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年电脑世界》2011,(7):46-46
一提到艺术,你还是本能地会想到《蒙娜丽莎》、《雅典学派》和《西斯廷圣母》吗?人们总强调艺术高于生活,却忘了艺术其实更是源于生活。只要你具有热爱生活的创意和巧思,人人都是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2.
一提到艺术,你还是本能地会想到《蒙娜丽莎》、《雅典学派》和《西斯廷圣母》吗?人们总强调艺术高于生活,却忘了艺术其实更是源于生活。只要你具有热爱生活的创意和巧思,人人都是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3.
<正>一、转变错误的认识我们都唾弃不劳而获的懒惰思想,却无形中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了"不劳可获"的思维定式:孩子学着洗脸时妈妈说:"宝宝还小,把衣服弄湿了,妈妈给你洗";看见妈妈洗衣服孩子要来帮忙时妈妈说:"去去去,别捣乱,小毛孩子能干什么?别添乱!""孩子,你还小不会干,你只要好好读书,多苦、多累妈妈也愿意。"上学时妈妈说:"只要你好好读书,要什么都给你,家里什么事情都不要你做。"许多父母本身  相似文献   

4.
木木 《家庭教育》2005,(8B):30-32
宝宝不好好吃饭是最令妈妈头疼的事.种种“威逼”、“利诱”的手段都用过了,却仍旧无法避免孩子因为营养不均衡而导致的发育不良。天下的父母亲都希望孩子子能摄取到生长发育所需的一切营养物质.能避开所有不必要的脂肪和卡路里。其实让孩子吃得开心、吃得健康并非难事,只要你学会一些“花招”!  相似文献   

5.
作为爸爸,宝宝的成长中总有一些或某个时刻让你难忘,可能是大到关系孩子和家庭命运的"大事件",也可能只是小到关于宝宝的吃喝拉撒的生活点滴,只要是宝宝带给你的"难忘的时刻",是有宝宝而来的欢喜伤悲……  相似文献   

6.
几乎所有的新妈咪都担心过:我的宝宝到底吃饱了没有?我的奶水够不够他吃?其实只要掌握了以下3个方法,就不用再“瞎担心”了。 1 稳定的体重增加 妈咪要定期带宝宝去医院做儿保。医生会监测baby的身高体重等等身体发育情况,只要你的宝宝体重增加稳定,他很可能吃得足够了。  相似文献   

7.
Q我的宝宝9个月了,我想给他做早教,可是孩子脑袋转来转去就是不肯听,怎么才能让宝宝注意力集中在妈妈的身上,让宝宝对学习有些兴趣? A家长有个误区:早教可不是一动不动地盯着看!更何况对于一个才9个月的宝宝呢。早期教育就是利用你身边的点点滴滴,只要宝宝有兴趣的事情都可以拿来教,而其中最有益于智力开发的就是语言表达,多和宝宝说故事,用故事的内容引导孩子观察、发现生活的奥秘,从而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正宝宝不久就要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这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因此全家人都特别容易被困在各种焦虑中,纠缠不清,越来越糟糕。别急,让我们分解焦虑,一步一步地解决。你对孩子入园能否适应的焦虑,其实非常容易解决。孩子都是了不起的挑战者,只要帮助他做好充分的日常生活准备,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9.
舒敏 《母婴世界》2010,(10):120-121
"痛、痛、痛",谈起分娩,准妈咪们一定会这样说,"痛"是她们对分娩挥之不去的印象。怎样才能减轻痛感自然顺利地将宝宝生下来呢?妈咪们都充满期待吧,其实只要你掌握要领,就能打开快乐分娩之门。  相似文献   

10.
孙国瑾  魏雷 《教育》2012,(30):60-6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尤其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这段话精辟地阐述了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地位和责任。孩子的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参与教育的结果。其实,  相似文献   

11.
给新妈妈的提示 消除不快的感觉是培养宝宝自信的基础 肚子饿、尿布湿、光线刺眼……这些都是宝宝离开妈妈子宫后经常遇到的"不快感",从而引起哭泣。经过你的帮助,宝宝可以获得吃饱喝足、身体舒服的"快感"。渐渐地,宝宝只要听到你的声音就会停止哭泣了。 宝宝正是通过这种体验来稳定情绪、信赖母亲,把自己和母亲视为一体。这是一种信赖,也是一种自  相似文献   

12.
骆驼妈妈与宝宝静卧着聊天,宝宝问:"妈妈,我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妈妈说:"当然可以呀!是不是有什么想不通了?"宝宝说:"为啥骆驼要有驼峰?"妈妈说:"孩子,我们是沙漠之舟,需要驼峰储存水,没有水没法在沙漠中生存呀。""噢,那么我们的腿为什么要这么长、脚这么圆呢?"  相似文献   

13.
正或许你觉得自己的孩子年龄还小,但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永远都不会太早。放手让孩子去做,并且耐心等待他自己慢慢成长,你将看到一个自信、独立的宝宝。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你可能会听见如"我自己来"之类的话从孩子嘴巴里说出来。这或许是培养你的孩子独立性的好时机哦!作为父母的你可以用这些方法来支持你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阅读》2007,(2):50-51
“你不许说谎、不许输了就哭、不许吵闹……” 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有着很多的不允许,却从来没有想过,有哪些事是我们大人所不能做的。其实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以下10件事不受宝宝的欢迎,你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相似文献   

15.
小新 《父母必读》2011,(10):30-35
从出生到6岁,每一天,宝宝可能都面对的是不同的危险,但只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做好基础功课,让环境对宝宝更安全,另一方面也培养他的安分习惯,你就会看到一个更自信、活跃的宝宝在成长。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常听到父母们有这样的抱怨:"我们家孩子顽皮得要命!一点也不听话!""是啊,不管我怎么教导,她就喜欢事事跟你对着干。""现在那么小就不听话以后长大了该怎么办啊?""宝宝是不是在‘变坏’呀,这可怎么办?"其实,父母的担心有点杞人忧天了。幼儿心理学家们研究证明,宝宝两岁以后,由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才会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自主选择性,喜欢说"不"、"我就要……"等,这个时候无论你多么有权威,只要不对他的胃口,他就会反抗到底。所以宝宝的这些行为是正常的,并不是什么"变坏"的征兆。父母应首先认清这一点。对于宝宝的反抗行为和想法以一种尊重的态度来看待。如果父母们能够想到宝宝的反抗并非反叛,而是表达自我想法的一种方式时是否更容易接受孩子的想法呢?  相似文献   

17.
《父母必读》2008,(9):145-145
每天晚上给宝宝洗澡其实都是一个神圣的时刻,你意识到了吗?想让你家的浴室变得"神圣"起来吗?来听听专家的建议。游戏时刻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洗澡更是游戏时间,而不是为了清洁身体。所以他更热衷于拍水、踩水,总之是玩水。这有时会让你恼怒,觉得很浪费时间。但是要是你能明白这短短的时间是属于孩子的神圣的"游戏  相似文献   

18.
女儿10岁了,有一天,她突然跑到我的面前来,和我聊起了"钱"这个话题。"爸爸,妈妈说钱并不是什么都能买得到的,对吗?""这句话其实并不是非常正确,你觉得有些东西无法买到,是因为没有人卖这个东西,没有人卖,自然也就谈不上买。例如你想买一个太阳,可是因为没有人卖太阳啊,你又怎么能买得到呢?只要是有人卖的东西,只要有足够的钱,都可以买到。"  相似文献   

19.
每月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为了取下落在屋顶的球,一个孩子搬了一架梯子,但惧怕没人为他扶住梯子,便黯然伤神。这时,父亲走了过来,对他说:"孩子,你上去吧,我会为你扶住梯子。"孩子爬得很高,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可以爬得这样高。当孩子下来后,父亲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其实梯子很安全,我自始至终都没有扶过。"  相似文献   

20.
不倒的偶像     
许多家长都在寻找教子秘方,有什么灵丹妙药能让孩子成人,教子成材?其实最大的秘方只有四个字:以身作则。正如法官父亲张敏华所言:"天真无邪的孩子也许还不明是非,但是我们的言行会不经意地影响甚至改变孩子纯洁的心灵;孩子是一面明亮的镜子,常常窥视着我们的心灵。"家长曹剑萍也说:"在幼儿眼里,父母是世上最强有力的人,有着牢不可破的权威性。可以这样说:带孩子看10场儿童教育片,还不如大人的一次真实行为影响深刻。"也许你没有很多的时间教子,但只要你心正身正,以身作则,你就是在教育孩子,而且是不知不觉中最有魅力的教育。这一期"教子有方"栏目里的两篇短文,就是两位家长在这方面的深切体会,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