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第十四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对于这次南极考察,中央电视台利用Inmarsat(国际移动卫星组织简称)卫星系统进行了多次实时报道,这在国内外均属首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观众与专家对这种新闻题材的报道形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问题的提出以往,南极科考报道均是等科考队返回后,记者再将随队拍摄的资料加以整理、编辑后播出。是否能及时地报道科考进度情况,让观众实时地了解科考队员的工作生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按说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异地信息传输、异地采访已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有许多有效方…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10,(1):78-78
十三位中国勇士 四万里南极征程 国际公认的顶级探险科考队 率先到达“人类不可接近之极” 冰穹A在这里! 南极科考内陆冰盖队队员、随队记者陈晓夏真情讲述惊险。刺激.梦幻的冰穹世界!  相似文献   

3.
一位女记者,作为中国第六次北极考察队一员,乘坐我国唯一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报道中国第六次北极考察活动。十年前,她也曾随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赴南极采访。作为一次例行北极科考活动,如何让"这次"不同以往?本文是她在北极的采访感悟。  相似文献   

4.
南北极科学考察时间长、任务多、关注度高,是做好极地新闻报道的重要时机.截至2010年10月,我国共开展26次南极科学考察和4次北极科学考察,每一次考察都为随队记者提供了丰富报道题材.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一位采访北极、南极的记者,都是新华社记者.而第一位采访北极的记者李楠还是第一位到达北极点的中国人. 首次到达北极点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6.
在线采访提高新闻竞争力借助网络在线服务进行采访,能够打破时空界限,方便快捷,从而大大提高新闻采写的工作效率和新闻竞争力.例如在采访南极科考新闻时,笔者就借助于网络.为了采写这则新闻,我想方设法打听到参加这次南极科考队一位专家的E-mail地址后,通过电子邮件表明了自己的身份、采访意图和详细采访的提纲.当天晚上,专家即通过E-mail回复,并附上在南极科考期间拍摄的一组照片.笔者足不出户就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这是网络带来的便捷.  相似文献   

7.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是一部报告文学,作者是山西作家张锐锋先生,书稿交给我的时间是2010年1月.匆匆翻过几十页,粗犷的印象是大题材、主旋律、散文化.如果单从市场零售的角度来看,并不怎么令人兴奋.然而,从获奖的潜质和增益社会的角度来看,这显然不是一部可以随手放置的稿件.点击网上搜索,发现自从1982年我国正式启动南极科考以后,出版过的相应图书,文学的、科普的、专业的,有数百种之多,其中不乏大部头,也不乏轰动者.近几年,南极的关注度显然没有以前高.尤其是中国人登上南极最高点冰穹A建立昆仑站以后,虽然出版过参与某次科考的随队记者和随队医生的手记各一种,却没有一都能够反映完整全貌.南极科考活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代表着中国在南极的实际存在,怎奈这些年吸引眼球的事情太多,南极有点审美疲劳,好像被抢了风头.换个角度想,这不也是新鲜感和稀缺性的空间吗?  相似文献   

8.
新闻服务性和实用性不足是当前党报面临的一个较具普遍性的问题.增加党报新闻与读者关联度,是丰富新闻表达方式的重要一环.试举一例:广西林业部门组织对某个森林生态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过去的习惯是,考察队伍回来后,记者采访,然后清晰表达出此行的科考价值和意义,尽可能生动地还原考察时的艰辛,以凸显其中的科考价值来之不易.后来改进了一点,记者随科考队一同参与考察.随行记者写出的文章鲜活了,现场感、可读性更强了.而现在更进一步的方案则是:科考行动前,组织单位和报社联合发起"征寻科考随行者"造势活动,向社会广泛征选有野外森林探险兴趣和经验的社会人士及有相关专业知识人士若干名,一同参与科考活动.  相似文献   

9.
为163天的采访做足准备 小时候,曾经在电视上看过关于中国人登上南极大陆开展科学考察的新闻报道,踏上那片地球的头顶和边缘的土地便成为我儿时的梦想. 作为海洋领域的专业报纸,中国海洋报每年都会派记者随“雪龙”船远赴南极报道.近些年,出于南极内陆考察新闻宣传的需要,中国海洋报一直只派男性记者随队深入南极内陆采访.幸运的是,在我第五次申请参加南极考察报道之际,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安排中国海洋报可派记者随船采访,这使得我的南极梦终于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信息系统工程》2003,(11):40-40
中国科学院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此次科考将对北极生态环境变化进行更深入的考察,从而为全球气候和生态变化研究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0月25日,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开始了探索南极的又一次征程,挺进被称为“人类无法接近之极”的南极冰盖最高点,这是继极点、磁点、冰点之后南极最后一个关键点。无论从科学价值还是战略意义来看,找到并登上这个点对于我国的南极科考事业来说都至关重要。在历时150多天的征程当中。科考队成功穿越了魔鬼西风带这片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域,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12月17号凌晨两点、阿根廷时间12月16号15点,由唐山交通文艺广播选送的"的哥"李海波终于登上了美丽的南极。据了解,他是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出租司机。唐山交通文艺广播记者陈思从南极发回十几篇报道,他也因此成为唐山第一个赴南极采访的新回记者。同时,他也是此次"企鹅的感动·2012零距南极"海昌公益行动记  相似文献   

13.
10月20日,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号极地科考船驶离上海,前往南极,开始了中国极地考察史上历时最长、科考队员人数最多的一次远征。此次科考最核心、也最引人瞩目的任务,是在南极内陆冰盖的冰穹A地区建立一座考察站昆仑站。这也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中国建立的第三座南极考察站。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调查确认: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回国时,带回了不少于20只的帝企鹅。这种珍贵的鸟类是企鹅家族中体型最大的属种,只分布在南极。在“雪龙”号抵达南极后,部分队员来到中山站附近的“企鹅岛”,借助直升机完成了围捕。  相似文献   

15.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无疑是近期新闻的一个热点。从1984年到1999年,弹指一挥间,中国极地科学考察在迈过第15个年头之后,终于吹响了进军北极的号角。人类即将进入新的千年,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已是今非昔比,此次科考自然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密切关注。 7月1日开始的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不仅在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历史上创造了许多第一,也在新闻报道创造了多项第一:极地科考史上记者人数最多;采用高技术手段最全;极地科考首次采用因特网发稿等。而发生在雪龙号上的新闻故事也因此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16.
喻健 《新闻爱好者》2007,(10):32-33
在当今,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着科学考察与旅行活动越来越频繁,参与考察活动的科学家、记者、科考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南极科学考察、北极科学考察、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考察、阿尔山火山考察、可可西里考察、三江并流考察等各种科学考察活动,从地上到水下、从海洋到太空,此起彼伏,吸引了许多人员参加。因此,研究科学考察记,对于引导当今多媒  相似文献   

17.
记者腕上的手表始终是北京时间 2004年12月30日凌晨1时30分,我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中国地震局总值班室打来电话,紧急通知中国国际救援队9小时后出发,要求记者立即作好准备随队前往.一位负责人嘱咐我:"带上相应采访设备准时在首都机场南停机坪见."  相似文献   

18.
两岸记者赴四川采访灾后重建 据中国网:“海峡两岸记者美丽天府联合采访活动”5月4日在成都启动,两岸23家媒体34名记者参加。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杨毅表示,此次联合采访是一次缅怀之旅、见证之旅、更是一次感恩之旅。此次联合采访活动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局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台港澳工作部共同举办,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多次赴海外执行采访任务,例如:1991年的“西哈努克亲王重返战乱后的柬埔寨”、1998年的“美军‘沙漠之狐’军事行动—空袭巴格达”、1999年的“中国南极格罗夫山考察”、2004年的“中国北极第一个考察站—黄河站”建成、2005年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莫斯科红场大阅兵”等等。在这些国际采访中,我亲身感受到国内采访与国际采访之间的不同。诸如:语言不同、思  相似文献   

20.
2005年9月20日至2005年10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14位科学家和由媒体记者、后勤保障人员等40余人组成的中科院可可西里科考队由南向北纵穿可可西里,途经西藏拉萨、双湖、普若岗日、多格错仁,岗扎日、向阳湖、鲸鱼湖、茫崖和青海格尔等地,这是人类首次在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的大规模科考探秘活动。在40多天的科学考察期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全程跟踪报道,通过多种卫星手段每天回传前方节目,制作了时长600多分钟的《可可西里大穿越》特别报道,我们将连续刊载此次大型系列报道活动的负责人——中央电视台记者陈晓夏为本刊专门撰写的文章,以个案研究的方式介绍卫星通信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为科考探险类电视报道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