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批判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批判思想的发展,也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人的技术化生存境遇的真实展现。在现代性深入发展、技术化生存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批判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国内学界对此关注不够,特别是缺少一种基于整体性视野的系统研究。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技术批判思想已有研究的综述、评价,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毕生致力于对马克思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综合。从人的心理机制、性格结构等方面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展开了批判。他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丰富和深化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也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是对现代文化精神及实践的最深刻、凝练的概括。马克思将现代性理解为现代人的整体生存方式或文化模式。在马克思看来,现代性构成技术置身其中的整体文化背景;技术构成现代性的基础和重要标志,由外而内地影响现代人的生活。立足于现代人的生存实践,马克思展开对技术的批判。马克思立足现代性批判的技术批判,因具有总体性特征而超越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表现为一种更为深切的文化批判,其实质是对现代人技术化生存困境的反思、批判与诊疗。  相似文献   

4.
早在康德把理性与自由视为现代性之纲领后,黑格尔在对现代性的查审与辩护中已开始了现代性批判,并由此引发了现代性形而上学批判之源流,这种潮流以尼采为转折点,其后以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批判为高峰.梳理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现代性批判对于理解和把握作为哲学意义上的“现代性”概念尤其重要,其中立足于本体论的追问则是基础.只有找准现代性存在的本体哲学基础,才能做到批判有的放矢,从而建构出一种现代性批判的新式样.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把对现代性批判的彻底性、建设性与现实性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现代性批判是一种另类的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6.
资本现代性的生成,开启了世界历史性进程,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现代化,但由于只注重人的物质欲望的满足,片面追求经济现代性,资本现代性又造成社会片面发展、社会关系对抗和人的物化等问题.社会现代性是对单一的资本现代性的扬弃,以实现包括经济现代性在内的政治、文化、社会与人的现代性的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在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中,必须扬弃资本现代性,建构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现代性.  相似文献   

7.
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批判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合理化问题的深度把握,也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批判”理论的借鉴。它推动了“科学技术批判”超越工具理性批判、意识形态批判乃至“政治经济学批判”而走向“批判的解释学”,为考察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异化”问题,特别是揭示当代社会的“非政治化”问题的实质提供了一种批判工具。在他看来,“非政治化”是科学技术异化在当代社会的深刻表现。因而,任何“科学技术批判”都应当转向对这种“非政治化”问题的分析和批判。这也是科学技术批判理论在当代发展的内在逻辑指向。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技术观集中表现为对技术的批判。技术批判作为马克思技术观的主题,根植于现代性背景下人的现实生活世界。通过对技术的批判,马克思反省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生存境遇。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的技术批判超越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而表现为更为深刻的文化批判。立足于实践哲学,马克思的技术观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哲学意蕴。同时,对马克思的技术观进行文化哲学的解析,也正是基于现代性背景中对技术本质的深层次哲学和文化的追思。  相似文献   

9.
赵萱 《科教文汇》2010,(28):1-2,10
20世纪后半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率先进入"后工业"时代,随之兴起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思潮引发了对现代性的激烈批判,其中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是有史以来对教育现代性的批判最为犀利、最为彻底的,它在解构传统意义或理性主义意义上的主体的同时,也试图建构一种新型主体,这在我国当前新课改过程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在回顾西方科技批判思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科技异化的两种形式,提出科技自身的异化由其自然属性决定,遵循自然规律而不可消除;科技应用的异化则由其社会属性决定,一定程度上具有人为性和可控制性。西方科技批判思潮对于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一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因没有区分科技异化的两重性而暴露出一定的理论缺陷。反思科技批判思潮,坚持理性客观的科技批判,是保持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