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实践表明,各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育的基础环境不同:美国建立在相对成熟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基础上,而日本、韩国、意大利则通过新的立法方式推进。本文对不良资产化过程中涉及的特殊目的栽体的组织与立法、交易结构与信用评级、资产管理服务商等环节进行了比较分析。意大利的法律制度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具有积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有效处置不良资产是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资产证券化作为市场化的融资工具,有助于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变现过程,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处置情况,进而提出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同时,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讧券化的前提条件、特点和基本模式,并阐明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际意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障碍,并在操作环节和政府层面上提出了具体的实施途径,进而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刍议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机制及商业银行角色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分析,指出:在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发育尚不完善的背景下,不良资产交易结构存在的缺陷造成了供求双方交易困难,而不良资产证券化通过风险隔离机制、信用增级机制和治理机制可以有效消除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并认为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证券化中起到了多种角色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我国银行业的现状,提出利用不良资产证券化来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并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实施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从资产池的构造、特设机构的设立、证券产品的设计、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这几个方面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开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技术和金融工具,在许多国家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在融资理念和融资方式以及金融产品创新方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本文基于我国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中存在的一些障碍,并同时提出了加快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及基本运作程序,不良资产证券化所面临的障碍及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制本为主"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的破产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本文从资产证券化会计方面分析雷曼兄弟破产的过程及原因,进而提出改善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的政策建议,希望丰富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虽然中国金融市场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但这件事确为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敲响了警钟。自从2005年启动试点以来,资产证券化发展缓慢,这既与现行的投融资体制有关,更与证券化参与主体之间为各自的利益而不能各司其职有关。为此,我们先梳理一下信贷资产证券化理论,再结合中国的实践,分析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防范,从而推进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以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9.
资产证券化是近二三十年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九十年代后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形成了几种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模式。由于资产证券化有着不同的类型.因此很难给其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就一般意义上说,资产证券化就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稳定、可预见的现金流收入的资产,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行为。从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概念出发,我们就可以给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定义。所谓不良资产证券化就是指将能产生可预见现金流的不良资产分离出来,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美国金融市场的资产证券化使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陡增,并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资产证券化增加金融市场系统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倒买倒卖的市场运作模式、资产支持的证券流动性不足以凌资产证券化交易的茇杂性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本文将从相关性的角度来探讨金融市场系统风险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