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形成背景 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使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在国人面前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尤其青少年群体对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民俗节日及其蕴涵的内在文化更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2.
屈原、端午与龙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午是中国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据典籍所载,至少有五种说法,而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久远的要数纪念屈原一说。而真实的历史却是,端午本是一个祭祀图腾之物——龙的节日。作为一个精通楚湘巫傩之术的爱国诗人屈原,选择了五月五日这一个祭龙的日子投江自沉,本是一种安顿自己灵魂的行为,是乘龙升天之意。而屈原崇高的爱国精神,顽强的斗争意志,高尚竣洁的品格感动了楚国人民和历代中国人民,于是,把端午节、划龙舟与屈原紧密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纪念伟人的节日和活动。  相似文献   

3.
总目标:1.知道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了解端午节独特的风俗习惯及其意义。2.参加节日民俗活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活动一节日的由来目标:1.了解节目的由来和有关风俗习惯。2.共同讨论节日的环境布置。准备:图片,有关屈原的图书。过程:1.展示图片,讲述屈原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都邑赋中的民俗文化,是都邑赋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描写,也是一个都邑社会、民俗生活的文字再现。这些内容为后人全面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提供了重要资料。上巳、清明、端午属于重要的民俗节日。这些民俗节日及节日中的重要活动,在历代都邑赋中都有着丰富的记述。其记述包蕴着丰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下,农村地区不再简单的依赖农业与工业来带动经济发展,借助当地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端午节作为浙江省乡村地区重要的民俗节日在全省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参与程度与热情,并逐渐成为浙江省民俗活动的典型代表.本文从乡村端午民俗旅游资源的视角出发,以端午民俗旅游节庆为研究重点,对浙江省乡村端午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重视享乐的世风,使源于上古的节日民俗到了宋代更趋定型和完善。宋代节日生动的民俗风情,为节令诗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新颖的意象,成为节令诗创作丰沃的土壤,在融入诗人个体的情感趣味、审美理想、人生感悟和生活思考后,宋代节令诗实现了对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本身固有内涵的超越,使之与前代相比具有更深远的情感寄寓和更深厚的审美意蕴。该文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研究宋代诗歌,对于我们了解宋代岁时民俗,解读节令诗,乃至了解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历史依据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95):187-188
我国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充满诗情画意,是历史长河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我园以过中国传统节日为基础,围绕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周"活动。通过"民俗周"活动,让孩子们见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轨迹;领略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孩子们的民族认同感,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增进了幼儿对祖国优秀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民俗节日礼品包装设计中体现,能更好的展示我们独特的民族个性和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设计元素,已经成为当代设计师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各要素着手分析,研究民俗节日礼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总结设计原则来分析怎么样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民俗节日礼品包装设计中,形成中国式包装风格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始终伴随着农耕文明发展而不断延伸的文化现象,那就是"春牛"文化.我国渊远流长的"春牛"民俗事象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和独特的社会功能,该文以广西各地"春牛"民俗为研究指向,探讨其蕴含的农耕稻作文化与原始图腾祟拜内涵.  相似文献   

10.
正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及汉文化圈的传统文化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农历五月为仲夏,其第一个午日正好是登高顺阳的好日子,故五月初五又被称为"端阳节"。后来,因屈原在这天抱石投汨罗江,由此水神便被人格化为屈原,祭祀水神的仪式也就发展成了纪念屈原的活动。隋唐之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开始成为全国性的节日风俗并流传至今。因而,每逢端午佳节,屈原便成了绕不开的话题,汨罗江、赛龙舟、吃粽子,这些字眼中都饱含着后人对他的敬重与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