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小品心领神会,故其《地铁车站》能突破英美意象派的局限,成为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压卷之作;而卞之琳既深谙英美意象派的玄奥,又精通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文化,故其《断章》能成为中国意象诗的翘楚之作。揭示二者成功的来龙去脉以及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中国意象诗与英美意象派、中国意象诗与中国古典诗歌之间的微妙关系,可窥见造成英美意象派局限性以及意象派在中国未能形成流派的原因,为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互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作为意象派领军人物的庞德,其诗作受中国诗歌意象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意象简洁凝练,通过极少的语词表达无穷的意境。本文从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入手,通过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对比来介绍庞德意象诗学的特点,以及庞德诗中意象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是美国“深层意象”派领袖罗伯特·勃莱的创作源泉之一。他非常喜爱中国古典诗歌,并在创作时有意识地借鉴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结构、意象、意境、典故以及诗书画结合的多元整体艺术观等。勃莱的仿中国诗极富中国色彩,但是,由于中美文化的隔膜,这些诗歌并不真正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神韵。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的意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世纪初,中国古典诗歌漂洋过海,对美国的意象派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然而,中国古典诗歌和美国的意象诗明显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比中西意象理论、汉英语言文字的句法特点及汉英诗歌,揭示出中国古典诗歌与意象派诗歌之差异  相似文献   

5.
《柳州师专学报》2017,(1):43-47
鲁西是"相思湖诗群"代表人物,他在中国古典意象诗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诗歌理论创作现代诗歌。鲁西诗歌创作善于运用古典意象,并把古典意象与现代诗艺相联结,在时空探索中走向语言本体与生命哲理的双重观照,对汉语诗歌写作极具探索意义,也为"相思湖诗群"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通过意象来实现诗的审美传达,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意象体现了中国诗歌文化的独特性。一些传统的文化意象,可以说是我们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载体,它们以有限的物象形式表达了我们民族千百  相似文献   

7.
意境和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鉴赏中国古典诗歌不能不说到意境,营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说到意境就不能不谈到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构成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重要元素。意象和意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决不能将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英美意象派与中国意象诗这一背景观照下,从多层次深刻主题、意象的营造、意象的组合等三方面阐述庞德《地铁车站》与卞之琳《断章》的艺术成就,分析造成英美意象派局限性的历史原因,并力图对英美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中国意象诗与英美意象派诗歌在彼此交融互汇过程中的一些得失做出评判,从而为促进中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9.
英汉诗歌意象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象是诗的要素.英美意象派提倡的意象脱节、意象并置、意象叠加等艺术与中国古典诗歌有“血缘”关系;通感历来为中西诗人所应用;联想能丰富诗的意蕴,增加情趣.本文就这几方面进行横向的比较,揭示彼此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埃兹拉·庞德是美国现代派诗歌的先驱,意象派运动的发起者。庞德具有“中国文化情结”,他的诗歌翻译与创作曾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而中国“五四”运动后诞生的中国新诗又深受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启迪。庞德的意象主义诗歌曾得益于中国古典诗,反过来又对中国的新诗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借鉴与转换中,传承与创新兼备的诗学理念影响了现当代东西方诗坛。  相似文献   

11.
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把握意象,是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大体有以下三类:人象、景象和物象。  相似文献   

12.
刘敏  姬振亭 《文教资料》2007,31(1):56-57
美国的意象主义虽然历时很短,但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的诞生标志着美国现代诗运动的开端,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最大前景的诗歌运动”,奏响了美国现代诗的新乐章,掀开了美国诗歌崭新的一页。而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美国作家艾兹拉·庞德是意象诗派的领袖,他的代表作《在地铁车站》堪称意象诗的经典之作。本文从分析此诗入手,探悉中国传统诗学对美国意象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的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灿烂辉煌文化长河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中国的古典诗歌虽然篇幅短小,但意蕴丰富。诗人们常借助这些凝炼而意蕴丰富的诗歌语言倾吐心声,抒发感情。它或婉转缠绵、深沉幽怨;或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或慷慨悲壮、沉郁顿挫。我们赏诗时一定要透过诗的语言揣摩、感受它的弦外之音,借助诗的意象、意境领会诗的意蕴,从而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14.
诗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诗歌语言以意象的方式表现世界。西方的意象理论发展较晚又受到中国古典意象理论的影响。本文重在总结和梳理西方理论语境中的意象概念及西方意象论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5.
意象是诗人表现情感的载体,更是诗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与意象的完美组合,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表现形式。中国古代诗人十分讲究诗歌意象的组合,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一.真实意象与真实意象的组合战士生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是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中的著名诗句。诗的主旨是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月亮意象深受诗人们青睐,在英汉古典诗歌中占据重要地位。中西方咏月诗和一些含有月亮意象的诗行不胜枚举。通过对几首英汉古典咏月诗中月亮意象的解析,以求能更好地欣赏咏月诗歌,解释诗人们的恋月情结,以及中西方诗人在自然观上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诗史大体经历了前古典——古典——近代三大时期,诗歌表达方式也大体经历了赋比兴一纯诗意象——散文化意象三大历程。苏轼诗歌的意象,由王维诗代表的唐诗纯诗意象而变异为内心展延的散文化意象,从诗歌意象变革的一个侧面,标志了近代诗歌的发端。苏轼诗歌散文化的意象特征,主要表现在:由外物的依托而为侧重内心的倾诉,变含蓄蕴藉的山水意象而为接近口语的日常生活意象,变描写句式而为叙说句式,变对仗性结构而为函纳对仗因素的线型结构。  相似文献   

18.
“意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诗歌中。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独特魅力,使中国古典诗歌以其具体、形象性而著称于世。本文通过中外诗歌的对比,深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具体直观性凝炼性、丰富性以及象征意义等特征。而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得以成为世界各国诗歌中一颗耀眼明珠的奥妙所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的意象派诗人,为了摆脱当时陈腐的“维多利亚”诗风,积极从东方寻求新的写作灵感,他们着迷于中国古典诗歌中丰富的意象及其呈现方式,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系列译诗及其意象派诗作作品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英美意象派与中国意境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意象”与“意境”分别是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学的核心范畴。在意象理论方面,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学相通。而对于意象派诗是否也有“意境”,则有许多争论。该文试图揭示意境的心境本质,说明意境是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共同追求,并对其意境进行跨文化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