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父母必读》2014,(5):130-131
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失去身边重要的人的日子。孩子,可能首先要面对失去他心爱的祖父母。如何走过这段哀伤?是深埋在心底永不谈及,还是学会处理?龙迪老师用她在汶川3年心理援助的真实经验,告诉我们该如何转化失去亲人的痛苦,重新生活。  相似文献   

2.
龙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研究领域为儿童性侵犯专业干预、创伤疗愈与终止暴力、家庭专业干预。其著作《性之耻,还是伤之痛?中国家外儿童性侵犯家庭经验探索性研究》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儿童性侵犯的社会工作研究文本。2013年的5月,全国各地披露了多起儿童性侵案。这些残酷的事实给每个家庭敲响了警钟。龙迪教授多年对此问题的扎实研究,将为家长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少年儿童研究》2013,(9):11-17
2013年的5月,全国各地披露了多起儿童性侵案。这些残酷的事实给每个家庭敲响了警钟。龙迪教授多年对此问题的扎实研究,将为家长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日前,国防科大附小历时三年研究的“国学经典主题式教学研究”课题受到了湖南师大文学院著名儿童文学家汤素兰教授、全国创新教育知名专家谭迪熬老师、课题研究专家长沙市教科院龙迪辉书记、规划所段晓宏所长等省市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顺利通过了阶段性结题验收工作。  相似文献   

5.
遭遇亲人离世是初中生有可能经历的重大生活事件,初中生的哀伤反应不同于成人,可能更加复杂,具体表现为产生不合理认知、隐藏情绪或无法与亲人告别。在对丧亲初中生进行个体哀伤辅导时,可采取尊重和允许、重建哀伤中的依恋及整合爱和哀伤三种策略。哀伤与爱同在,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心理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看到光。  相似文献   

6.
李代鸿 《贵州教育》2012,(12):27-28
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丧失的不幸。大则会失去亲人,失去朋友,失去肢体,甚至会失去自己的生命。小则会失去宠物,失去钱财。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失去面前,人自然就要产生悲观痛苦的心理,这就是所谓的哀伤。哀伤的含义就是因为丧失而悲哀。对于人来说,在丧失面前,产生哀伤心理,是最正常不过的了。其实,在很多高等动物失去同类的时候,也会产生哀伤情绪。像大象,猴子之类的动物,在失去同类后哀伤情绪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7.
哀伤是丧失发生后个体所必经的过程。哀伤辅导协助生者完成与逝者之间的未竟之事并向逝者告别。运用哀伤辅导的相关理论与咨询技巧,对一丧亲大学男生进行了个案辅导,帮助案主顺利度过心理危机,并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面对未来的生活。哀伤辅导方法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文化因素以及案主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8.
哀伤是丧失发生后个体所必经的过程,哀伤辅导之目标为协助生者接受逝者离去的事实,完成与逝者的告别并进入新的生活阶段.本文报告了一例运用哀伤辅导的相关理论与咨询技巧,对一丧亲大学女生的个案辅导.在现实社会支持系统严重匮乏,无法短期在现实生活中帮助该生建立稳定积极的社会关系的情况下,咨询师通过对话,将该生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与心理能量,巧妙转移,投注到未来可预期的社会关系中,从而顺利度过心理危机,并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面对未来的生活.本案例对那些从事哀伤辅导工作的咨询师有较好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父母必读》2014,(6):18-19
正龙迪资深家庭治疗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龙迪老师认为我们需要反思:目前每天使用时间的方式,是否真的是在培育幸福快乐的生活?!如果不是,那么也许我们需要调整工作时间与家庭生活时间的比例。同时,我们还需要调整一个观念:我们和孩子、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不仅是他们的时间,更是自己的时间!当我们能够  相似文献   

10.
丧失经验为人生之必然,但因丧失而引发的悲伤情绪,却是难以承受之重。突发的丧失事件,有时会造成"心理休克"现象,表现为内心混乱、不知所措、复杂的情感反应、社会退缩或攻击性增强等。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学生,一旦经历突然的丧失如丧亲或同学的突然离世,常常表现出剧烈的精神痛苦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恰当而及时的哀伤辅导,不但有助于他们缓解身心痛苦,减少正常哀伤向复杂哀伤转变,也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习得对负性事件的积极赋意,有助于提升耐挫力和心理复原力等。校园哀伤辅导对应于校园内发生的丧失事件,易感人群不仅限于学生,包括和丧失的人事物有较密切接触  相似文献   

11.
《父母必读》2014,(1):128-129
正实际上,对方与我们不同的做法,常常是他/她在过去特定成长环境中的生存策略,并非故意而为,也根本没有谁对谁错。理解,才最能浇灌家人内心慈悲的种子。特邀主持专家龙迪资深家庭治疗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博士。曾参加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家庭治疗方向)培训。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开设有"非暴力沟通与家庭生活"等体验式工作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屡见不鲜,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个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主要包括认知模式、哀伤辅导模式、平衡模式、支持和干预技术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教育、支持与训练的社会资源工程模式以及整合的干预模式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焦虑危机、哀伤危机、失恋危机和自杀危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主要包括建立心理危机信息反馈系统、构建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和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丧失经验为人生之必然,但因丧失而引发的悲伤情绪,却是难以承受之重.突发的丧失事件,有时会造成"心理休克"现象,表现为内心混乱、不知所措、复杂的情感反应、社会退缩或攻击性增强等.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学生,一旦经历突然的丧失如丧亲或同学的突然离世,常常表现出剧烈的精神痛苦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恰当而及时的哀伤辅导,不但有助于他们缓解身心痛苦,减少正常哀伤向复杂哀伤转变,也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习得对负性事件的积极赋意,有助于提升耐挫力和心理复原力等.校园哀伤辅导对应于校园内发生的丧失事件,易感人群不仅限于学生,包括和丧失的人事物有较密切接触的教职工以及当事人的家人.校园哀伤辅导也不仅限于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因丧失经验常常可以引发对存在和获得的感知,常常可转化为个体乃至集体的生命教育、人生观教育、感恩教育的素材.  相似文献   

14.
强律师 :我是企业兼职工会副主席 ,1998年9月当选 ,任期3年。今年2月 ,厂长提出因企业经济效益不好 ,让我下岗 ,我不服。请问 ,任期未满的工会主席 ,能让其下岗吗?龙迪龙迪同志 :《工会法》第15条明确规定 :“工会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满时 ,不得随意调动其工作。因工作需要调动时 ,应当征得本级工会委员会和上一级工会的同意。”这里包括这样几层含义 :第一 ,对于任期未满的工会主席、副主席 ,不能随意将其调离目前的工作岗位。第二 ,对于任期内的工会主席、副主席 ,不能随意解除其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而工会主席任期…  相似文献   

15.
某大二学生因病突然在寝室逝世,此后其所在班级的同学陷入了情绪和行为困扰中。该校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在了解事件背景后,设计并实施了一次哀伤辅导,协助该班同学处理了丧失和哀伤,合理宣泄,从负性事件中获取正面意义,取得良好效果。该文呈现了完整的哀伤辅导过程,可为学校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并进一步探讨了高校在应对和处理此类突发事件中的相关事宜。  相似文献   

16.
车程     
风撑开双臂,侧立双掌, 感觉到了风的方向。一个任性孩子的漂泊,一点粗犷,一点哀伤,被人唤作是“放荡”。因为意识里没有方向,只知道这边是通往喧闹的都市;那边是通往宁静的乡村。走过的每寸土地,都印证着它流浪的旅程。  相似文献   

17.
从经典、后经典到叙述转向之后的广义叙述学,叙事学最动人的地方就是从不故步自封,它不仅仅是在寻求理论的自我完善(完善意味着终结),而是更注重自我发展--它携带着历史的丰厚与当下的鲜活并肩而行。历史携带了叙事学作为一种诗学的厚度,当下却保证了它的新锐、机智和敏感。这样,它就站到了诗学的峰顶:无论是叙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叙事理论的系统和严密,还是叙事实践的发展和变异,叙事诗学总能找到其制高点。2003年,当叙事诗学的空间维度挑起龙迪勇敏感的学术神经,他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他打开的是怎样的一扇门:叙事诗学又一次以一种破空的勇气,开启了它作为诗学的新旅行。2014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龙迪勇洋洋55万言的《空间叙事研究》(这是入选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学术成果),其中,空间--这个几乎被以往的研究者所遗忘或忽视的维度,第一次显示了它的价值、意义及其叙事诗学地位。而龙迪勇,这位空间叙事学的开创者,也凭借这部厚重之作,在叙事诗学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8.
子女死亡带给父母巨大且难以平复的心理创伤,可能会持续一生。对其机制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取向:其一根植于弗洛伊德的哀伤工作与鲍尔比的依恋理论,聚焦生者与逝者关系;其二基于应激研究的认知评估与应对,聚焦意义重构。临床诊断主要有迁延性哀伤障碍和持续性复杂丧亲障碍两种。丧子女父母的哀伤研究并未得到应有重视,研究对象与方法均需调整。未来需整合我国文化传统与社会现实、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建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于1986年以赖昌贵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获得了硕士授权点,是福建省心理学科第一个硕士点,已连续招生25届。2006年以连榕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获得博士授权点,是福建省心理学科第一个博士点。2007年开始招生。赖昌贵教授、徐君藩教授、杨尔衢教授、林钟敏教授、史健生教授、梁金泉教授、连榕教授、程利国教授、叶一舵教授、黄爱玲教授、严由伟教授、宋兴川教授、李林副教授、王东宇副教授等先后成为该点硕士生导师。连榕教授、叶一舵教授为该点首批博士生导师。导师徐君藩教授、赖昌贵教授、杨尔衢教授、史健生教授、程利国教授、连榕教授先后成为解放后福建省心理学会成立以来的历任和现任理事长,在不同时期以该点这些导师为学术带头人的心理学团队,一直是福建省心理学的核心力量。2005年该点成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省级重点学科,是福建省心理学科的第一个省级重点学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当一个国家哀伤时,半旗就是它的眼泪。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发生的翌日,布什下令,所有联邦设施一律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白宫顶部的星条旗降在了半空,在风中轻轻摆动,低垂。从星条旗下走过,总可以感觉到从旗帜上传递而下的美国的悲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