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卷首语春的寄语曲德林 ( 2 7/1.2 0 0 0 )……………………………卷首语 :“文化至上”和文化责任…阎纯德 ( 2 7/1.2 0 0 0 ) 1新千年文化笔谈我看二十一世纪中国学术发展前景 张岱年 ( 2 7/1.2 0 0 0 ) 2…………………………………科教兴国 千年大计任继愈 ( 2 7/1.2 0 0  相似文献   

2.
卷首,春之絮语—………………·春之卷·阎纯德1卷首,夏夜絮语—…………………·夏之卷·阎纯德祝贺·鼓励·希望——《中国文化研究》创刊周年纪念—…··,·张岱年周颖南张楔李充阳杨庆华吴奔垦谢冕傅玻琼梁锡华冯天瑜等卷首,春华秋实第一年—………·秋之卷·阎纯德1《中国文化研究》出版座谈会纪要钟敬文季羡林任继愈乐黛云汤一介傅漩琼冯天瑜张清常杨庆华等人发言……………………………………………秋之卷·高杉整理中国文化系列研究道的概念与正言若反——论老庄的辩证逻辑思想….,………………、…………··春之卷·孙中原2善待…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世纪末,文化人的心语 阎纯德(23/1.99)1……………………………中国文化论坛周敦颐宇宙图式论哲学形成的 文化背景余 愚(23/1.99)53…………………论《春秋》三讳彭学绍(23/1.99)61………………中国文化专论论戊戌时期的“孔教复原”…张锡勤(24/2.99)17二程、朱熹对中国儒学的发展 蔡方鹿(24/2.99)24……………………………说“”魏德胜(24/2.99)31………………………禅·禅定·禅悟方立天(25/3.99)1……………合和:中华文化精神之元刘明武(25/3.99)4……中国社会形态演变——从三权鼎立走向专制 何兹全(26/4.99)1………………  相似文献   

4.
发刊词—……·,·,…··,…………创刊号·阎纯德题词—…………………………·创刊号·柳斌任继愈张岱年季羡林萧乾杨庆华卷首,冬之絮语…………………冬之卷·阎纯德中国文化论坛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生命力—…··’……………………·创刊号·张岱年1ZI世纪与中华文化……………创刊号·张岂之4中国未来文化建设的途径—…·创刊号·杨国章8完成从选择文化学向认知文化学的过渡”“’”’”’””’”‘”““””’”“””’””·‘·’……冬之卷·王富仁2中华人文精神与当代人类社会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总目录(总第11~14期)卷首:文化的清醒选择阎纯德(11/1.96)1……………………………………………………………………中国文化专论跋太炎先生《遗嘱》——为纪念太炎先生逝世六十周年而作汤炳正(11/1.96)2……………...  相似文献   

6.
关于文化"全球化"的聚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晚期以来 ,全球化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然而 ,在经济建设是“重中之重”的当今中国社会 ,人们谈论最多的是经济全球化 ,似乎全球化就是指经济的全球化 ,而有意无意忽视了全球化中的另一些维度 ,文化的、政治的、民族的等等。近日 ,几位关心文化问题的学者们聚在一起 ,在“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大题目下 ,展开了热烈讨论。关于民族化和全球化叶廷芳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 ) :近些年来 ,我们的经济有了比较大的发展 ,但思想文化的发展相对缓慢 ,很多有意义的话题在经济大潮中被淹没。 2 0世纪初 ,以“五四”为标志的思想文化革命蓬蓬勃…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自 1 91 9年的五四运动以来 ,已成了几代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时人的中西文化论争作为近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 ,昭示着历史转折中所蕴含着的现代意义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需要中西融合、激浊扬清。1 .当人类即将告别 2 0世纪的时候 ,美国的社会学家托夫勒、未来学家奈斯比特都处心积虑地谋划着关于 2 1世纪的未来 ,东西方国家面对着跨世纪的转折 ,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着自己的发展前途和命运。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们或许已经意识到 :昔日的农业文明已成了落日前的一抹余辉 ,工业经济中的某些产业已滑过如日中天…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批准外文局机关机构编制方案(12一1) f刊首语〕发刊词杨正泉(创一l)开创西藏外宣工作新局面曾建徽(1一l)爱泼斯坦谈对外宣传爱泼斯坦(2、3一1)让世界了解中国什么朱穆之(4一l)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报道彭玉(5一l)云南在改革开放中前进普朝柱(6一l)研究市场保持特色杨正泉(7一1)改革创新提高期刊质量(8一1)统一思想发展民族工作大好形势 司马义·艾买提(9一1)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刘毅(10一l) l展扭]脚踏实地寄语明年(创一4)为办成世界性新闻周刊打基础耿玉馨(创一5)从生活出发报道今日中国陈日浓(创一6)保持文化特色加强经济…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命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经济“全球化” ,不是说中国在 2 0 0 1年 1 1月加入WTO之后就算完成了 ,也不是说这个国际贸易组织有了中国就十全十美了 ,“全球化”仍然值得人们深入探讨。走“国际化”道路 ,是 2 1世纪多数国家别无选择的“现实”。这个“现实”如果发育成长正常 ,它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繁荣和进步。历史地看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若以现在的话说 ,具有现代意义和前瞻意识的“全球化” ,是科技“爆炸”和经济高度发展为全人类酿造的“美酒” ,而不是为“个人”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栽种的菩提树。“全球化”的历史文化 ,可以从…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华文化走向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的走向如果只从文化本身来研究 ,可能会受到视野的限制。 2 1世纪初中华文化问题在许多方面不同于 2 0世纪 80年代“文化热”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讨论 ,那时文化问题的研究带有对“文革”拨乱反正的性质 ,可是在 2 0世纪末和 2 1世纪初再来研讨文化的走向 ,不能不思考时代的重要课题 ,即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一 中华文化的一个问题——科技伦理2 1世纪科学技术将会进展到什么程度 ,很难作出具体而微的预测。人们普遍认为 ,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将会给人类生活以重大影响。现在可以看到 ,因特网不久将成为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一所著名大学,也许没有一个著名刊物,但一个著名刊物却能够有力地帮助学校成为著名大学.1993年初阎纯德教授和我说起他正在筹备文化类研究刊物的时候,我问他用什么刊名,他说"中国文化研究".我说,太好了,你抢占了一个制高点!创刊艰难,办刊更加不易.阎纯德教授"十年辛苦不寻常",韩经太教授接过了这个接力棒,他们和编辑部同仁兢兢业业,把一个连学报都不是的一个普通期刊,办成了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刊物,和学报<语言教学与研究>一起成为北京语言大学的金名片."中国文化研究"没有辜负这个响亮的名字.许多学人受惠于它,我也是一个受益者.  相似文献   

12.
经济、科技的全球化 ,乃至某些物质文化 (如时装、餐饮、建筑等 )的全球化已是我们进入 2 1世纪时必须承认的基本现实。在这种趋势下 ,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精神文化 (哲学、宗教、伦理、文学等 )的走向如何呢 ?是否也将和经济、科技一样逐渐一体化 ,也就是说逐渐“趋同”呢 ?这类文化有没有可能 ,或者有没有必要持续多元发展 ?文化的多元发展是历史的事实。三千余年来 ,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希腊文化传统 ,以孔、老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 ,以犹太教先知为代表的希伯莱文化传统以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和非洲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3.
<正>《区域经济评论》是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经济类学术期刊,是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2013年正式出刊(双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5766,国内统一刊号:CN41-1425/F,国内邮发代号:36-44,国外代号:BM5690。一、主要栏目1.区域经济理论;2.区域经济政策;3.区域格局与产业发展;4.区域转型发展;5.区域协调发展;6.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4.
正值《中国文化研究》创刊五周年、汉学研究所成立三周年之际,1999年4月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召开了“中国文化与汉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文化研究》主编、汉学研究所所长阎纯德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傅璇综、钱中文、谢冕、郭志刚、崔永华、王富仁、葛荣...  相似文献   

15.
。盟l 6一一立I 6一一盟l星圣王卫5 l 6墅6警I塑登鹜豳IS’T(合) A BS·TAB 3 一我1 —6 —6-6们是3·31·11 7 6 5 3新时 代的3 3 2 3 11 5 6 1 5毳-一一憋善三7●3● r 3·3 3 3 I —T.B I O O O 0 T2 0 O OB统s I O塑2 OA I(合)好传统1一 一6人O 3 2 1 O 勤奋人1·2 3 56·7 1 2为了林区1 O 0 01 O 0 0人6 5 3 2 14 3 3 2 1剁新是 灵 O O O 0 O 0呈3盟了林区2 3 3 56 5 3 2—3 2 1 2一更美好O O O 3 4 50 O O 1 2 3 (男)啊 .厂—-、\6 1 7 6 5林业工3 3 3 2 31 6 5 6 16 5 4 3 2做就做好3 3 2 1 7 —_I-一 ●O O O O 2…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是本文关注的首要问题。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联系紧密,本文先是概括论述了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的概念,并指出各民族间的文化冲突与碰撞都是经济全球化的衍生物。经济全球化在给中国文化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中国既要敞开国门拥抱世界,又要独立自恃、不丢本色。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 1 2月 1 7日至 2 1日 ,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发起主办 ,由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岭南大学、香港公开大学、树仁学院、珠海学院、中西创新学院 (澳门 )合办的“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在香港举行。本次论坛是继 1 99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中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和 2 0 0 0年在北京举办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走向”之后论坛举办的第三次国际学术盛会 ,来自祖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及美国、新加坡、菲律宾、韩国等 1 30多位国际…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文化研究与中国学者的文化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时代 ,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客观存在 ,而且正在日益影响波及着我们中国的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我们甚至可以说 ,我们现在已经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传媒全球化 ,甚至有人已经注意到了文化上可能出现的全球化趋势。① 毫无疑问 ,全球化这个现象决不是少数专家学者躲在书斋里杜撰出来的 ,也不是新闻媒体肆意炒作出来的 ,而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而且经济上的全球化所带来的后果必然会反映到文化等相关领域里。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实现 ,这种迹象已变得越来越明显。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9.
学术信息     
“清”美文化原论 韩经太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2 0 0 3年第 2期 ,第 1 62 - 1 74页在中国古典诗学中具有相当阐释潜能和再塑空间的理论范畴“清” ,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范畴。从郭店楚简《老子》“太一生水”章来看 ,中国古代也存在“水原”说的思想。古人在以“太一”为宇宙本原而展开的哲学思考中 ,将某种关于“水”的生活知识积淀提升到了宇宙生成论的哲学高度 ,并集中在由“镜”与“清”这两个概念所表征的水清可鉴的经验基础上。因此 ,“清”美文化典型的原生形态就是“水镜”识鉴意识。“水镜”“玄鉴”的“清”美文…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的二重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球化的性质和利弊得失问题是全世界不断争论的一个大问题。在新千年到来之时 ,全球范围内对全球化的争论出现了新的高潮。2 0 0 0年 4月 1 3日 ,德国《世界报》发表一篇题为《全球化及其反对者》的文章 ,讨论全球化的性质和利弊得失问题。文章说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个景象就是全球化。全球化创造的财富越多 ,反对者的行动就越咄咄逼人。这是一支由许多非政府组织组成的队伍 ,他们中有环保和消费者利益保护者、社会活动家和工会组织、宗教界领导人以及呼吁和提供发展援助的人。”关于上述人士反对全球化的原因 ,《世界报》说 :“他们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