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正在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处于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开始多彩呈现;尽管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同时也出现了情绪化、自由化、圈群化等非理性现象;应从跟进热点微话题、重视微社交活动、发挥微示范效应、加强微文化监管和注重微民主建设这五个维度来进行应对,促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和谐、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化标志着微文化时代的到来。微文化的内容简单、传播方式快捷,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特点,微文化强调自主性,彰显个性,深受当代大学生喜爱,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与塑造产生重要影响。要重视微文化传播,建立完善的微文化法律法规,创建良好的校园微文化平台,充分利用好其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产生的正向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85):147-148
微文化渗透校园,已然成为大学校园生活的"增味剂"。研究高校师生网络生活现状,了解其对微文化的认知与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影响,尊重微文化的特点与现实问题,从政府、高校、大学生多层面应对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4.
微文化是随着新技术和新媒体而来的愈加碎片化的文化新形态。以碎微化、高速海量化、娱乐化为主要特征的微文化正改变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微语言冲击传统文化认同、微传播弱化主流价值观认同,微社交增大价值观认同难度,微载体加大教育环境复杂性,微信息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我们应积极搭建微文化交流平台,加强微文化话语权;加强网络微媒体阵地建设,巩固微文化领导;重视法律规范作用,加强网络环境监管治理;注重道德教化作用,完善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加强审美培养,降低微文化的过度娱乐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入,"微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积极和消极影响,同时也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微文化"优势,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等微媒体时代已来临。在此背景下,不仅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而且带来了挑战。因此,做好微文化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然后重点探讨微文化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以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快餐文化"在网络的推动下其影响日益突出,导致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最终在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和考试中失利。针对"快餐文化"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影响,我们应进一步认识"快餐文化"的成因,着眼于"教"和"学",从根源上改变大学生的学习心态和观念,鼓励他们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去学习;借力"快餐文化",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用技能,以此来真正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微文化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文化具有去中心化和圈群化、民主化和平民化、个性化和碎片化特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内容、载体和管理等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微文化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利用新媒体搭建教育平台,促进教育模式转向,借鉴微文化传播模式创新教育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意见领袖"的影响力等途径,积极占领微文化思想阵地。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微网络文化日渐盛行。在微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对大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了高校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在不断地扩充,高校教育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却受到了微网络文化环境的挑战,使得大学生很难提升思想政治水平。针对这种情况,要采取策略积极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由微网络文化所带来的多方面挑战,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基于此,探讨微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微网络文化背景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0.
"微辅导"作为一种全新的辅导模式,不是对传统辅导模式的简单替换和发展,而是为应对"微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全新的生存方式、全新的生活世界和全新的精神生态而产生的,主要是教育者以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为工具,注重个体和微观,注重人文关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运用网络媒介的便捷性、平等性、灵活性、交互性等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开展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触动心灵的辅导。"微辅导"模式以搭建与学生共同的交流平台为基础,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为关键,以掌握基本的"微技巧"为核心,以具备基本的"微素养"为保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微辅导"是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