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为探索普通高中基础薄弱的学生数学学业发展的途径,开展教学微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帮助学生获得以归纳活动经验和演绎活动经验为主体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能使学生掌握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源动力,帮助其进入学数学、用数学的良性循环,是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教师设计有助于学生尝试体验和发展思维的数学活动。经验"链"中得,即实现原有经验、生成经验、再生经验到新经验的积累;经验"错"中得,即化错累经验;经验"比"中得,让学生在方法的对比中深化对各种方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基本活动的"过程"与"对象"的有机统一,是数学思维模式与认知方式的综合习得,数学直觉为其最高表现层次。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本原与根基。问题驱动的数学活动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获得生动且深刻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热潮,"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提法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审视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初中教学中的价值,提出以下五点:一,在初中教学课堂中应重视学生已有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二,在学生已有的直接数学活动经验中注意素材的选择;三,通过构造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四,通过构造意境性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体验数学的精神;五,通过构造间接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提高数学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被定为四基之一,对于学生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引下,设计具有核心作用的数学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一课,从教学分析、课堂实践及反思交流三个方面,探究了如何以数学课堂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活动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所积累的经验,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多边形的面积"是帮助学生丰富"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发展逻辑思维和空间观念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图形转化"这一主线,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各种多边形面积的过程中,主动获取并逐步积累、提炼,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7.
当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理解不透导致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被经历",运用不当导致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被替代",等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建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一是直面数学现实,使经验抽象化;二是直击数学活动,使经验数学化;三是直通数学教材,使经验结构化。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会产生一系列体验和感受的积累,这将逐渐形成一种经验,也就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这种基本活动经验如果得到充分运用,就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更高效。本文将围绕《秒的认识》一课,分析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21):91-92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称作"四基"。"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教育目标指出,是基于"动态的数学观",把数学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于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的活动。随着数学新课程对"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日益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笔者结合多年数学教学实践略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结合当前数学教育的现实与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本文提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抓起。本文分析了数学中"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并从哲学、心理学、数学三大理论基础对"基本活动经验"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在数学教学中积累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日益成为数学教育和教学及其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学生需要积累什么样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这些问题仍然值得研究。在本文中,笔者阐述了自己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数学活动,可以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在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数学活动中,通过问题或任务引领学生全程参与相对完整的实践过程,展现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积累活动经验,激发创造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积累"案例",丰富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感性认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使之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通过追问概念的内涵,提升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理性认识。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分类整理,或丰富己有的经验,构建正确的数学活动经验,修正原来有误的经验,或淘汰先前错误的经验,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关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缺乏系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被清空;忽视连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被脱节;认知不透,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被干扰;理解不深,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被经历;等等。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在"做"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看"中习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思"中升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4.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经验,是他们经历数学活动之后所留下的直接感受、体验与感悟。由"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练习"这一课,谈如何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来积累、提升、内化数学活动经验,使获得数学经验与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悟数学思想并列,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数学活动经验"的内涵进行了描述: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属于数学经验范畴,它是学生从经历的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体验、领悟以及由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情感与观念等内容组成的有机组合性经验。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总结了自己的课堂实录及大量的课堂实例的基础上对"基本活动经验"视角下的课堂教学作了进一步的思考,认为基本活动经验是过程与结果、个性与共性、内隐与外显的统一体,由此归纳出了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徐磊军 《小学生》2013,(8):36-36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教学时我们必须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留有充分的探索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使他们在"做"中构建数学知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必须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获得,通过学生亲身实践、经历和思考。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得以积累.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定义和特征.提出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8.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成为与"数学双基"同等重要的"基础"之一。强调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个体在经历了具体的学科活动之后留下的、具有个体特色的内容,既可以是感觉知觉的,也可以是经过反省之后形成的经验。其主要作用和教育价值是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在课程目标"基本数学知识"、"数学基本技能"双基上增加"数学基本思想"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双基"只有通过经验化才能真正提升为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把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经验;把原经验迁移为新经验。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徐微 《江苏教育》2013,(1):36-38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个人化的、阶段性的、经验性的、表象性的、非严格的、可错的、动态变化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强调的是"发生"而不是"强加于人"。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理解不同,教学的实际效果也相差甚远。在教学中,存在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缺失的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可通过加深认识理解、完善备课观念、拓展课堂内涵外延、注重科学评价等方法来促进学生有效地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