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赵相美 《兰台世界》2014,(12):98-99
朝鲜乐舞在完善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原乐舞的影响。随着大量中华音乐、舞蹈、乐器的不断引进,在丰富朝鲜音乐文化同时,对朝鲜文化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乐舞发展较早,但是其发展最辉煌的年代要数唐朝时期。此时的乐舞种类众多,分类细化更是令人慨叹。特别是它的表演性和观赏性,再集合了当时丰富的文化曲艺,是我国古代乐舞的巅峰时期。  相似文献   

3.
姬宁 《兰台世界》2014,(2):141-142
我国古代乐舞发展较早,但是其发展最辉煌的年代要数唐朝时期.此时的乐舞种类众多,分类细化更是令人慨叹.特别是它的表演性和观赏性,再集合了当时丰富的文化曲艺,是我国古代乐舞的巅峰时期.  相似文献   

4.
百济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隋唐时期,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达到了顶峰。百济乐舞是百济文化的重要体现。百济灭亡后,其乐舞文化长期存在,并且被新罗继承,成为朝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赵雪  柳燕 《兰台世界》2014,(12):73-74
百济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隋唐时期,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达到了顶峰。百济乐舞是百济文化的重要体现。百济灭亡后,其乐舞文化长期存在,并且被新罗继承,成为朝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唐玄宗是位具有极高音乐素质的音乐家。他不仅亲自参与乐舞表演的实践活动,还直接组织关于音乐艺术的创作、建设与改造,使得音乐文化繁荣与创作已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空前绝后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大曲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诗辞、舞蹈、音乐集于一身,成为唐代宫廷乐舞的一个典型代表,大曲独特之处是把三种艺术形式巧妙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舞蹈和音乐传递感情,成为唐代重要的艺术类型。  相似文献   

8.
楚国历代国君素爱收藏各类乐器、喜爱乐舞,对乐舞尤为重视。正是由于历代楚王对乐舞的重视,因此对掌管乐舞的乐官及艺术家们也非常宠信和重视,到楚昭王时期,仍保持着重视乐舞艺术及乐官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赵昆 《兰台世界》2012,(28):80-81
自汉代以来,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使西域地区自然豪放、粗犷的胡舞等,逐渐融入中原地区乐舞艺术中来.到南北朝以后,经过近400年的文化繁荣,以及思想的自由传播和发展,中原地区的清乐(也称之为清商乐),西域音乐、舞蹈,佛教音乐以及众多民间舞蹈,大量兴起和发展,呈现了乐舞的繁荣发展,并把隋、唐、五代的舞蹈,在唐宋时期推向民间艺术高潮,乐舞发展对民间游戏,民间体育等运动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唐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最为鼎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唐玄宗时期的《霓裳羽衣舞》便是当时盛唐时期乐舞文化的最高代表,研究《霓裳羽衣舞》对于探析唐代舞蹈艺术风格乃至整个唐代的乐舞文化都有着深刻而且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元朝乐舞具有浓厚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特征和丰富的宗教内容,本文从元朝的宫廷乐舞、民间杂剧中的乐舞两视角对元朝乐舞的上述特征进行探讨,以有助于认识元朝的乐舞和当时社会文化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讲述了隋唐乐舞的特点和发展形势以及对我国民间艺体演进形态影响,逐步由典雅大方的宫廷乐舞,向民间娱乐的发展,融合了民间的世俗娱乐的情感,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讲述了隋唐乐舞的特点和发展形势以及对我国民间艺体演进形态影响,逐步由典雅大方的宫廷乐舞,向民间娱乐的发展,融合了民间的世俗娱乐的情感,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娟 《兰台世界》2014,(5):19-20
西周王权统治背景下的礼乐制度对西周乐舞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促进了我国音乐舞蹈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西周礼乐制度的背景和内容入手,对礼乐制度对西周乐舞文化创作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西周王权统治背景下的礼乐制度对西周乐舞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促进了我国音乐舞蹈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西周礼乐制度的背景和内容入手,对礼乐制度对西周乐舞文化创作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阶级的分化及民间乐舞的不断发展,夏商时代的礼乐制度初具雏形,为礼乐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礼乐制度的出现不仅促进了乐舞文化的繁荣,也使得"乐"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礼"的附庸。  相似文献   

17.
宫廷乐舞的正式确立源自西周礼乐制度的形成。唐朝宫廷乐舞在种类、式样、分类、技巧等各方面都远远超越了以往历代王朝,宫廷乐舞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谢阿蛮作为唐朝第一舞娘,其所跳的《凌波舞》被后世所传承。可见唐朝的乐舞文化的发展已经达到我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唐代很多的诗词中都与乐舞相匹配,如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  相似文献   

19.
古凉州是史上具有音乐文化韵味的边郡驿地,其中攻鼓子在民俗风情熏染下,是西凉乐舞中具有人文气息的民俗舞蹈,为我国现代民族舞蹈研究奠定价值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攻鼓子特点,带你走进古西凉,领略西凉舞魂。  相似文献   

20.
唐朝乐舞兴盛的社会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魏晋南北朝、汉朝、隋朝等前朝为乐舞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唐朝统治者喜好乐舞以及唐朝的繁荣富强有利于为乐舞的发展提供政策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