曾运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德国某啤酒品牌进行市场开发活动,不过因为那一届国家队战绩不佳,施氏很快走出了中国人的视线。然两这次不同,十强赛上米卢得到空前的成功,在短期内造成的明星效应远非一般“造星运动”可比。米卢商业价值的想象空间随时间的推移不断膨胀。  相似文献   

7.
2011-2012赛季是邵佳一旅德的第10个赛季,这位过去九个赛季为慕尼黑1860和科特布斯踢了166场德国联赛和杯赛、打入28球助攻25次的全能攻击前卫,经历过不下十次严重伤病,但正如海明威说的那样:人可以被击倒、绝不能被打败——佳一从未向命运低头!新赛季德乙联赛又燃战火,邵佳一在鲁尔球队杜伊斯堡再次扬帆起航。初来乍到一惊雷在本世纪初那股留洋潮的推动下,2003年初邵佳一由北京国安转会至德甲球会慕尼黑1860,很快他便得到亮相德甲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新疆体育》2001,(10):32-33
2000年1月15日广州花园酒店米卢与中国足协正式签约 南斯拉夫人米卢·蒂诺维奇和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南勇代表双方在聘请米卢担任中中国家队主教练的合同文本上签字。中国足协从2000年1月15日起正式聘请米卢担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合同期限为2年,到2002年1月16日结束。被媒体称为“世纪豪赌”也就从那一天开始了。而就在签约当天,米卢就曾强调过国家队的团结,“团结”二字在后来的冲击历程中的重要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感受米卢的 “享受足球、快乐足球” 米卢最初踏上中国足坛的时候,带给中国足球的并下是该如何去踢球、如何去提高技战术,而是他的足球理念“享受足球、快乐足球”,这些和以往来执教中国队的各个洋教头有很大不同,他的这一观点在中国足坛引起了不小轰动,同时也引来了不少的困惑和质疑,在国家队处于低迷状态的时候,米卢这一观念也遭到了许多人的抨击,但恰恰是米卢这种观念  相似文献   

10.
在联赛最初,表现出色的球员不是外员,而是国家队队员,世界杯就在眼前,这至少令人欣慰。国家队的队员也许认识到自己重任在肩,所以都有意无意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力求拿出好的风貌、技术、意识,以求得米卢青睐,力争在国家队中有个好位置,这实际上是一场看不见的竞争,所以国脚们都是暗提着一口气。  相似文献   

11.
这张英俊的面容曾出现在1997~1998赛季全国男篮甲A联赛的宣传画上,与胡卫东、王治郅一同成为联赛的“偶像”。这恐怕是他第一次在联赛中风光“露脸”,对于一名年近30岁的运动员而言是多么地难得。而他给自己的评价是:“大器晚成吧。”他的名字叫:李晓勇。(一)回眸李晓勇的“篮球生涯”,人们不难发现,“坚韧不拔”是他的座右铭。李晓勇1969年11月28日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他1985年入选辽宁青年队,1990年入选辽宁队,1995年10月首次入选国家队。1996年他再次入选国家队,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1997年他又入选张斌执教的国家队。19…  相似文献   

12.
钱丹这个名字出现在中国男排大名单上,有些让人感到陌生和意外。作为自由人,即使是候补选手,钱丹也显得过于年轻了一点。1985年出生的他,作为江苏队主力自由人参加全国联赛也只有一年的时间。因此,钱丹在得到国家队的调令时,虽然意外却异常平静,他说“我是来学习的。”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辽小虎的挺进中原,作为队中终结杀手的李金羽在联赛前三轮(第四轮辽队轮空)便打进三球。不仅帮助球队连克大连、深圳取得两连胜,而且让自己有了两次进入国家队的机会。 国足主帅米卢是一个“只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人”,他习惯于亲眼看到某位球员在比赛中的表现,然后给出一个最为“真实的评价”;而很少对那些听说过,没见过的球员给予认可与接受——哪怕“地球人都说好”。  相似文献   

14.
李玮锋是个很有人缘的队员,外表英俊、球 技精湛、性格随和,因此颇得球迷们的喜 爱,在本栏目的嘉宾中人气指数名列前茅。“大 头”是长春人,秉承了东北人淳朴、率直的个性, 虽然奔波于联赛和国家队之间,感觉有些疲惫,但对于球迷们的提问,他仍然认真地做了解答。他说:有球迷关心我,那是我的荣耀。河南沈丘一中高三(9)班 谷登伟call:你对米卢、老塔两位教练有何看法,哪一位较好。复call:我觉得不能简单的把两位教练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更何况塔瓦雷斯教练已经不是我们队的主教练了,所以我也不想过多地评论他。米卢是…  相似文献   

15.
自2003年初邵佳一成功租借到德甲慕尼黑1860后。他就注定成了这一年中国球员当中的明星人物,因为现在中国球员能够在欧洲联赛中效力的球员实在太少了。而事实上慕尼黑1860也确实很看重邵佳一,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和中国市场有关,但俱乐部以及球迷们把邵佳一视为他们的希望之星就足以说明另一方面的问题了。而当邵佳一在2003年8月份十字韧带严重受伤后,邵佳一退出了德甲联赛,但是养伤期间的他仍然是慕尼黑1860的球迷以及  相似文献   

16.
“不爱红妆爱武装”,米卢要买枪。“米卢买枪”只是一则趣闻,不是要杀人,而是想保卫一些秘密。保卫秘密是每个人的权利,所以“买”把枪也是米卢的权利。国家队的新闻永远是最热点的新闻,作为国家队主教练的米卢很自然就会行使一些“保密局长”的职责,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国家队不能成为新闻的自由走廊,所以来卢端起枪……  相似文献   

17.
李响李响,中国足球记者中的一个特殊品牌。虽然李响和米卢的零距离接触叫很多男体育记者不屑。但是,人们在提到体育记者的时候,却不由得会想起李响。李响的文章有着很多这样或那样的争议,但是不容置疑的是李响凭着自己的英语水平和敬业精神赢得了米卢的青睐。只能说特殊性格的米卢塑造了一个特殊地位的李响。李响总是能够从米卢那里得到国家队的既准确又及时的最新消息。李响已经是一位跟国家队近两年的“老记者”了,甚至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位权威了。  相似文献   

18.
在2000年亚洲杯上,祁宏一战成名,此后,在米卢的国家队,祁宏成了一个重要的棋子。在国家队,祁宏很好地扮演了“影子杀手”这个角色,藏在前锋身后,等待时机,为中国队攻城拔寨。在世界杯预选赛上,祁宏的杀手本色显露无疑。虽然,祁宏没有强壮的体魄和强劲的臂弯,但是他有灵敏的嗅觉和可怕的灵气。记得有篇文章题目叫《巧者无畏》,祁宏就是最好的代表。在联赛上,祁宏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中远能取得首阶段的成绩,他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米卢来到中国后以他自己特有的选材眼光和用人标准,大胆地实施了“人事改革”和“人事调动”,为一些他认为会给国家队带来真正帮助的人迅速地办理了“农转非”手续。而那些通过“农转非”得以“进城”的人也用自己的努力表现回报了米卢的信任。  相似文献   

20.
佳一的故事还要从他的名字说起。 佳一原本叫“加一”,一来是纪念他是父母的第二个孩子;二来他出生在4月9日,但护士记录的时候,误登为4月10日,加上了一天,由此得名“加一”。再就是他上户口时,户籍警认为“佳”字寓意更好,于是作主改“加”为“佳”,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邵佳一”。 佳一的成长经历用“苦辣酸甜”形容绝不为过。 邵佳一5岁时就考上了足球学校,那正是许多孩子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龄,而他却已经在足球学校开始了集体生活。在班里他的岁数最小,又是天生的“左撇子”,所以写出的阿拉伯数字除“0、1、8”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