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粤雅堂(南海) 业主伍崇曜,原名元薇,字紫垣,南海人。邑廪生,以赈捐赐举人,后加布政使衔。家富于财而喜结交文人,且致力于搜书、藏书、刻书。筑“远爱楼”为藏书之所,构“粤雅堂”为辑书校书之地。伍氏刻书,重视乡邦文献,偏好孤本秘笈,内容涉及经、史、子、集、丛书,凡传统学科之门类都有。所辑刻各书,错讹脱夺极少,雕版精良,形式大观。尤以辑刻《粤雅堂丛书》为人称誉。不愧为清代广东乃至全国著名的刻书家之一。伍氏的刻书活动,从道光十一年(1831)起至同治二年(1863)止,持续了三十余年,前后辑刻达二百多种,二千余卷。所见有:《粤雅堂丛书》三编三十集一百八十五种一千三百四十七卷。(17)(20)《岭南遗书》六集五十九种三百四十八卷。⑨⑩(17)(20)《楚庭耆旧遗诗》三集七十四卷。(15)《粤十三家集》十三种一百八十二卷。⑨⑩(20)《金文最》一百二十卷。⑨《舆地纪胜》二百卷。⑨《西湖书院重校史论丛编》四种十一卷(清)刘口辑。(20)  相似文献   

2.
一、废纸堆里的“剥削账”正宁县档案馆保存的两卷“燕翼堂”契约、账簿,时间跨度大,历史久远,而且内容连续、完整,成为馆藏珍品,倍受重视。鲜为人知的是这两卷“燕翼堂”契约、账簿由“废纸”变为“珍藏”的经历。那是1987年,我在正宁县档案馆工作,当时我还是从事档案工作不久的一名新兵,有一次到正宁县永和乡接收到期档案、清理鉴定待销毁的积存文件时,发现有两本题名为“燕翼堂剥削账”的案卷。  相似文献   

3.
一、导论清未学者叶德辉的《书林清话》是中国书史上的名著之一,全书内容,按年代先后的序列编为十卷。始刊于1920年春(湖南长沙观古堂刻本),1957年古籍出版社依据此本,经旧式标点后重排为壹册,并附刊了续编《书林余话》2卷,是行世较善的一个版本。1987年中华书局根据此版重印。《书林清话》用笔记条目体的形式,提供了有关我国古代雕版书籍的各种知识,叙述了唐宋以来刻板、活板、套色各种印刷方法的发明和传播,内容还涉及历代雕版的规格,材料工价、装订、鉴别、保护和宋、元、明、清四代著名刻本的掌故,对我们研究中国书籍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邵阳松坡图书馆是全国第二个为纪念蔡锷设立的私立图书馆。1915年,松坡首举义旗,奋起反抗洪宪帝制,第二年病故于日本医院,国葬于长沙岳麓山。为了纪念蔡松坡先生,1920年在北京北海快雪堂及石虎胡同设立了第一个私立松坡图书馆。因松坡是邵阳人,1942年以邵阳协里坪二栋房子作馆舍,建立了阳松坡图书馆。有三十四间房,是当时邵阳独一无二的新建筑,庭中培植花木、极其华丽。抗日战争中,日冠由湖北进犯湘西,邵阳成为火线前  相似文献   

5.
中国雕版印刷最早发明于何年?专家未有确凿的证据能加以论断。从历史文物的发现中,认为唐武则天时代,已有雕版印刷,但大都认为可能还会早些。 现在,中国存有敦煌发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该经有“咸通九年”造之刊语,即公元868年刊印。这个雕版印经,是有年号注明的。 1906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妙法莲华经》若干卷,最初印本收藏在清末新疆布政使王树楠手里,后来转售到日本人手中,现藏于东京都艺术家中村不折的书道博物馆中。专家认为此本较敦煌发现的《金刚经》  相似文献   

6.
黄宗羲(1610——1695),浙江余姚人,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他不仅是明未清初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杰出的史学家和卓越的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位“家富藏书”的藏书家。然而对于后者,却鲜为人知。黄宗羲的藏书非常丰富,其数量之多,甚至可以与当时江南一些著名藏书家相媲美。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下面两个数字说起。第一个数字是他儿子黄百家关于续钞堂所藏书目的统计。康熙四年(1665年),黄宗羲建续钞堂于南雷,庋藏图书。对于当时所有的藏书,黄百家曾分门别类,作过统计。他在《续钞堂藏书目序》中记载:“续钞堂藏书经若干卷,史若干卷,子若干卷,集若干卷,选文若干卷,选诗若干卷,志考类若干卷,经济类若干卷,性理语录,天文,地理、兵刑、礼乐、农圃、医卜、律吕、数算、小说、杂技、野史、  相似文献   

7.
湖南在两宋时期,偏安南方,战祸稀少,洞庭鱼米之乡、农业手工业发达,雕版印刷盛行全省。据地方史志所载,木刻版书达数百余种,流传于今世的宋版书尚有南宋绍兴年间湖北提举茶盐司常德刻本《汉书注》一百卷,南宋乾道九年(一六五年)永州郡庠刻本《柳柳州外集》,宋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年)衡阳郡斋刻本《致堂读史管见》等。  相似文献   

8.
王雨濛(以下简称“王”):中韩日雕版印刷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1月28日召开了,您能介绍一下这次研讨会的有关基本情况吗? 肖东发(以下简称“肖”):2015年11月27日至29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东方印迹——2015年中韩日雕版印刷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的研讨会的主题是“东亚印刷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展示”,并设雕版、版画、出版博物馆建设三个分论坛,分论坛议题分别是:(1)出版与社会互动前行;雕版的保护、整理及价值研究;(2)版画的传承、保护及其历史贡献;(3)出版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内容需求、收藏策略及学术内涵.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被誉为“江苏一宝”和“中华一绝”的雕版印刷,近年来在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发扬光大,随着国际交流日趋频繁,这一民族工艺奇葩更是声名远播海内外。活字工艺印刷的《唐诗三百首》、《毛泽东诗词》以独特的收藏和欣赏价值备受专家学者推崇;清代焦循的手稿《里堂道听录》  相似文献   

10.
广东雕版印书,始于何时,已难稽考。黄慈博所撰“广东宋元明经籍椠本纪略”(《广东文物》,前广东文物展览会编,民三十年香港中国文化协进会出版。卷九第十一至二十六页),载宋代广东刻本十七种,尚多遗漏。例如,宋陈振孙  相似文献   

11.
邵阳松坡图书馆,曾是湖南省三大民办图书馆(中山、船山、松坡)之一,是为纪念蔡锷将军而建立的. 蔡锷字松坡,湖南邵阳亲睦乡人.蔡锷将军是我国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军事家,著名的辛亥革命先驱.1915年,松坡首举义旗,奋起反抗洪宪帝制.1916年,病故于日本福冈医科大学医院.1917年,国葬于长沙岳麓山万寿寺后山.为了纪念蔡松坡将军,1920年在北京北海快雪堂及石虎胡同创立了民办松坡图书馆.因蔡锷将军是邵阳人,  相似文献   

12.
地市报如何为本地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邵阳日报从1995年开始按照邵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只要来邵阳,一切好商量”口号的要求,积极为开放兴邵提供舆论支持,切实加大了招商引资宣传报道力度。三年多来,邵阳日报不仅为邵阳的改革开放、招商引资...  相似文献   

13.
日本平安初期汉诗集《经国集》卷十,载有安吉人(即安倍吉人)《忽闻渤海客礼佛感而赋之》及岛渚田(即岛田渚田)《同安领客感客等礼佛之作》两首诗。这是记载中日友好往来,研究两国文化交流,尤其是外交、文学和宗教交流的宝贵之作。今试考释之,以求方家法正。 一、 二诗写作之缘起  日本大学者津田左右吉先生《渤海史考》云:“(渤海国)其使臣遂于开元元年,对唐请互市,且请礼佛寺。日本《经国集》卷十有赋此事之诗,可为一证。”(陈清泉译,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77页)接着,他便征引了上述两首诗。津田的这一判断,无论从哪个角…  相似文献   

14.
祁承(火業)(1563~1628),字尔光,号夷度,又号旷翁、密士老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是有名的学者,编著有《国朝征信录》二百十二卷、《淡生堂余苑》六百零四卷和《淡生堂集》、《淡生堂藏书约》及《淡生堂藏书目录》等著作。后两书对后世影响颇大。祁氏是浙江绍兴人,家有祖传藏书,从小喜欢看书,自十五岁起即嗜书入迷。他自述说:“及舞象而后,更沉酣典籍。手录古今四部,取其切近举业者汇为一书,卷以千计,十指为裂。”他喜欢收集图书,常在刻书业发达的武林购买图书,“遍访坊肆所  相似文献   

15.
邓抒扬  许旸 《出版广角》2019,(20):47-49
文章以“广陵刻书”“金陵刻经”为保护对象,对雕版技艺、古籍版片、雕版典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创建雕版印刷数字技艺资源库,借助数字记录和存储技术为雕版印刷的工艺流程建立永久的数字档案;开展雕版典籍再造计划,应用计算机辅助成型、三维建模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对古籍版片和佛像经版进行逆向复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衍生产品;建立雕版典籍数字内容资源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揭示雕版典籍所蕴含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6.
毕舁,北宋时人。他的生平事迹,除同时代的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在《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中简略地说他是“一介布衣”(平民)外,已无从查考。我国唐代(618~907年)已经有了雕版印刷,就是把字反刻在一块平整的木板上,然后刷上墨,铺上纸,印出正字。到五代时(907~960年)甚至用雕板印刷了“五经”。但雕板印刷有局限性,它既费时又费料,难以应付社会上日益增长的对书籍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17.
陕西雕版印刷始于唐代,唐都长安曾是中国雕版印刷的中心之一,唐末至宋一度衰落,至明清得到进一步发展,刊刻了大量文献典籍,内容涉及“关学”、金石、小学、史地、文学著作等。文章论述了陕西雕版印刷的发展历程,并例举历代版刻代表性著作,勾勒出陕西雕版印刷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8.
兴盛发达的清代扬州出版业□陈建勤扬州为我国古代雕刻出版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早在唐代中叶,扬州就已有了雕版印刷。当时,私家书坊纷纷刻印白居易、元稹诗歌“卖于市肆之中”(《白氏长庆集》,卷51);又于“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前,“版印历日鬻于市”(《全唐...  相似文献   

19.
林子雄 《图书馆论坛》2011,31(6):165-170
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且发明于唐代.广东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代,但历史上这方面的文献记载属凤毛麟角,且未见有唐代广东出版物留存于世,故以往著述少有提及.文章从唐代以前的广东文献、唐代广东造纸业、唐代广东社会对雕版印刷业需求等方面,初步表述和探究与唐代广东雕版印刷事业相关的各种迹象,并引证唐僧义净为“唐代刊书之先导”之说.  相似文献   

20.
朗菁 《图书与情报》2005,(1):79-82,89
陕西雕版印刷始于唐代,唐都长安曾是中国雕版印刷的中心之一,唐末至宋一度衰落,至明清得到进一步发展。刊刻了大量文献典籍。内容涉及“关学”、金石、小学、史地、文学著作等。文章论述了陕西雕版印刷的发展历程,并例举历代版刻代表性著作,勾勒出陕西雕版印刷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