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明朝财政危机是困扰明朝统治者的头等大事,为了缓解财政赤字,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立法。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分析了明朝货币流通领域经济法的立法背景和法律制度、国家立法作用下的明代宝钞政策。  相似文献   

2.
明朝财政危机是困扰明朝统治者的头等大事,为了缓解财政赤字,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立法。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分析了明朝货币流通领域经济法的立法背景和法律制度、国家立法作用下的明代宝钞政策。  相似文献   

3.
明朝特务机构的形成是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以及中央集权发展的产物。特务机构中的厂卫是明朝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的合成,本文针对明代特务机构制度——厂卫制度的产生及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傅丽 《兰台世界》2015,(6):74-75
明朝时期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双重监察体系,其中提刑按察使司是明朝地方监察的主体。本文探索了提刑按察使司制度的形成过程、职能及其监察运作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明代的提刑按察使司制度进行了点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文书与政治的关系出发,将文书放在明代社会政治的变革中加以考察,分析了文书在明代皇权中的作用、运作方式,以及在明朝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指出文书制度对于保障明代皇权运行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范群英 《兰台世界》2012,(16):68-69
通过对明代黄册体制、大明律例,以及当时明朝所指定的户籍档案的管理工作作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了解到,明朝时期的统治者对户籍档案管理制度非常重视,并为此设立了多个管理部门,配备了相关管理及工作人员,以保证更好地完成户籍管理工作。同时,档案管理部门在当时也是  相似文献   

7.
我国明代以残酷的刑罚而闻名于世,在我国法制历史上,明代刑罚制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冤烂满狱和严刑酷罚都没有将明朝的政权保住,相反,却加速了明朝灭亡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明朝初期,统治者对乐户户籍的改革对整个明朝雅俗文化的融合和发展等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重点对乐户制度的内涵进行了概述,研究了明代初期乐户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以及对雅俗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许国强 《兰台世界》2013,(11):74-75
我国明代以残酷的刑罚而闻名于世,在我国法制历史上,明代刑罚制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冤烂满狱和严刑酷罚都没有将明朝的政权保住,相反,却加速了明朝灭亡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巡视制度是中国封建制度下的一种类似于现在中央巡视组的一种机构,这种机构所代表的是封建王朝的执政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明朝时期的巡视官员在地方工作期间所代表的就是皇帝亲自在场的意义。而且巡视制度到了明代时期经过重新加强效应,规范了以往的巡视制度,更加具有权威、行使权力更加巨大。巡视制度在明代得到了稳步的发展,而且对于明朝时期政治、金融、民生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董秀梅 《兰台世界》2012,(21):40-41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明朝宦官制度的社会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宦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经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和衰落期,作为宦官专权的第三次高潮,明代宦官制度有其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在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中,发现了多片大西政权册封妃嫔金册,这是目前仅见的大西封册。金册表明了大西政权建立后仿照古制建立了"九嫔"制度,但其"九嫔"名号与明代不同;同时仿照明朝建立了封册制度,但其册文内容多引经据典,与明代册文风格截然不同;在封册的尺寸、材质等方面也与明代封册有着明显的差别,表现出了"稽古改制"的政治态度。但是这些变化仅流于表面,大西政权的官制以及军事体系等仍然基本来源于明朝。这样的转变表明张献忠"改弦更张"的政治心态,体现了大西政权妃嫔封册脱胎自明代制度,但又努力摆脱明朝影响的政治态度。同时,遗址中出水如此高等级的大西政权文物表明了大西军在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下试图从四川全面撤退、转移财物的历史事实,对研究大西政权历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粮食仓储管理制度源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汉朝,到了明朝其规模已相当庞大,有着"粮储便天下"的称誉。明代仓储管理主要继承了前代管理模式,在出入库、人员管理及监督方面更为严格,是封建仓储管理制度最完备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梁占修 《兰台世界》2013,(19):159-160
<正>明朝是档案制度大成的朝代。除了继承前朝的档案管理众多优秀的制度和经验之外,还修建了皇史宬,并完善了黄册制度,首创票拟批红制度。明代档案管理工作者在长期的档案管理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和主动创新,完善一系列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明代对于国子监监生的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他档案的管理大致相同,分为档案的收集、处理、归档和利用,是一种链条式的管理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5.
致仕即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从古籍中记载致仕的史料视角,详细地考察了明代官吏致仕条件、待遇、事例等,指出明朝致仕制度上承以前各代,下启清代,是中国致仕制度的转折期,在制度的规定上日益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王文宣 《大观周刊》2012,(11):46-46
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千余年之久的宰相制度被明朝彻底废除了,尽管明代废相有其诸多理由,但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考察,却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的。  相似文献   

17.
驿传制度到了明代时期经过改良后。规范了以往驿传制度,使之更加合理化。明朝政府为了加强地方的管理,完善国家驿传线路,最终实现权力集中化的目的,投入重金建设各地之间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郭崖 《兰台世界》2014,(7):73-74
驿传制度到了明代时期经过改良后。规范了以往驿传制度,使之更加合理化。明朝政府为了加强地方的管理,完善国家驿传线路,最终实现权力集中化的目的,投入重金建设各地之间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明代以实施酷刑闻名于世,其刑罚制度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严刑峻罚与冤滥满狱未能保住大明政权,反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以史为鉴,若要提升司法文明、构建人道主义的刑罚制度,就必须摒弃重刑酷刑理念。  相似文献   

20.
杨婕 《兰台世界》2015,(9):56-57
冠服制度于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冠服制度的出现是伴随着等级制度而来的,象征着封建社会权利等级。自其出现以来,历朝历代都对其十分重视,明朝亦不例外。本文主要对明代时期皇帝冕服的特点及冠服制度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