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蒙学要籍《三字经》很早就受到西方关注,留下了诸多西文译本,在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三字经》西传过程中,来华传教士扮演了重要角色。耶稣会士罗明坚完成了《三字经》的第一种拉丁文暨西文译本;《三字经》的早期俄文译本均由俄国东正教驻北京布道团的随班学生完成;马礼逊等来华的新教传教士推动了《三字经》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同时,来华传教士们完成的《三字经》西文译本大多起到了汉语教材的作用,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2.
张晓珍 《考试周刊》2011,(78):32-33
大学者章太炎说过:读《百家姓》不如读《三字经》;读《三字经》不如读《唐诗》;读《唐诗》不如读古代散文;读古代散文不如读诸子百家:读诸子百家就读其中一本—《论语》。但是对于《论语》的教学,老师们却是想爱你不容易。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学经典《三字经》包含了天文、历史、文化、伦理、生活等多方面内容,既是文化课本,更是道德教育读本。学校引导学生诵读《三字经》,对弘扬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将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诚然,在今天看来,《三字经》有一定的历史和时代局限性,其内容不一定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但其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德育思想,仍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力和一定的教育价值。教师应当在学校教育中,引导学生从《三字经》经典诵读中获得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有效传承。一、协同开展经典诵读和德育系列活动作为有着多年实践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笔者发现,学校只有开展贴近学生,寓  相似文献   

4.
王晓根 《江苏教育》2011,(12):21-22
2011年新学期伊始,在我的倡议下.全校师生开展了“编新《三字经》,做自主学生”的主题活动。活动分三个阶段:2月25日至3月5日,各年级、各班级组织学习《百家湖中学学生学习常规》,学生全员参与、自主编写《学习常规三字经》;3月6日至3月20日,各班级以主题班会形式,组织开展《学习常规三字经》诵读比赛;3月21日至3月31日,学校举行《学习常规三字经》诵读比赛和表彰大会。  相似文献   

5.
“三线并行”抓背诵 第一线是经典背诵。从《弟子规》《三字经》到《千字文》,接下来是《论语》《孟子》等。一年时间,我和孩子们背完了《弟子规》《三字经》,背了一部分《千字文》。  相似文献   

6.
徐梓 《中国教师》2013,(1):22-23
<正>山东省教育厅在2010年12月28日发出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古典文本的内容。通知甫一发出,即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我曾应邀接受《光明日报》记者的采访和作为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的嘉宾,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因为编辑出于整体的考虑,在发表和播出时只能着眼某个侧面,进行了大幅删  相似文献   

7.
《三字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选作儿童道德丛书之一。  相似文献   

8.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最为流行同时也最具影响的蒙学读物。《三字经》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历史内容,对于推动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的开展和促进历史知识的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今天中小学历史教育的开展以及少儿历史启蒙读物乃至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三字一句,两句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三字经位于"三百千"之首,是《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中唯一被称为"经"的,可见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当前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分析了《三字经》的教育功效,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通过“看、望、诵”三步骤强化《三字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借助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三字经》的意蕴.  相似文献   

11.
钱文忠 《教师博览》2013,(10):52-54
<正>《三字经》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自以为熟悉其实非常陌生的一部书。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汉族人的心里,《三字经》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有谁会承认自己不知道《三字经》呢?然而,真实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传统的《三字经》总共千余字,三字一句,句  相似文献   

12.
《湖南教育》2011,(4):49-52
2010年年底,某地教育部门发出一则通知,要求中小学校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要有删节地让学生读。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当今的小学生来说,《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学起来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那么,怎样让小学生情趣盎然地诵读国学呢?我们在实践中作了以下探索。一、创设  相似文献   

14.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蒙学的经典著作,自问世以来,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快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当前《三字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字经》的成书年代、作者、不同版本和启蒙教育功能等领域,并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但研究的开拓性、深入性和实践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谢新寿 《师道》2000,(1):62-62
苏步青出身于世代农家,小时家贫上不起学,放牛回来走过村上私塾,常常从门缝里偷听先生讲《三字经》,听到学生跟先生嗡嗡地读着“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时,他忽然想起自己也姓苏,便也高兴地跟着念。每天放牛经过都这样在学堂门口偷听,时间长了,他终于把《三字经》、《百家姓》、《左传》、《古观止》里许多章节都背熟了。  相似文献   

16.
师翠影 《考试周刊》2014,(32):194-194
正《三字经》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三字经》有利于幼儿积淀文化。《三字经》不仅局限于诵读,在教学中往往也会出现只会读而不知其意的现象,致使《三字经》成为一种机械化的方程式,没有让孩子真正理解国学经典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三字经》内容每两周开展一次诵读活动,引导孩子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孩子会讲述《三字经》、了解相关知识是直接的、外显的,而孩子的个性萌芽、接受的文化熏陶则是隐性的、不被人察觉的,但他们能长久诵读经典,这些烙在潜意识里的经典定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闪光、发热、壮大,产生积极的影响。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下独生子女普遍存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欠缺的问题,《三字经》中蕴含丰富的礼仪、诚信、关爱、坚持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诵读《千字文》、《三字经》和古诗词等经典作品已成为许多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备受各方好评。那么,中职学校又该如何开展"读经典,唱红歌"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和综合素质呢?作为技工学校的一名教师,我在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8.
夏学杰 《师道》2014,(11):58-59
孩子自从上了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正式学古文了--我说的不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而是学校自己另开设的--以前在幼儿园、学前班也学一些,但是要求不严。不像现在有学校自己印刷的校本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对学过的古诗、《三字经》都能背下来。儿子每天早晨想起要被老师过筛子,就急得直哭,因为很多时候他都背不下来。我问过别的省市一些家长,他们孩子学校也都有类似的校本课程,要求学生背的东西大同小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等。  相似文献   

19.
产生于宋代、经明清学人名家重订增益的《三字经》(全1140字),与《千字》、《弟子规》、《百家姓》、《童蒙训》一样,是我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材料之一。其内容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化和民族精神,凸显了中华民族儒家道德思想,因此于1990年底被联合国教科组织选人《儿童道德丛书》,从此《三字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将《三字经》按《平水韵》划分成了85个韵段。指明了韵例,介绍了同韵相协和异韵合韵情况,揭示了从中透露的实际语音特点,阐释了少数韵段以今音诵读不协韵的原因,为读者诵读、赏析《三字经》韵律美感提供了方便,为认定其作者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