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虑到空间因素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本文将空间自相关模型与多层线性回归模型融合,构建了空间效应多层线性回归模型,选取2003至2016年29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空气污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48.32%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变化来自地区的差异;空间因素显著地调节了经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环境规制效应对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且它可以显著抑制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对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正向影响;且验证了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6-2011年GDP为经济增长指标,以废水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环境噪声平均值等为环境质量指标,依据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耦合关系的模型,并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呈现显著的EKC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3.
较为准确地对中国大陆地区29个省份(市、直辖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将其分为高排放高收入、低排放高收入、高排放低收入和低排放低收入四个不同区域,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EKC曲线及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除高排放低收入地区外,其余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存在倒"U"型关系,EKC曲线假说成立.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城市化和国际贸易水平等对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极有潜质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选取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在对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的动态演进规律,并借助基准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如下:(1)各省份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总体均呈现稳步提升态势;区域异质性上,数字经济水平由“中部塌陷”逐渐过渡至“由东至西”逐级递减的空间格局,而旅游经济则由“东—中—西”逐级递减过渡至“中部塌陷”的区域特征.(2)数字经济能显著赋能旅游经济增长.考虑控制变量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它能有效推动旅游经济增长0.670 3%,且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3)在空间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对邻近省份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但从不同区域来看,仅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能释放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西部地区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效果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1)基准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长三角城市的经济韧性,并且对城市经济抵抗与恢复力的提升效果最明显。(2)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效果显著。(3)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创新创业和改善社会保障两条路径来提升城市经济韧性。(4)空间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长三角城市群内邻近城市经济韧性存在正向溢出效应。由上可见,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韧性提升的作用,有关方面应当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社会保障体系联动发展,加快都市圈人才引进,以及加强非都市圈城市数字经济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方官员在环境污染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首次利用中国1993-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政企合谋"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发现,"政企合谋"使得合谋地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分别上升8.9%和12.5%,约合36 970.7万吨和6 384.05万吨;另外,"政企合谋"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随着官员的任期发生变化,对于任期超过5年的官员,任期限制使得"合谋"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影响下降6.8%。本文的发现对改善我国环境质量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能否促进研发创新,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需要实践检验。基于2013—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并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检验数字经济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研发创新是数字经济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主要渠道;数字经济、研发创新及其交互作用均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呈现异质性特征,高数字经济水平地区,具有较高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促进作用。应加大对数字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融合创新,加强低水平数字经济发展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13-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面板熵值法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对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准确测度;然后在邻接矩阵、地理距离矩阵、经济地理嵌套矩阵下,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降低信息收集成本与市场进入门槛水平,从而对我国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经济地理嵌套矩阵下的空间效应最突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带动区际之间的良性竞争,对地理距离关联省份的出口贸易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和获取资源的不及时,在邻接矩阵和经济地理嵌套矩阵下,间接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的深入应用和不断发展,能够促进经济总量增加,进而为税收收入增长带来较大的空间。为此,在阐释数字经济发展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税收收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税收收入增长,且数字经济发展在不同产业税收收入、不同税种和不同分位点之间呈现出异质性特征。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强化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税收收入的促进作用;此外,数字经济发展提高税收收入,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实现的。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够显著促进省份内部税收收入增长,还对其他省份税收收入增长起到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因此,应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传统经济深度融合,加速产业结构高级化演变,同时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协作机制,缩小地区间“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0.
基于STIRPAT模型,运用面板回归方法,定量分析东部10省市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行业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石油石化类行业对二氧化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而金融业对二氧化碳排放略有降低作用;城市化率提高会促进二氧化碳排放。为尽快形成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发展模式,地方政府需要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化时代,数字经济如何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21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指数和共同富裕指数,选取人才和资本要素流动为中介变量,数据要素流动环境为调节变量,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明显促进共同富裕,对邻边地区存在显著的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在地理分布上呈现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人才和资本要素流动影响共同富裕;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效应,且人才和资本要素流动对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起到“边际效应递增”作用;数据要素流动环境能合理调节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据此,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人才与资本要素的流动和精准匹配,形成优势互补、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在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选取2011—2019年长三角4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分别采用SD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不仅能直接促进本地区的区域创新发展,还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相邻地区的区域创新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在数字经济影响区域创新发展过程中,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起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9~2018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构建科技金融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科技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得出如下结论:以全国样本来看,科技金融显著地提高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但这种关系是非线性的,即在经济水平越高的省份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分地域来看,东部地区科技金融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技金融能够显著推动经济发展,但在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低下的中、西部则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前,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为农民收入增加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理论层面详细解析了数字经济影响农民收入的作用机理,并基于2004—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论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这一促进路径是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市场规模扩大实现的。进一步的面板门槛效应模型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即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速度加快。为此,各地区应加大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破除制约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堵点,逐步消除市场壁垒,推动农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5.
借助数字经济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碳生产率,是实现农业“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农业碳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农业碳生产率;运用替换解释变量法、剔除部分样本、调整样本期以及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技术创新与数字经济和农业碳生产率之间有正向关系,并对其起到中介传导作用。同时,数字经济对农业碳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东部地区、产销平衡区和高技术创新能力地区的影响效应最显著且最大。数字经济对农业碳生产率的提升存在门槛效应,在数字经济和技术创新跨越门槛值后,其促进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新动能。文章基于2014—2019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能够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积极影响,且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2)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市更为显著。据此,山东省应加快数字经济建设,通过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增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剖析了数字经济和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对其绿色效率的影响机理,采用2007-2016年数据,分别测量了我国沿海省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海洋经济绿色效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有利于海洋经济绿色效率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具有正向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对海洋经济绿色效率有非线性的正效应;数字经济对海洋经济绿色效率的影响有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邢台学院学报》2017,(2):51-53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区域经济学和财政经济学理论,选取安徽省56个县域,采用2010-2015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支出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对地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其中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且皖南地区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比于皖北地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方面的影响,基于2013—2020年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中的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数字产业化影响区域创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并且通过构建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以及空间杜宾实证检验,得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创新空间溢出效应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提出加强区域技术中的技术相互联系及资源共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新型科技基础建设并增加使用率,提高数字技术的发展等几点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区域城市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2011-2020年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利用GMM方法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及其机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由东部→西部→中部依次降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教育公平程度相近,西部地区呈现出较大的教育不平等;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的教育公平,收入再分配效应和市场化效应是关键的作用机制。数字经济发展对教育公平的积极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教育公平程度较低的地区中更明显,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未来,我国要打造数字经济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加快关键数字技术突破;利用数字经济的积极效应,推进区域教育水平协调发展;发挥市场化效应,提升农村居民创业活跃度,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