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促进我国船舶工业在绿色创新方面良性发展,从绿色船舶市场拉动、绿色船舶技术进步以及政府管制三方面解释影响我国船舶工业绿色创新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运用哈肯模型,对2008—2015年我国船舶工业绿色创新系统演化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分析该系统的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船舶工业绿色创新系统演化的关键因素由2008—2011年的绿色船舶市场拉动转变为2012—2015年的绿色船舶技术进步,船舶工业绿色创新系统进入演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我国船舶工业的产品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造船产量从1994年~1998年已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三;同期,我国船舶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持续稳定在5~6%左右;我国船舶市场不断拓展,已广泛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近50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出口船的数量截止到1998年已累计达到1100多万吨,出口船占我国造船总量的84%;我国船舶工业的产品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开始从一般常规船为主向大型化、高技术、高附加值船方向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从微观角度选取七个影响因素作为变量,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模型.从而佐证各因素对我国传船舶工业的促进作用及各因素在我国船舶工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中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首先依据技术创新理论,分析了中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现状。然后,提出了中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式和技术创新战略,最后,研究船舶产品创新与船舶工艺创新  相似文献   

5.
绕月探测工程稳步推进、歼-10战机公开亮相、秦山二期核电站通过国家竣工验收、船舶工业完工量与利润大幅增长、集成电路核心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捷报频传,国防科技工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舟山市船舶工业发展迅速,但在船舶工业人才结构、引进、培训上显现出不少问题。文章从舟山市船舶企业人才结构、人才开发与培训、人才需求与引进和政府对船舶企业服务这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日本船舶工业完整的科研体系,尤其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以日本造船研究协会为核心的共同研究体制进行了介绍,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共同研究体制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我国船舶工业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久炎 《学会》2012,(7):55-57
<正>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船舶工业在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世界先进水平20多年的情况下,邓小平作出"中国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的战略指示,要求瞄准世界先进水平,高起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开创船舶工业发展的新纪元。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在船舶工业出口战略需要的推动下,积极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交流,为中国船舶走出国门作出历史贡献。回顾对外科技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十分重视对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工作,针对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船舶科技、生产、管理等的需求,近两年来在继  相似文献   

10.
<正>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成立57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改革与发展并重,紧紧依托广大造船科技工作者,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上海船舶工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在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开展科学普及、进行科技咨询和决策咨询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推动上海科技事业和船舶工业及海事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1.
杨旭 《科技与管理》2006,8(6):86-89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度化目标的达成应该遵循集约经营、效率优先的发展之路。在重点强调了产业组织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观和微观机制长期滞后于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另外,并利用产业升级协调化和高度化理论,从结构和组织两方面对这种可能的影响进行了简洁、框架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和产业集群集聚与创新效应的分析,研究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和机理。运用产业经济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的流动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集群要素的集聚效应和创新效应促进要素的快速流动,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4.
李强 《科学学研究》2016,(2):312-320
文章利用我国24个主要的制造业行业2002-2009年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技术创新、行业特征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我国制造业追赶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技术模仿创新对相对自身的制造业追赶绩效影响不明显,对相对跨国公司的制造业追赶绩效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影响效应正好相反;制造业行业的技术分布越连续时,能够明显的促进相对自身的制造业追赶绩效,但是未必能够提升相对跨国公司的制造业追赶绩效;制造业行业的技术分布越连续时,显著增加了技术模仿创新对制造业追赶绩效的影响,但是没有显著的增加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对制造业追赶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传统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动因的基础上,对这两大产业融合的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归纳出这两个产业融合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希望通过对传统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机理的研究,对促进这两大产业的融合和为这两大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与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