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谭先明编制的运动员应激量表,对江西省赣州市、新余市、吉安市等11个地区的886名体育考生进行体育术科考试心理应激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各地区的体育高考生在术科考试中的心理应激都具有极显著差异,且吉安地区考生心理应激差异最为显著。通过研究还发现,区域特征、历史、文化、经济与医疗水平都会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廖惠珍 《内江科技》2011,32(9):48-48,40
为了解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心理韧性和总体幸福感的相关关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韧性和总体幸福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青少年运动员在心理韧性的情绪控制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户口所在地的运动员在心理弹性的积极认知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是否是独生子女以及运动等级对他们的心理弹性并没有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总体幸福感在性别、户口所在地、运动等级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青少年运动员总体幸福感和心理弹性的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心理弹性训练对提高医学生心理素质的效果,为医学生心理健康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广东某医学院医学生共42名,分为实验组(n=21)和对照组(n=21),对照组不采取心理训练,实验组进行心理弹性团体训练。量表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分别进行前后测量收集数据。结果:对照组在前后测中,症状自评量表的各个因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在前后测中,其中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焦虑因子、抑郁因子、敌对因子、强迫症状因子、偏执因子等6个因子比干预前低(P<0.01);实验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改变不显著(P>0.01)。结论:医学生采用心理弹性的团体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强其心理健康程度,是一种高校心理危机的有效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弹性量表及多维度多归因量表对160名“双师型”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双师型”教师心理弹性及归因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女教师的心理弹性优于男教师,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男教师在工作成就归因及人际关系归因都倾向于外控;“双师型”教师的心理弹性各维度与归因方式的各维度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坚韧、力量对工作成就归因的努力因素有正向预测作用;坚韧对人际关系归因的努力因素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乐观维度对工作成就归因的能力、运气及背景因素均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人际关系归因的能力及运气因素均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群体由于社会生活经验的匮乏,导致他们在面对大型突发性事件时缺少心理准备而给个人和群体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针对大型突发事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心理应激干预:一是建立危机干预系统,积极开展心理援助;二开展心理应激研究,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三是造就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警察应激源、应付方式、个性特征、社会支持等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探讨警察群体的心理应激过程并初步构建警察心理应激模型。该研究结果显示:生活事件既对警察身心健康起直接作用,又通过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介因素间接产生作用,路径分析显示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此研究为揭示警察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有效开展警察群体的心理卫生工作和更好地维护、增进公安干警身心健康水平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完美主义以及自尊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预测作用.本研究以245名大学生运动员为被试,进行完美主义、自尊和运动心理疲劳的测量.结果发现,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成就感降低维度与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维度以及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与完美主义的其他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情绪体力耗竭与除个人标准以外完美主义的其他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运动负评价与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完美主义的其他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运动员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反复思考、关注错误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运动员的成就感降低;运动员完美主义的反复思考、关注错误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运动员的情绪体力耗竭;运动员完美主义的关注错误和知觉教练压力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运动员的成就感降低.  相似文献   

8.
商晓磊 《科教文汇》2020,(6):175-177,186
本研究主要从家庭结构、心理控制源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并分析它们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采用随机抽样,从济南市高校抽取学生300人作为施测对象,进行人口统计学资料、心理控制源和人际信任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女性人际信任显著高于男性、核心家庭的人际信任明显高于扩展家庭、家庭结构与是否独生交互作用显著。人际信任与内控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有势力他人和机遇存在显著负相关,同伴家人信任与有势力他人和机遇存在负相关,无直接关系者信任与内控性存在正相关,与有势力他人呈负相关。人际信任可由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来较好地预测,内控性通过与家庭结构的交互作用影响着人际信任。  相似文献   

9.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与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研究新生心理资本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是否担任班干部在心理资本自我效能感因子上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且在学校适应多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新生的心理资本与学校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乐观、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是学校适应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与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研究新生心理资本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是否担任班干部在心理资本自我效能感因子上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且在学校适应多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新生的心理资本与学校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乐观、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是学校适应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1.
12.
徐亦青 《科教文汇》2012,(26):187-189
本文描述了新时代背景下技工学校学生所易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简要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错综复杂的原因,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丽  李维青  刘茜 《科教文汇》2013,(24):174-174,176
本文分析了研究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研究生的压力源主要有就业、学业、经济、爱情和人际交往5个方面。并针对主要压力源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提出了压力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研究生心理压力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对武汉市190名高校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良好,压力水平中等偏下。(2)学业论文压力及对未来的担忧是主要压力源。(3)研究生压力应对方式以问题解决、求助为主。(4)在人口学统计变量中,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夏益娴 《科教文汇》2012,(2):181-182
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教育工作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复杂性,而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也成为高校学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课题。本文剖析了高校后进学生典型的心理特征,并探析了对后进生的转化艺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焦虑、心理压力特.点及相互关系,为增进高职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石家庄市763名高职生进行测查。结果高职生状态焦虑水平高于一般人群常模,与心理压力呈正相关,特质焦虑水平无明显差异,与心理压力不存在相关关系。状态、特质焦虑在性别、年级、城乡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职生学习、生活、发展、社交、家庭压力及压力总分低于大学生常模群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社交压力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农村来源的学生学习压力高于城市来源学生,(P〈0.05)。不同年级在学习、生活、发展、社交及心理压力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年级学习压力最高,二年级总的心理压力和发展压力最高,三年级总的心理压力及各方面压力最低。结论心理压力是状态焦虑的重要相关因素,应针对不同情况,加强高职生学习、社交、生活适应教育,从而缓解心理压力,减轻焦虑。  相似文献   

17.
读者网上违规行为心理成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图书馆读者上网违规行为及其主要表现,结合开放管理实践,对各种违规行为进行了心理分析,探讨读者上网违规行为的成因以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马旭攀  骆发东 《科教文汇》2012,(27):185-186
随着越来越多的男护士涉足护理行业,打破了传统观念——护理是女性所特有的行业,并为护理事业全面深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由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观念的束缚,男护得不到大众的认可,社会认同度较低。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在校男护生和在职男护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使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通过"男护心理状态及社会认同度调查分析"的问卷调查,了解男护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对他们的认同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消除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报编辑心理潜能的自我挖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挖掘心理潜能可行性的分析,总结出影响高校学报编辑心理潜能发挥的三种因素,提出了六种高校学报编辑自我挖掘心理潜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玉亮 《情报杂志》2012,31(4):54-57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的心理状况,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有着重要影响.基于舆情主体心理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原因,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主观焦虑的强化与放大,二是集群情绪渲染与个人理性的迷失,三是心理失衡与情感宣泄的交织与碰撞,四是政治不信任的累加与表达机制的失语.科学导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需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快速响应与安全恢复机制、突发事件处置的信息通报与透明化机制、利益调节和社会心理平衡恢复机制以及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成长与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