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19世纪末,日本就开始觊觎中国东北。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从沙俄手中攫取了中国东北旅大地区的租借权和从长春到旅顺的铁路及附属地。为了加强殖民统治和进一步扩大侵略,日本统治集团内部提出"满洲移民论",开始陆续向中国东北进行移民,大量移民组成各种开拓团入殖中国东北各地,强占农民土地,建立移民村落,成为日本侵华的工具。弥荣村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有日本武装移民第一村之称。日本在东北实行的移民政策,可以分为试点移民、  相似文献   

2.
向中国东北移民,是近代日本推行大陆政策、向东北扩张的重要手段.日本移民政策从20世纪初开始,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历时长达40年之久,历经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三个阶段.移民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实传罕见,同时也给东北农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土地被强行掠夺,房屋被毁,家园不在.日本殖民者的暴行激起了东北人民的强烈反抗,许多贫苦农民被剥夺土地后走投无路,纷纷拿起武器进行抗暴斗争.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也对日本的移民侵略进行了有力的武装反抗.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开拓团"名为"开拓",实为殖民入侵,是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侵略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大量日本移民进入中国东北的过程中,随着女性移民的增加",开拓团"家庭不断组建,加之"国策移民"时期"分村分乡"运动的开展,势必产生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即大量的日本移民儿童。由于年龄比较幼小,日本"开拓团"  相似文献   

4.
1932年"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为了加快掠夺中国东北地区的林业资源,开始实施"林业移民"政策。日本"林业移民"是近代史上重要的国际移民,日本通过在伪满洲国时期的"林业移民",疯狂掠夺东北林业资源,严重破坏了东北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果。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建立了伪满洲国,日本再次掀起向中国东北进行移民侵略的狂潮,先后进行了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两个阶段的移民侵略活动。本文拟对伪满时期辽宁的日本移民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建立了伪满洲国,日本再次掀起向中国东北进行移民侵略的狂潮,先后进行了“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两个阶段的移民侵略活动。本文拟对伪满时期辽宁的日本移民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学界一般习惯性更看重对政治、军事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政策的研究。而实质上,九一八事变前的日本在中国东北早期移民活动及移民本身都成为日本关东军发动和扩大事变的重要社会基础。日本移民在助力九一八事变的发动之后,对九一八事变的扩大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日本政府在提出通过移民政策统治中国东北后,把首次移民试验地选定在金州大魏家屯,并在第一期移民后将此地更名为爱川村。虽然日本关东都督府先后两次组织的爱川村移民归于失败,但作为日本政府移民满洲的早期尝试,仍为日本政府大规模移民东北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兰台内外》2015,(1):1
2月13日上午,吉林省档案馆兰台青年话剧社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血痕》,在省档案馆三楼会议室举行首场演出。话剧《血痕》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了永久占据中国东北,1936年开始实施侵略国策之"二十年百万移民计划",大批日本移民侵入东北,强买、强占土地为背景,讲述了太平镇地主金谷地一家在日本侵略者的压迫下,土地、房屋被低价强买,金谷地和女儿被抓,儿媳被杀的悲惨命运。吉林省档案馆保管近10万卷件日本在侵华过程中自己形成的、真实记录日本侵华活动的档案。这些档案世界仅存,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东北农业经济的掠夺,主要手段包括移民侵略、掠夺土地、殖民地性质的农业经营、掠夺农产品、军事破坏与征发等.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政策下,东北农业经营亏损,生产萎缩,地价下落,农业经济严重衰退.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关内向东北的移民在中国移民史上所占的分量极重。而近代东北铁路网的形成,不仅为移民提供了新的出行方式和路径,使其能够深入东北腹地并就近分散于铁路沿线,而且相关铁路优惠政策的推行,减轻了移民的经济负担,助推了移民运动的高涨。近代东北铁路对关内民众向东北移民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郑瑞峰 《兰台世界》2016,(19):128-131
伪满洲拓植公社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进行移民侵略的产物,它经历了从东亚劝业株式会社、满洲拓植株式会社到满洲拓植公社的演变,并随着抗战的胜利而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13.
1949年创建的延边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民族大学,是中国朝鲜族历史与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我国朝鲜族人口与社会形成中国的朝鲜族是迁移民族,是上世纪初前后由朝鲜半岛迁移形成的,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历史学家们把中国朝鲜族的移民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先是清朝末年为了生机逃荒而越境出现的移民潮,其后是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后为躲避殖民统治及救国为目的的越境民,再就是日本侵占东北后实施强制性移民措施而形成的朝鲜移民群。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日本在大搞移民侵略和土地掠夺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了殖民地的土地占有关系,东北的租佃关系也相应地发生了新的变化,既有量的迅速增长,也有质的变迁(即殖民地化).  相似文献   

15.
“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中堪称真正画“句号”的行动,虽然这件世界史上绝无仅有的战后人道主义善举,因为种种原因,尘封了整整59年。但这段历史始终是现代史上不可忘却的一页。日本大移民说起日侨大遣返,首先要谈到日本大移民。据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志坤介绍,早在19世纪末,日本帝国主义就开始觊觎中国东北。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岛割让给了日本。此后,日本和沙俄又为争夺东北大打出手,并于1905年签订《朴次茅斯条约》,最终划定双方的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16.
刘战 《兰台世界》2012,(19):37-38
日本占领中国东北期间,在东北强制推行"国策文艺",宣传所谓日本"侵略有理"的谬论,美化在伪满殖民政权统治之下黑暗的社会现实,将日本的文艺大量输入到东北以取代中国的民族文艺,使伪满文艺成为日本侵略者殖民统治东北的舆论宣传工具。日本殖民者妄图以此来愚昧同化中国东北人民,使东北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和文化,成为听命于日本侵略者的奴才,在精神上彻底征服中国东北人民。  相似文献   

17.
1930年浙江省移民东北是对孙中山移民殖边思想的秉承,历时5个月,最终移民309人至辽宁省怀德县八屋村。此次移民是近代移民史上的一个特例,更是南方各省移民东北的少有个案。  相似文献   

18.
1930年浙江省移民东北是对孙中山移民殖边思想的秉承,历时5个月,最终移民309人至辽宁省怀德县八屋村。此次移民是近代移民史上的一个特例,更是南方各省移民东北的少有个案。  相似文献   

19.
褚宏霞 《历史档案》2023,(2):92-100
清代中期,一改清初对东北的移民招垦政策,厉行人口封禁。但禁令并未能阻止移民浪潮,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迁居东北的内地移民日益增加。面对移民迁居的事实,清朝在多种因素考虑下,认可了移民迁居行为,并对不同移民群体实行了相应的落籍举措,由此使得移民转换身份,成为东北户籍人口。这些落籍移民,逐渐成为东北地区民族构成中的主体,并对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管理体制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在清末移民的基础上,民国时期,东北地方当局继续实行鼓励关内人民迁往东北的政策。辽宁省政府先后出台了《移民和开发计划》,制定了《辽宁移民垦荒大纲》,并实施了一系列安置和救济移民的措施。然而,由于清末以来,东北移民绝大多数进入了东北南部地区,因而,民国时期辽宁省可容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