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2016年6月25日20时整,万众瞩目之下,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托举"升级版"太空摆渡车——远征一甲上面级,将多个搭载首飞的载荷组合体送入预定轨道。约603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分离,进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94千米的椭圆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圆满成功。时间追溯到1970年,那一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升空。40多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突飞猛进。1971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就被提出。  相似文献   

2.
正3月12日凌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下称"长征七号A"),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试验九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本次发射的试验九号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监测等新技术在轨验证试验。长征七号A是在长征七号火箭基础上,与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三子级组合形成的三级半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主力构型,同时具备零倾角轨道、奔月轨道等高轨发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11月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这意味着长征火箭家族又增添新的成员,而且这个新成员还是个"大块头",成为长征家族中的"巨无霸"。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可以说,中国航天科技的每项成就都首先归功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我国陆续研制出的运载火箭有长征一号、风暴一号、长征一号丁、长征二号、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丙改进型、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E、长征二号F、长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2000多秒后,与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分离,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23次发射。"实践二十号卫星重达8吨,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通信卫星,也是我国研制的发射重量最重的卫星,还是目前中国技术含金量最高的卫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工程师、实践二十号卫星总指挥、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总指挥周志成院士表示。  相似文献   

5.
<正>4月20日19时41分,搭载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596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从项目立项到产品运抵海南文昌发射场,过去6年间,天舟一号"隐姓埋名"苦练内功,经历了上千小时测试验证,经受了上百次大型试验考核,百炼成钢。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建设"天宫"空间站的主要运力——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已于日前运抵海南文昌发射场。长征五号B火箭主任设计师苏磊表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进入发射场以来,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前期已经完成了地面设备恢复,以及箭体交接相应的工作。长度变短,起飞质量降低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总指挥王珏介绍,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五号基础上,按系列化、模块化、组合化思路研制的一款新型大型运载火箭,也是我国首个一级半构型的大型运载火箭,主要用于近地轨道大型航天器发射,承担着我国载人空间站舱段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长征六号"就像是卫星的"大巴车",开启了卫星的"群发模式"。运载火箭由"专车"变"大巴"起初,1枚运载火箭只能将1颗卫星发射到太空。那时,运载火箭相当于卫星的"专车"。因为是坐着"专车"升上太空,所以发射卫星的成本很高。1981年9月20日,我国成功地用1枚运载火箭同时把3颗卫星送人地球轨道。1枚运载火箭同时发射3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实现首飞。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奠基之作,长征五号有哪些不同之处呢?最大航天人俗称长征五号为"大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研制的起飞规模最大、技术跨度最大、运载能力最大的大型运载火箭,它的能力和国外目前主流大型运载火箭相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外形巨大,立起来有20层楼高,箭体直径达5米,而目前我国现役火箭箭体直径最大的只有3.35米。最强长征五号火箭起飞质量约870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运载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6月5日,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CZ-11 WEY号)成功完成了"一箭七星"海上发射技术试验,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为我国快速进入太空提供了新的发射方式。海上发射优势多海上发射模式是除火箭陆上发射场发射、特种大型飞机平台空中发射之外,又一种新颖且高效的发射方式。火箭为何要进行海上发射呢?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控制系统行政指挥高磊说:"与常  相似文献   

10.
科技短波     
正"珠海一号"0 3组卫星发射成功9月1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珠海一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珠海一号"卫星工程是商业遥感卫星项目,规划研制发射34颗卫星组成星座,具备视频、高光谱、合成孔径雷达、红外成像等观测能力,获取卫星遥感数据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行业应用提  相似文献   

11.
毛新愿 《百科知识》2021,(17):27-30
4 月 29 日 11 时许,搭载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随着天和核心舱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太阳能帆板两翼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天宫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2.
<正>过去几年间,“胖五”(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昵称)很忙。作为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发射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启了我国行星探测时代;同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迈出了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的最后一步;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将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成功送入太空,拉开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的大幕;2022年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同年10月31日,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的核心舱——梦天实验舱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3.
<正>运载火箭是把各种航天器送入空间轨道的运载工具,它是人类克服地球引力进行宇宙航行的重要手段。换句话说,火箭是天地往返的运载动力装置,其运载能力决定一个国家的航天能力。在运载火箭家族中,大型、重型火箭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最高科技水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美、俄、中等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大重型运载火箭或新的研制方案。据报道,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计划于今年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进  相似文献   

14.
<正>8月17日12时1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捷龙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的方式成功将"千乘一号01星""星时代-5"卫星和"天启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捷龙一号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型商业运载火箭。火箭总长19.5米,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一声轰鸣,2004年10月19日上午9时2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一"风云"二号C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火箭起飞约24分钟后,"风云"二号C星已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卫星入轨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对其实施了多次轨道捕获,在精密定轨技术的支持下,缩短了卫星完成定点任务的时间。 两天后,我们来到西安卫星测控  相似文献   

16.
<正>6月5日,我国在黄海海域利用"长征"11号固体运载火箭将首颗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反射信号技术的"捕风一号"A/B试验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支国产小卫星"编队"将实现我国全天候探测海面风场零的突破,为台风海洋监测预报业务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海面风场是台风预警和预报最关键  相似文献   

17.
动态     
正"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5月5日18时00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88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一颗广电专用传输卫星"中星6C"成功地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300次成功发射,它标志着我国的运载火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从现役运载火箭到新一代运载火箭等一系列重大跨越,为我国的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的成功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托举下,从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取得的又一项突破性成就。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成功迈出第三步,开始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更宣告了中国开启空间站任务的新时代。太空正在离中国人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周建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问鼎苍穹50年来,一枚枚"长征"火箭飞向太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对中国载人航天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这次发射对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至关重要。因为任务不仅考验了火箭的性能,更对中国载人航天未来的技术发展意义深远。"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为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