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曼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2):89-91,112
《隋代墓志铭汇考》是研究隋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宝贵资料。但其释文仍有疏漏之处,主要有文字可识而未释、文字误释等。  相似文献   

2.
《河北宣化纪年唐墓代发掘简报》将释文以简体字写定,其释文仍有部分文字误释,如:“姻”、“功”、“溪”、“庆”等,故需要对这部分文字进行重新释读。  相似文献   

3.
南汉《康陵地宫哀册文碑》释文用现代简化字写定。本文列举了其中13处释读错误,主要分三类:一,文字误释;二,字序颠倒;三,字为异体而未改正。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由于志石断裂或碑板泐蚀,造成一些文字释读有困难,释文处理作"□"。根据文字残画、行文体例、语境和文史知识,这些缺字能够释读出来。释文中部分"□"字的补释,可以使这些宝贵材料得到更科学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周绍良先生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给学界提供了一份研究唐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宝贵资料。但近来笔者阅读此书,仔细核对相关拓片,发现其释文仍有疏漏之处,主要有文字可识而未释,文字误释等,特予补正。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释文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误释形近字,包括未明典故而误释、未明普通词语而误释、未审语法而误释;二是误释异体字,包括未识构件讹混规律而误释、误套构件讹混规律而误释、未解类化字规律而误释;三是不辨同形字。从表层看,这些问题是文字问题;从深层看,既有文字问题,也有语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朱子〈论语集注〉初探》一文认为:《论语集注》在注音、释义方面是以唐初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为依归"。其实,对于《释文》的注音,《集注》是批判地继承;《朱注》在释《论语》经义时,只是偶尔采取《经典释文》之说,更多的是采择比《经典释文》早的古注、小学类的书的释义以及其它较早文献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就碛砂藏系改动原书文字的情况考察《玄应音义》碛砂藏、高丽藏二系的异同,其改动原书文字的情况可归为三种:根据时音改动释文切语;不明底本之误而以意妄改;据字书删改玄应训释失当之处。充分认识碛砂藏系这些改动的性质,把握其改动的大致规律,不但能让我们对其版本系统特点有更清楚的认识,而且能正确指导《玄应音义》校勘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中的"央",毛传曾有解释。至唐代流传为两种训释:一为"央,旦也",见《毛诗正义》等;一为"央,且也",见《经典释文》。清代对两种说法各有拥趸。阮元曾指出"《释文》‘旦’字或误‘且’",但未予解决。本文从文献版本、词义训释和字形变异等角度加以辨析,认为前释为确诂,而后释为讹传,其"且"实为"旦"之形误。解决这一历史疑案,有助于正确理解《诗经》内容,并可纠正各种典籍未加考辨而照录《经典释文》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肩水金关汉简(贰)》的释文是诸多专家多年的工作成果,颇为精审,但仍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针对这些尚存疑义的地方,从字形的对比、上下文推理、文献材料的互证等方面,对相关释文进行了考察,对原整理者部分缺释漏释之处进行了补释,对原释文的误释之处给予了纠正。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公布的出土战国文献材料,绝大部分文字已经被释出,这为我们编写一部多卷本的《出土战国文献汇释今译丛书》提供了有利条件。本课题的研究是基于所有的出土战国文献原始资料之上,写出摹本,从文字考释、词语训释、语句通释、思想内容、时代性和地域性等方面概述以往成果,并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后写出对所选的出土战国文献的释文、标点、汇释、今译。  相似文献   

12.
北朝佛教石刻释文错讹、阙漏较多,因不辨形近字、俗字、未识异体字、讹混字,不明文化词语,文字泐蚀模糊难辨,错误句读而误释。通过结合石刻拓片及相关文献资料,辨明字形,举证字例,纠正误释文字,补释缺文,分析误因,校正释文,以使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得到更科学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3.
唐《陈晖墓志》释文中有大量文字讹误,实为未通典故、误释异体字、未识字形等原因造成。结合历史文献及墓志拓片,纠正其讹误之处,指出释读错误原因,避免以讹传讹,以便使这通宝贵材料得到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对《甲骨文合集补编》第三册释文的继续校读,共100条。在通读原释文的基础上,通过参阅相关著录拓片、摹本、照片及现有成果,结合卜辞文例,对原释文中存在的漏释、衍释、误识、误读、释文自相矛盾及其它问题进行了逐条校读并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5.
《肩水金关汉简(贰)》因简牍残断、文字漫漶等原因,致少量释文存在误释、缺释现象。本文主要依据该书所见相关简文及其文例,并以居延汉简、居延新简及武威汉简等为参考,进行考辨订补,其中对3枚残简作了缀合。全文分61条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6.
《经典释文》为唐代陆德明总结东汉南北朝以降经学家音义汇释的集大成之作。这部规制宏大的著作之中,其资料来源未必全为陆德明个人汇集。从古代文献著录、《经典释文》的内部体例以及同时代相关学者的著录资料来看,其中有借鉴前人音义汇释著作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文物》近几年刊布了部分新出土墓志,为历史和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其中有些墓志释文存在文字误释、句读错误等疏漏之处。现选择其中6篇墓志,结合拓本和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校正,以便大家更加准确地利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是对《甲骨文合集补编》第三册释文的校读,共100条。笔者在通读该书并进行逐条释读的基础上,通过参阅相关著录拓片、摹本、照片及现有成果,结合卜辞文例,对原释文里存在的漏释、衍释、误识、误读、释文自相矛盾等问题进行了一一纠正。  相似文献   

19.
或因拓片较为模糊,或因未通典制,或因未识碑刻异体字等,《汉魏六朝碑刻校注》、《北魏〈邸府君之碑〉考释》对魏碑《邸府君之碑》释文时存在大量误释、阙释、漏释以及标点等问题。结合碑刻文献、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等几方面的知识,校订《邸府君之碑》释文中的阙误,为学界提供一较为忠实的文献文本。  相似文献   

20.
《曲阳白石造像研究》释文错讹、缺文较多,实因不辨形近字形、未识合文、误释异体、文字泐蚀、不明文化词语等疏漏所致。通过结合历史文献及石刻拓片,纠正其讹误,分析误因,避免以讹传讹,以使这些宝贵资料得到更科学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